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马机司
国庆档群雄逐鹿,谁的票房最多还未可知,但如果问谁的“戏”最多,恐怕冠军已经产生——那就是陆川执导、王俊凯主演的科幻电影《749局》。
豆瓣评分显示,电影《749局》开分为5.0分,共有超7万名网友打分。截至10月3日16时,该片豆瓣评分降至4.8分。(图片源于网络)
开映首日斩获当日最高票房、微博风评快速两极分化、陆川微博发声“有什么冲我来”、豆瓣开分打出5.0的低分……如此热闹的“戏外戏”,在春节档以来有些疲软的国内电影市场里堪称罕见。与之可比的,仅有《抓娃娃》上映时的“盗号风波”——好巧不巧,那次风波的当事人也有陆川。
针对电影《749局》的口碑争议,影片导演陆川10月2日在微博连发三条博文回应。(图片源于网络)
票房与口碑走势不符的片子,我是一向推荐普通观众再观望观望的,但我自己必然是首映当日买票入场。虽然电影好坏是个主观色彩相当浓的事,但商业片的观众预期管理却是个技术活。看完电影,我只能说,口碑下滑不冤枉。
论设定,有亮点
先说优点。
《749局》中“神秘的政府机构749局”的设定,让人眼前一亮。这种设定其实在科幻电影里并不罕见,比如上世纪的老片《黑衣人》中的MIB组织,或者好莱坞电影里的“资深背景板”52区。近几年,准确地说是从《三体》和“流浪地球”系列开始,类似的设定开始频繁而大方地出现在国产科幻影视中。
我对这种想象空间的敞开是举双手欢迎的。从小处讲,它为科幻创作提供了更广泛的可能,尤其是方便将家国情怀与科学幻想直接结合。从大处讲,这也是一种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体现。《749局》在这个方面,可以说将大门推得更加敞开了一些。其塑造的“749局”机构带有不少中国元素,有视觉上的也有文化、机制上的,甚至还有一些让体制内工作者会心一笑的小桥段。这很好,我希望这种元素在未来的中国科幻中多来一些。
抱着对这种设定的好感,我几乎是津津有味地看完了影片前四分之一的“世界观展开”部分,包容了影片的各种问题,并期待着国产《黑衣人》或者国产《X战警》、国产《X档案》的后续展开。
——对于国产科幻这一后发品类来说,哪怕是能够以中国腔调复刻这些成熟的科幻老片,也是不错的进步。
但我没有想到,尽管留给本片的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但最令人愉悦的部分已经结束嘞!
看剧情,像拼盘
接着说说剧情。
剧情大框架非常简单:神秘生物(后面揭秘是外星人)威胁地球,一个天选之子的变异少年拯救地球。这是贯穿众多科幻商业片、简单但是有效的一个框架。我毫不怀疑,《749局》的主创有很多这类影片的观影经验,因为整片汇集了大量让人眼熟的元素和桥段:749局的资料档案室梦回《黑衣人》;变异青少年学院的设定,《X战警》的味道十足;地铁加大电梯直通基地致敬《新世纪福音战士》;甚至连王俊凯饰演的自闭小伙、对拯救世界没啥兴趣的主角马山,跟《新世纪福音战士》里别别扭扭的主角碇真嗣也是如出一辙。
所以,“公式”也就来了:要有为了科学研究不要命的科研人员形象,所以让一位女科学家在极近距离观察怪兽“零号生物”而死;要有主角家人牺牲点燃主角斗志的桥段,所以安排了马山的叔婶一起牺牲;冷兵器打怪兽比热兵器更酷,所以要有超能力战士肉搏怪兽的演出……
显然,主创想好了要用哪些桥段,却忘了将这些桥段嵌入到合理的剧情当中。于是,观众不得不品味这样的剧情:
女科学家被怪兽吞噬时,影院里不少人惊呼——“这是谁啊”。在后面的剧情里,才匆匆忙忙介绍这位名叫吴晗,是主角叔叔的学生;
