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宋江的两个分身和一个镜像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宋江的两个分身和一个镜像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4-09-02 15:18

  作者:黄西蒙

  在《水浒传》里,戴宗、李俊、秦明、王英、孔明、孔亮等人都算宋江的嫡系人马,但要说与宋江关系最亲密者,当属花荣和李逵。这两个角色的形象和气质差异极大,却是宋江的左膀右臂,各自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花荣俊朗潇洒,武艺高强,拥有超凡的箭术。而李逵外貌狰狞,凶狠好斗,情商几乎为零。前者如同生长在荆棘荒草之上的花朵,是梁山上罕见的少年英雄,带有某种理想主义气质。后者则像是在浑浊世间游荡的野兽,遇到猎物,就会狠狠地扑上去,只有本能而缺乏理性。

  施耐庵这样设计人物,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从角色形象和叙事功能的层面来看,花荣和李逵就是宋江的两个分身——花荣是宋江少年意气、正直刚烈的一面,这或许展现了宋江在早年作为读书人的“修齐治平”之心,而李逵则是宋江卸下文人形象包袱之后最真实、残忍的样子,那些宋江说不出口的脏话与狠话,都借着李逵的口说了出去,那些心中的恶气,也能通过李逵发泄出来。

  先来看花荣。花荣登场之时,施耐庵就不吝笔墨地赞扬他,在《水浒传》里只有武松、朱仝等极少数人有过这样的“待遇”:“齿白唇红双眼俊,两眉入鬓常清。细腰宽膀似猿形。能骑乖劣马,爱放海东青。百步穿杨神臂健,弓开秋月分明,雕翎箭发迸寒星。人称小李广,将种是花荣。”

  花荣不是宋江那种遇强则容易示弱的性格,他只要认准的道理,就一定会坚持到底。他对宋江的仰慕和崇敬,也是容不得一点挑战的,甚至在晁盖面前,他也完全站在宋江的立场上说话。这一鲜明的特质,在江州劫法场后的故事里,展现得既明显又微妙。

  晁盖率领梁山兄弟舍命救下宋江,这可谓天大的恩情,以古代的伦理观来看,宋江上山之后,终生对晁盖俯首帖耳也不为过。但宋江显然不愿屈居他人之下,何况自己也带了一群好汉,此刻的实力不亚于晁盖。对宋江来说,要在梁山站稳脚跟的最好办法,就是趁热打铁,去打败无为军,杀掉黄文炳。这不仅是在为自己报仇,也是在众好汉面前维护自己江湖声望的必由之路。

  但此时的晁盖,则是从战事现实来看的,他觉得攻打无为军,胜算不大,还不如先回梁山,等准备好之后再来打。宋江则执意要打无为军。在这个节骨眼上,如果晁盖强硬一些,或者刘唐之类的晁盖嫡系头领站出来说话,宋江也只能服从晁盖先回梁山的想法。

  耐人寻味的是,施耐庵非要安排花荣在这个时候说话,还当着晁盖、宋江等人的面,说出具体的攻打无为军的思路,简直是在代替晁盖做决策。那么,花荣的意见为什么这么有分量?其实,《水浒传》早有伏笔。在第三十五回《石将军村店寄书 小李广梁山射雁》里,花荣刚上梁山,就展现了超强的箭术,让晁盖等梁山头领非常惊骇。为什么要安排这段看起来有点奇怪的情节?如果只是为了展现花荣的武艺,之前他在清风寨的时候,就已经展示过了。其实,施耐庵此处设置,就是让晁盖、林冲等早期梁山头领来领教花荣武艺的,从而奠定花荣以及他背后的宋江在梁山的地位,由此才能有话语权与表现个性的可能性。

  而且,在写晁盖等人目睹花荣高超箭术的时候,书中用了“尽皆骇然”这四个字,描写得可谓相当微妙。如果人们只是惊讶或钦佩,为何要“骇然”呢?“骇然”有害怕、惊恐的意思,都是梁山兄弟,何必要恐惧呢?显然,此处细节就是在暗示读者,花荣的武艺足以威慑晁盖等梁山头领——这是宋江后来作为被救者却能成为梁山老大的根本原因。至于宋江仗义疏财,江湖名望高,救过晁盖与一些梁山头领等原因,其实都是次要的。在后来南征北战里,花荣也始终是宋江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后,宋江被朝廷用毒酒毒死,花荣则与吴用一同自缢而亡。

  花荣有一身好武艺,本来可以免于一死,却依旧选择为梁山和宋江“殉葬”。他似乎没有为自己而活过,这也让他的人格主体性无法真正得到彰显。虽然花荣是个有魅力的人物,却在小说叙事上,更像是某种为文本结构而塑造的角色。因此,将花荣视为宋江形象的某种附庸或分身,才能理解花荣在小说里的意义。

  再来看李逵。李逵不是一个讨喜的角色,他的所作所为,既不符合今天的价值观,即便在古代也是个极端角色。暂不说他斧劈小衙内、滥杀百姓之类的恶行,仅是他口无遮拦、冲动易怒这点,就足够让人厌恶了。

