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四
怎样建设强大优质文化产能?
一要坚定信心。
最近暑期档电影票房同比下降43%的新闻让人心忧,
我不那么悲观。
电影生产周期通常在1-2年,
今年放映的电影不少是疫情结束前立项的,
那时,影院观影受到很大影响,产业前景不明朗,
电影投资、立项、生产受到很大影响,
直接导致了目前的优质片源供应不足,
票房同比下降不难理解。
还有人说,经济下行压力导致消费降级和票房缩水,
这一点,我更不能认同。
前不久,文旅部发布2024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数据,
今年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27.25亿,同比增长14.3%;
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9.0%。
恢复增长势头强劲。
有钱国内长途旅游,没钱买一张电影票?
道理上说不通。
这恰恰说明,人们的文化消费热情很高,潜力很大。
两个行业表现不同,
显然是电影产品和旅游产品生产周期不同导致的。
旅游产品没有电影长片1-2年的滞后效应,
因此更快恢复、反弹。
随着2023年投资、立项、生产恢复,
预计2025年电影票房会有所恢复、提升。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
2023年,我国人均GDP1.3万美元,
产业经济学根据过往经验提出,
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
文化消费就会进入繁盛期,
文化产业空间显著增大,
连经济下行时期也不例外,
这就是所谓的“口红效应”。
我坚定看好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二要认清优势。
对中国文化的信心还来自于——
庞大的、具有成长性的统一文化市场。
我国电动汽车出口量2023年首次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一,
我们成为世界工厂,在大多数制造领域制霸全球,
庞大的、具有成长性的内需市场居功甚伟。
经过这个庞大市场检验的产品,
更有实力撬动国际市场。
把巨大的“市场优势”转化成强大的“产能优势”,
是我国制造业屡试不爽的成功经验。
文化领域是同一个道理。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走出去,
要用我们庞大的、具有成长性的内需市场,
拉动文化生产、推动技术升级,
孵化具有强势传播力的文化产品。
从“巨大市场”到“强大产能”的转化,
要靠强有力的产业和企业,
我们要培养文化界的“中国华为”,
胸怀远大志向、掌握核心技术、放眼人类未来,
用优质的文化产品引领和服务人民、造福人类。
软实力不限于“文化”,而是一整套“生活方式”。
对外传播中国文化,让世界接受我们、喜欢我们,
关键在于提供一套更好的、包括文化在内的“中国式生活方式”“中国式生活解决方案”。
中国制造的物质产品已经风靡全球,
中国制造的文化产品正在蓄势待发。
江山是打下来的,人心是争取来的,
文化产能的优胜是“卷”出来的,
我们的文化要精进,
这场市场争夺战和人心争夺战绕不过去。
我们有14亿多人口、五千多年文明史,
在当代文化上,理应占有相匹配的文化份额和文化影响,
这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优化人类文化构成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要敢于自我突破。
具有强大优质文化产能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主流文化能够引导融合多元文化,并由此产生强大的文化穿透力。
这要求我们正视多元文化的存在,
妥当处理“一”和“多”的关系,
依照法律法规,该允许的允许,该禁止的禁止,该吸收的吸收,该转化的转化,
通过这样的方式促成社会共识、减少社会对立、壮大主流文化。
“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
多元文化是社会群体多元化的客观产物,
它是各社会群体(“圈层”)内部的“通用语言”,
是这部分人群的精神抚慰方式。
处理主流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关系,
就是处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文化关系。
海纳百川,方成其大。
主流文化和多元文化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可以融合转化的。
《东方红》曲子就源于“酸曲儿”,
没有“酸曲儿”,就没有《东方红》。
这是吸收民间文化的生机活力,以壮大主流文化的一个例证。
又如,今天如何看待古已有之的鬼神题材创作?
它是不是一定就是迷信的、落后的?
好莱坞动画片《寻梦环游记》,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鬼故事。
它取材于墨西哥的亡灵节(类似我们的中元节),
讲述小男孩去阴间寻找亲人和追寻音乐梦想的故事。
里面有句台词:“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一个鬼故事,赋予追逐梦想、珍重亲情的内涵后,感动了无数观众。
因此,这部“鬼片”就撕掉了“落后”“迷信”的标签,
在中国、在全世界堂而皇之、风风光光地上映了,
关键是,观众并不因此就相信鬼神。
艺术具有“假定性”,
只要引导得当,不会产生迷信的误导。
所以,不在于是什么题材,关键看怎么处理。
随着日益走上国际舞台,国际交往越来越深入,
怎样用话语表述种种复杂关系,
比如讲述国内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
甚至涉及民族、宗教等敏感问题,
国际上就更多了,斯诺登的故事要不要反映?