主角的叔婶,在拥有克制怪兽的化学药剂、并且外面已经飞机大炮打得热火朝天的前提下,拒绝使用“远程攻击”而用“肉身自爆”的方式携带药剂撞击怪兽,悲壮牺牲后留下了一脸莫名的观众;
从片头就开始渲染的超能力小队,作为749局枪炮尽毁、弹尽粮绝后的最后底牌登场,但战斗方式就是朴素地一刀一刀砍在怪物身上……
我再说一次:对于后进的中国科幻电影,模仿成熟的故事模式乃至桥段,都是没问题的。但如果脑子里只想着再现“名场面”,却不想花心思将“名场面”合理地呈现在剧情中,最终呈现出来的只能是科幻的“段子拼盘”,让熟悉的观众一哂,让不熟悉的观众满头问号。
在此之前,我只听闻喜剧电影有拍成“段子电影”的,没想到科幻片也可以用“段子电影”的思路拍。这一点,我真诚地希望其他电影不要模仿。
塑角色,很随意
本片在人物塑造上也有很大的问题。
科学家吴晗的身份铺陈、主角叔婶自我牺牲的动机、超能力小队的人物设定,这些塑造人物时最基础的笔墨,在本片中一概欠奉。当人物变成“名场面”里的布景和陪衬,那么故事自然也就无法推动。
在这里,尤其不能不提的是王俊凯饰演的主角马山。
拥有拯救世界天赋的少年,早早获知了自己的使命。但因为自己童年作为变异人受尽欺凌、饱尝痛苦,他对拯救世界兴趣缺缺,直到自己的叔婶牺牲,才奋力一战。这样的剧情设定,老套但是成熟,理应不会有太大问题。
问题是,“受尽欺凌、饱尝痛苦”这8个字,这决定了人物前中期动机的最重要的8个字,在整个电影里只用了零零散散、总计也没有几分钟的闪回镜头来讲解。这样单薄的笔墨,实在难以让观众与主角马山共情。尤其是加上他被叔叔婶婶以爱心抚养十多年、在当地被小伙伴们尊称为“山哥”等演绎之后,他这种对世事人命冷漠的逃避型人格更显得无根无据、莫名其妙,连着之后的转变也突兀尴尬。整个人物弧光的发展,充斥着“赶到哪演到哪”的随意感。
另外,本片中马山的台词之少,也堪称观止。作为几乎全程镜头聚焦的绝对主角,我有印象的马山台词大约只有一二十句,而且每句话都“惜字如金”。这为数不多的台词,还有一部分是心理独白,或者在马山说话时镜头对准了别处。台词,不是人物塑造唯一的方式,但绝对是最常见、最易理解的方式。连台词的使用都如此吝啬,也无怪观众对人物成长难以买账。即便给马山加个“不爱说话”的人设,也只是一种笨拙的辩解,无法弥补人物信息量的匮乏。
说到主演,我还想多说两句。对于新生代演员的演技,观众其实是有一个基本的心理预期的,重点还是在于导演如何对演员“取长补短”,用其可用之处。不过就《749局》这部电影而言, 当影片的骨骼和肌肉都支撑不起来,讨论演技似乎也不是什么紧要事。
玩噱头,有代价
除了上面说的,《749局》的问题还有许多,比如身为科幻电影“一点也不科学”——小鹦鹉吸了毒气就突破质量守恒,变成直升机那么大的秃鹫怪兽,让人惊呼物理学不存在了。但这些与之前说的相比,实在是细枝末节的问题。虽然陆川导演在微博大义凛然地说“放过演职人员,有什么冲我来”,但这些大框架上的问题确实也只能冲着导演和编剧来。至于编剧……也是陆川?那没事了。
纵观这些年的影视市场,一方面是科幻电影打着“电影工业化”的大旗,在商业片中占据了某种“题材高地”,另一方面是小成本、大话题的作品频频收获爆炸性票房。如果能将两者结合,那自然是极好的。但若暂时不能,我还是 希望科幻电影能严肃一点、正经一点,不要成为一种噱头,尤其避免滑向“段子化”。
没错,视觉特效是科幻的卖点,但不是全部,有《彗星来的那一夜》这种几乎零视效的佳作为证。电影叙事的基本法则,在科幻电影中依旧成立。违背了,就要承受口碑的代价。这种代价多了,年轻的中国科幻未必承受得起。
拍科幻,认真点,拜托了。(马机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