  但是,有很多古代读书人喜欢李逵,民间关于李逵的故事也流传甚广。细究其中的缘故,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李逵的不少言行,虽然简单粗暴,却与很多人的底层逻辑一致。比如,很多人对贪官恶霸恨之入骨,但见到衙门里的老爷,却还是要毕恭毕敬,尤其是文人,在权力面前,往往只能屈服,但心中又自我压抑起来。而李逵是个不顾一切世俗羁绊的人,他才不管那些乱七八糟的规训,见到恶人,就会抡起板斧,遇到不平事,也不会瞻前顾后,而是立刻拔刀相助。

  从这个意义上讲,李逵就是很多看似文明的人内心深处的野蛮的本象,是丢掉纲常伦理之后的最纯粹的样子。宋江与林冲、杨志等被严重体制化的角色一样,内心十分沉重,总是有数不清的烦恼,不是担心自己哪一点会被人拿去当成罪状,就是忧虑未来的前程不在自己掌控之内。但李逵没有这些苦闷与烦忧,他饿了就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生气了就大发雷霆、脏话连篇,为了内心认同的东西可以不顾一切现实的束缚。

  李逵有时说出的狠话,恐怕是古代很多受欺压的百姓敢想却不敢说的,比如“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小说里,也是如此,宋江不方便说的话,李逵就替他说,宋江想做却在现实中无法去做的事,李逵则能去做。试想,宋江在浔阳江楼写反诗的时候,那种癫狂状态,难道不是酒醉之后的内心真实想法的流露吗?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又作:“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此处所言“报冤仇”“血染江口”等语,已经将宋江那颗暴戾之心完全暴露出来了。从本性上讲,宋江和李逵具有某些方面的一致性,从读书人变成黄巢,可能也只是需要一个契机。只是不醉酒的状态下,宋江会将内心的暴虐与残忍遮掩起来,但不等于那些黑暗的东西就消失了。一旦失去了理智和清醒,宋江的精神状态恐怕与李逵的常态并无本质区别,只不过宋江没有武艺来展示暴戾的一面罢了。

  施耐庵写江州劫法场事件时,不仅让李逵首次登场,还紧接着塑造了黄文炳这个角色。如果说李逵是宋江暴戾一面的分身,黄文炳则可以被看成宋江的一个镜像。

  黄文炳与宋江一样,也是底层小吏,但他与宋江最大的区别,就是他可以为了往上爬而毫无底线。他们都属于无权无势的读书人,但黄文炳确实是那种遭人恨的文人角色。细读《水浒传》相关文字,读者不难看出施耐庵对黄文炳的憎恶。或许,李逵那种在本能状态下的杀戮,并不会引起施耐庵这类见识过世道崩坏、饿殍遍地的文人的特别厌恶,但作为某种意义上的“同行”,黄文炳的小人做派,却令他深恶痛绝。

  黄文炳向知府蔡九告密,揭发宋江题写反诗之罪行,其动机并非是为朝廷尽忠,更不是为了百姓福祉,而是为了得到上级赏识,谋得更高的官位。而且,蔡知府本来对宋江的诗并不是很在意,但黄文炳故意教唆他,将这件事上升到十分严重的地步。可以说,宋江、戴宗差点被斩,最关键的原因就是黄文炳在其中作祟。

  黄文炳就是一个善使阴谋诡计的角色,他与权贵形成一种特殊的共生关系,虽然他本身没有很大的权力,却可以附庸在权贵身上,既为他们出谋划策,又实现了自己的阶层攀升。只有从这个意义上看黄文炳,才能理解施耐庵如此痛恨这类文人的原因,并借助宋江的怒火与利刃杀掉了黄文炳。

  或许,在某个阶段,黄文炳与宋江一样,也是黑白两道通吃,渴望某一天站在权力巅峰,实现所谓的“抱负”。而宋江则是一个劫后余生的黄文炳,或者说是一个没有走到绝路上就拯救了自己的黄文炳。这背后有一个更加深刻、也更为隐秘的问题,是宋江和黄文炳都没想清楚的,但这却构成了他们言行的底层逻辑。

  在儒家知识分子的伦理框架里,底层文人无法参与朝廷的权力运行,“修齐治平”这些美好的梦想,自然无法实现。因此,一些人无法通过科举实现阶层跃升,也没法参与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活动,只能成为依附在权贵和官府之下的底层小吏。宋江和黄文炳都是这样的身份,但宋江意识到天下将乱,民心有变,很多正直善良的人无法被体制容纳,只能“礼失求诸野”,在民间聚集了很多真正的人才。因此,宋江才有看似奇怪的举动——身在官府却结交江湖好汉,这到底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像刘邦、黄巢那样走上历史舞台,还是仅仅是为了在即将到来的乱世多一些生存空间?

  或许,身处元末明初历史变局之下的施耐庵,也有过这样的思考,甚至与不少真实的人物原型接触过,看到了他们在乱世之中的各异命运,这才写下宋江与黄文炳的故事。可是,他并没有对这背后的传统观念进行批判,难道这套“修齐治平”的逻辑就一定正确吗?难道古代读书人非要通过与权力体系发生关联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吗?当然,我们不必苛求施耐庵能有超越时代的思想,他能够用力敌千钧之笔写下水浒故事,就足以成为文学巨擘了。(黄西蒙)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詹 丹:改编传统文化名著的前提是理解文化特质

  • 江 飞:国潮文艺创作不能歪曲优秀传统文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