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媒体视阈下的奥运文化新表达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新媒体视阈下的奥运文化新表达

来源:中国艺术报2024-08-13 10:05

  作者:周砺尔

  7月27日,在鲜花、礼炮、掌声、欢呼声中全球进入了“巴黎奥运时间”。从塞纳河上的“流动盛宴”,到竞技场上的激情角逐,从电视荧屏、影院巨幕的奥运直播转播,到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奥运“流量鏖战”,巴黎奥运场内场外、线上线下、大屏小屏的各种精彩让人目不暇接。作为全球瞩目的体育盛事,奥运会不仅承载着和平、友谊、竞争和卓越的体育精神,更是一个近距离观察科技创新与媒体发展的重要窗口。

  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科学与艺术总是在山脚下分手,最后又在山顶上相遇。”如果科学和艺术在奥林匹斯山顶峰相遇将是怎样的一番景象?聚焦2024年巴黎奥运会,追随媒体发展视角或许可以找到一种答案。从2008年北京奥运宣传以电视作为主流媒介,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互联网成为第一交流平台;从东京奥运会短视频悄然成为大众媒体,再到正在举行的巴黎奥运会,媒体形态的变化来得更为明显,可以看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创新融合叠加新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赋予了古老奥运更生动、多元、精彩的时代表达。

  在哪里看巴黎奥运会?如何让看奥运变得好玩?随着技术进步、用户观看习惯的变化,上述问题有了更多答案。人们不仅能通过电视、网页、电影院看奥运,还能以手机为入口,通过点亮“小屏”,借助短视频、“二创”等方式,获得全新的奥运观看参与体验。现代奥运会一直致力于运用媒介新技术来提升受众的参与度,增强受众的体验感,在移动应用与设备终端不断改进的当下,受众媒介消费行为也发生了应然性转变,这种转变便成为奥运传播系统吸纳新媒介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此前的里约奥运会和东京奥运会报道中,大多数主流媒体不仅实时传播比赛赛况,还通过与粉丝的互动提升动态关注度,利用短视频、移动直播、vlog等报道形式,借助数据可视化技术,吸引公众参与,提升新闻报道的直观性和观众的沉浸式体验。巴黎奥运会在媒体传播格局上更是形成长短视频“奥运流量”争夺赛,微博、小红书等网络平台的话题更是持续助推了全民对巴黎奥运赛事的关注热度和深度,进入影院大银幕观看实时奥运也成为传统媒体的一种全新突破。

  和影城院线这样的“新兵”不同,“小屏”早已积累了丰富的奥运赛事传播经验,在“巴黎奥运时间”汇聚起了强大的传播势能。据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92亿人。面对四年一次的奥运大年,短视频平台铆足了劲精心构建内容矩阵,展现了其在奥运营销和用户互动方面的创新与深度。从快手的奥运频道主会场,到腾讯视频的原创内容,再到抖音的话题播放和独家节目等,为用户带来了全方位的奥运体验。

  “好玩”已经成为巴黎奥运会媒体传播的一种新表达。为了给观众更好的观赛体验,在本届奥运会传播上更是加入了大量新科技,如云首次全面取代卫星广播作为转播基础设施,AI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赛事转播和内容传播。上云,并不是什么新鲜事。2022年北京冬奥会因使用云作为转播基础设施而被称为史上首个“云上奥运”,本届奥运会不仅继续“上云”,还实现了更多技术和体验的升级。基于云上构建的媒体资产管理和交付平台,编播人员可以通过云的方式获得相关原始素材,实现整理、剪辑等需求。这意味着,“云上”的巴黎奥运赛事转播速度更快,播放质量更高,观感体验更好。在AI技术的加持之下,观众观看奥运赛事的体验更加多样、趣味满满。AI技术通过转播画面的慢动作定格,观众可以多角度看到强化慢镜头、时间静止等效果;同时,AI技术还可以提供奥运知识检索,根据比赛进程自动生成内容解说,还能提供多样生图、生视频的玩法。通过一系列AI技术的创新实践,在传播、观赛和互动层面为人们带来了全新体验,也为这场全球体育盛事注入了新的活力。