巴以冲突要不要说道说道?
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看,说都是避免不了的。
我们可以选择不说,
但必须要有说的能力、本领和经验,
只有敢说、常说,才会能说、善说。
这就是所谓的“话语权”。
评论家李敬泽有句话概括得好——
“文艺创作不是不要复杂性,而恰恰要处理好这种复杂性。
只有很好地处理了复杂性,才能够有力地扩大主旋律和正能量的表达场域。”
锻炼处理复杂性的能力,掌握“挫万物于笔端”的本领,
才能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世界故事,
才能穿透日益繁多的圈层壁垒,
建成具有强大破圈能力的主流话语。
四要向管理要效益
“繁荣文化”靠什么?
微观是创作,靠作家、艺术家,
中观是经营,靠市场、企业,
宏观是环境,靠政策、管理。
那种认为“文学艺术只是创作的事儿”的观点,
看到了有形的作品,却忽视了无形的环境。
的确,抓作品立竿见影——
《红海行动》《山海情》《长津湖》这样的重大选题爆款作品,
匹配头部资源、提供绿色通道,
在社会激荡爱国情绪的氛围里势如破竹,
产生了强烈的审美共鸣和价值共振,
成为现象级作品,
成为“抓作品”的成功案例。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更多现象级作品——
《三体》《战狼2》《我不是药神》《哪吒之魔童降世》《黑神话:悟空》……
是靠社会涌现出来的,是靠环境孕育出来的。
头部资源和绿色通道的总量是有限的,
“抓”是在存量中挪移,是“转移支付”,
有看得见的成功案例,也有无声无息的失败案例。
而要提供增量,要成规模、持续性推出强势文化产品,
让优秀作品、创新人才源源不断“冒出来”,
从长线看,关键在“抓环境”。
“坚持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
就是要破这个“轻长线”的局,
通过长短线贯通的战略思维,
优化存量、提升增量,
壮大文化根基、强化造血机能,
体现出“向管理要效益”的鲜明态度。
向管理要效益,
需要聚焦“建设强大优质文化产能”,
不仅为“健康”负责,
也要为“发展”负责,
不仅要在方向上引领、底线上监管,
更要推动文化各领域各行业壮大、兴盛,
用大流量澎湃正能量。
历史将会证明,文化发展成功不成功,
关键看能不能“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比如,有人提出古装剧偏多、历史剧少见,
有专家认为,这种情况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古装剧可以通过虚化历史背景,减少内容风险;
而历史剧创作难度大、内容把握难,因而投资风险大。
没有投资自然就没有创作,
“加强历史剧创作”的文化指标就难以实现。
类似有待开发的“处女地”还有很多,
这也是机制创新、激发潜力的重要领域。
今天,我们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文化管理体系:
通过法律法规监管来管底线,
通过评奖和评论进行引导,
中间靠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在这样的文化管理体系下,我们有制度自信。
宏观上明确规则,降低投资风险,
调动起社会积极性和各类资源进行创作生产,
艺术问题交给创作者,
相信他们一定有足够的智慧和责任感,
面向读者、观众创作出高质量作品来。
管理的效益是根本性的,
是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建设强大优质产能的关键所在。
我们还要具备从多种视角理解文化的能力。
文化不仅仅是文化的,
也是政治的,是人文的、艺术的、科技的,同时也是经济的。
缺少任何一种视角,管理就会留死角、有偏差。
比如,我们说文化具有“经济属性”,
不仅指“资本”“经济效益”,
更在于它的生产、传播、接受,
都需要人力、物力、技术、资本等要素优化组合,
在经济上实现良性循环。
如果不能畅通循环,文化市场主体就不能“活下去”,
就不可能产生积极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有意识形态视角和艺术创作视角,
更要有产业经济学和人文经济学的视角,
综合施策、综合治理,
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大潜力。
向管理要效益就是遵循文化规律和市场规律,
通过社会化大生产推动建成强大优质文化产能。
这里的“强大”和“优质”,
当然包括正确政治方向和社会主流价值观。
纸上谈兵易,
实质突破难,
我们只有正视这种难、突破这种难,才有出路。
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当代文化,
“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但我们坚信——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