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陈 洁
“不是你长得漂亮就叫演员,不是你有点儿粉丝你就叫演员,也不是你爸妈是谁你就可以成为演员。好的演员应该是一个表演艺术家。”近日,《我的阿勒泰》导演滕丛丛在圈内公开喊话,同时,她呼吁各大平台与制片方将挑选演员的权力归还给导演。这一主张背后,折射出怎样的行业生态呢?
当下的影视圈,恰似一面多棱镜,既映照出时代的多彩,也凸显出浮躁之气。滕丛丛这一倡议并非个例,此前导演郑晓龙就多次表示,大量片子按照平台、投资方要求,虽然用的是明星、流量,但是出来的片子成功率不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平台看大数据,数据说流量高,所以认为用他一定会好,但是他们不研究剧情,不了解剧中人物是什么样的,那能拍好吗?流量大不见得他演这个角色就最合适。”
导演们深知,影视作品的核心魅力,源自那些能够穿透屏幕、直抵心灵的表演,而这离不开演员与角色之间的深度契合。然而现实中却出现了诸多令人叹息的错位现象——选角不再单纯基于艺术考量,而是被市场逻辑的冰冷算法所左右,演技的深度与角色的生命力,在流量的浪潮中逐渐被冲淡。
这种基于数据的选角逻辑,诚然提升了决策效率,也迎合了市场的即时需求,但无形之中也构筑起了一道道壁垒。它限制了艺术的多样性与深度,致使荧幕上充斥着模式化演绎,不仅无视了演员和角色的匹配度,也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更糟糕的是,它也剥夺了真正有才华的演员展现自我、塑造经典角色的机会,仅仅因为“流量”不足便被拒之门外。
从这个角度讲,滕丛丛等导演的呼吁,是对选角过程应更多融入人文关怀与艺术判断的坚持。从根本上说,这不仅仅是一个权力归属的问题,而是关乎于整个行业应秉持何种原则和标准进行决策的核心议题。
不久前,在一场研讨会上,谈及央视一套黄金档为何会选择《我的阿勒泰》这样的微短剧播出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主任梁红表示,他们选剧的标准并非是追求多高的收视率,而是考量对全国影视创作的繁荣究竟贡献了多大力量。而《我的阿勒泰》最终的“破圈”,也反过来说明了,只有真诚的创作才是赢得所谓流量的关键。反观一些创作者,单纯地认为只要一味地迎合市场、竭力追求流量便能获取成功,然而观众并不一定会买账。归根结底,唯有那些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动人故事与情节,才能够真正促使观众因戏生情,进而对角色萌生喜爱之情。“浅层次”地盲目迎合市场,最终必定会被时代所淘汰。与其不假思索地过度放大外在流量的干涉,倒不如深入地、多层次地去挖掘剧情的内在动力,如此或许才是长久发展之道。
就如同在音乐领域,曾几何时,说唱歌手常喜欢在每一句歌词后面添加几个英文单词,似乎觉得如此才显得“洋气”。但周杰伦对此有不同看法。在参加综艺节目《说唱梦工厂》时,被问到如何为下一代说唱歌手支招,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大家看多了说唱后可能会受影响,觉得唱词中加英文会显得“洋派”,但实则毫无必要,而应更多地对中国风进行想象,思考如何加入民族乐器、方言等,去创作真正属于中国的音乐。这也正说明了,只有保持自身的特色与内涵,不随波逐流去迎合一些表面的东西,才能真正在艺术之路上长远地走下去。
这种对艺术认知的转变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存在。就如纪录片导演周轶君所言,她年轻时看中国的山水画,觉得人那么小,找都找不到,那时她喜欢西方油画,觉得人要大。然而现在,她慢慢觉得,当自己越缩越小之后,反而是见到的天地更宽了。这其实也反映出,我们在看待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文化表达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当下的喜好和认知,而应该随着时间和经历的积累,不断去拓宽视野、深化理解,从而发现更多的美好与价值,就如同从对不同艺术风格的片面理解到最终领悟到各自独特的魅力与意义。
从对选角标准的反思,到对音乐风格的重新审视,再到对艺术认知的演变,我们都应秉持动态的眼光去看待,去拥抱这种变化,从而让我们的艺术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在此意义上,滕丛丛导演的呼吁,不只是一场关于选角的讨论,更是一次对艺术创作价值观的重塑。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容易被表面的繁华与喧嚣所迷惑,而忽略了艺术的真正价值。艺术不应仅仅是追求商业利益的工具,更应是表达人类情感、思想和精神追求的载体。当我们真正回归艺术的本真,用心去感受、去创造,我们才能在艺术的世界里找到真正的满足与意义。(陈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