  “小屏”以更有趣的内容让奥运表达更为丰富。从奥运赛场精彩瞬间的捕捉到运动员幕后故事的分享,从赛场视频切片再到“二创”视频,短视频平台的内容矩阵不仅在深度上挖掘了奥运的多元价值,更在广度上覆盖了不同观众的需求。如短视频《全红婵、陈芋汐家乡亲友团见证巴黎奥运会摘金时刻!》,通过记录夺冠一瞬、欢呼一瞬、拥抱一瞬等现场画面,以“瞬间”将高光时刻与观众情绪巧妙链接,进而产生强大的情感共鸣。短视频《希望樊振东在奥运赛场上再创辉煌,续写传奇篇章!》,从运动员樊振东切入,以数据可视化的手法,回顾了乒乓球从最初的38毫米小球,到40毫米,再到40.6毫米的变化历程,短短38秒为受众科普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程与变革,收获了高达587万的播放量。短视频《中国女将竞走套圈夺冠》,选取杨家玉冲刺阶段短短14秒,用优良的制作引得大量网友驻足观看并点赞、评论、转发,是“大屏转小屏”“二创”可以借鉴的优秀范例。

  “小屏”用更自信的姿态让奥运传播更显中国风范。奥运会国际传播有助于建构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个体叙事可以补充宏大叙事的不足,从而实现情感共振和共情表达。从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到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从2023年杭州亚运会到成都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新媒体正在用更年轻化、国际化的话语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气派,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阔意涵。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批充分展现中国体育力量、奥运精神和体育文化的短视频精品佳作在巴黎奥运会期间被推出,《奥运会是文明互鉴的结晶》《一分钟带你了解巴黎奥运会中国代表团》《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奥运会》《AI奇幻MV“出坑看世界”之兵马俑巴黎奇遇记》《全AI生成短片:熊猫奥运奇幻之旅》《这就是奥运》等,表达了体育赛事不仅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追求和展示世界和平、国家形象、民族精神与运动员个人梦想的情感交汇点。

  “小屏”汇聚大众文化创造活力成为奥运文化传播的新势能。埃菲尔铁塔下、塞纳河畔的奥运赛场内,来自各国各地区的运动员们奋力拼搏、激战正酣,而在手机“小屏”内奥运题材的微短剧实现了普通人的“奥运冠军梦”,让奥运爱好者不再是奥运赛事的旁观者,而是以“剧中人”的角色参与到奥运会中。凭借短平快、低成本的特点,一些微短剧制片方通过“蹭”奥运热点的方式,将作品与巴黎奥运话题紧密关联,从而迅速吸引观众目光,成功获取流量。刚一进入“巴黎奥运时间”,很多微短剧制作方就紧盯赛事、运动员热度等,多部体育短剧先后上线。这些微短剧很多直接以“奥运”冠名,紧跟实时热点热度,如《奥运之我是冠军》《奥运之大夏科幻足球》《奥运之女排之战》《奥运之夺冠时刻》等。那边前脚潘展乐在巴黎夺冠,后脚这边以游泳为主题的短剧《造浪少年》紧跟播出,上线当天这部剧单集播放量就超2000万。虽然奥运题材微短剧实现了微短剧题材的进一步细分,是丰富微短剧题材和推进其提升发展的契机,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微短剧质量上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情节设定上还没有完全摆脱复仇、反转、逆袭老套路,依靠夸张甚至低俗的台词、浮夸的演技和演员颜值来掩饰弥补剧情的不成熟甚至缺陷,并且蹭IP的“李逵李鬼难分”的高仿剧还有很多,相关创作者和传播者的版权意识、法律意识也仍亟待加强。

  2024年巴黎奥运会当地时间8月11日落下帷幕,“小屏”的相关关注度也将逐渐离开奥运赛场,但是网络新媒体及自媒体对奥运会注意力的争夺仍将继续。在这样的“大势”中,未来,是否会出现新的媒介形式和因此诞生新的媒介巨头?我们或许可以期待科学和艺术在奥林匹斯山顶峰的再次聚首。(周砺尔)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大梦归离》:命起殊途,大梦同归

  • 刘长宇:戏曲视角下春晚小品的角色经典化路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