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花 晖
动作角色扮演游戏《黑神话:悟空》一经问世,便席卷全球,短短数日间,全平台销量破千万套,同时在线人数最高达300余万人。这些数字的屡创新高,无疑预示着中国的游戏生产水平达到了全新的高度,走向世界的“Made in China”,由高速铁路、5G通信、核电技术、桥梁建设等智能制造,开始全面延展至文化领域。在中国速度、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之外,中国美学伴随着游戏、影视、小说等各类作品的层层破圈,在世界媒体以及中外年轻人的话语体系中,全面掀起了东方浪潮。
如何准确判断、全面评价此次中国传统美学随悟空腾云出海?不妨由用户端出发,先来看看网络上一系列有趣的海外玩家反应。问:有人能告诉我,悟空戴的那个“皇冠”究竟是什么吗?答:我建议你去看看原著。于是,Journey to the West持续登顶各大热搜,西方玩家手不释卷、捧着《西游戏》冲关的梗图屡屡刷屏,顺带电视剧主题歌的英语翻唱也出现了多个版本。
借道跨文化传播中最常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Use and Gratifications,U&G)不难看出,全球玩家们在这次跨文化产品的使用过程中,无论是游戏自带的娱乐体验、抑或游戏背后的文化与美学体验,都给他们的好奇、求知、分享与再创作带来了极大的满足。那么进一步的问题在于:围绕《西游戏》这一传统IP,所衍生的文化产品不计其数,何以此次能够如此大规模、多维度地调动海外受众参与跨文化理解与重构的积极性?或许我们可以从跨文化传播的调节机制中寻求答案。
传播适应理论(Communication Accommodation Theory,CAT)又称交际调节,是一个语言学中的经典理论,聚焦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如何通过调整自己的语言及非语言行为,以良好地适应乃至融入对方或群体。经过不断演进,CAT已形成一个包容多种传播样态的学理框架,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研究视角。
CAT列明了三种行动策略,包括保持、趋同与趋异,其中打破文化折扣、在保持与趋同间精准调节,是跨文化传播的关键。从《芈月传》《流浪地球》《三体》等诸多作品海外走红,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传统美学在对外的持续输出中,以其精神层面、哲学层面的独特魅力,打动、感染并折服了西方受众。
保持文化“个性”、坚定文化自信、不盲从于他人的认知与审美,是跨文化传播的制胜法宝。当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进行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亦有“悟空”七十二变的道理。这两日,《云宫迅音》作为86版电视剧《西游记》片头曲,理所当然随游戏响彻全网。今天的年轻人猛然意识到:40年前的“丢丢丢,登登等登”已然开启了电音先河,与古筝、琵琶、管乐交相辉映,堪称潮音元老。而《黑神话:悟空》中基于金箍棒设计的棍法、基于丹药设计的辅助系统、基于法术设计的毫毛与身法,较之《云宫迅音》,可谓异曲同工、变化无穷。
除了动态复刻文化DNA,跨文化传播中的趋同策略在于充分考虑信息接收方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适度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以更接近对话者的心理预期,从而更易获得认可与赞同。不妨先回到《黑神话:悟空》,探讨一下符合国际惯例的“游戏规则”。表征上看,在代表着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的3A游戏中,史诗级的过场动画、流畅逼真的三维渲染都属于标配,画质、音乐、音效等视听方面,均需达到“大片”效果;而ARPG游戏中为玩家创造个性化组合的“Build系统”亦不可少,这是各地玩家的一种共通语言;当然还少不了全球主流平台的市场宣发与销售。在上述表征背后,《黑神话:悟空》的成功,无疑体现出中国游戏产业从设计语言、创作思维到生产能力、资源配置,都进入了与国际标准无缝对接的序列。
更为广义的“游戏规则”可以于思想、逻辑、视野、技法、技术等诸多层面,延伸至各个文化传播领域。最简单的例子如影视剧的翻译,在央视版《西游记》中,八戒和沙僧拥有了Pigsy和Sandy两个人见人爱的地道洋名;又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园灯会”在巴黎风情园亮灯时,除了带去琴棋书画、传统杂技、中华武术等东方展演元素外,更运用最前沿的沉浸式光影科技,提升法国游客对中华文化的具身体验;而更多中国文艺作品走向世界舞台的过程,正如悟空驾着东方文化的筋斗云游历四方,讲述着守正创新、兼收并蓄、美美与共的传奇故事。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光明网出品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