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古典不只是形式,还应是精神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古典不只是形式,还应是精神

来源:艺评空间2024-10-26 11:22

  作者:李夏荷

  听说由舞剧《只此青绿》改拍成的电影,最近挺火。那个剧,几百场了。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之后,周莉亚、韩真再度封神,满城争看,东方歌舞团一时风头无俩。

  吸睛,是事实。一部《青绿》,担得上“现象级”三个字。但是,不知怎的,不知不觉中,现象级、爆款、出圈,这些标签居然逐步衍化为艺术评判的标准了。

古典不只是形式,还应是精神

《只此青绿》海报 (图片源于网络)

  其实,爆款只说明市场,不说明艺术本身。

  我常常感到,于舞剧舞蹈,我们有一流的演员,二流的编导,三流的策划,这个现实为舞剧舞蹈艺术留出足够大的上升空间,本身却也是实实在在的发展瓶颈。台湾的云门舞集,是反的,一流的策划包装,二流的编导,三流的演出力量。《青绿》这一番景象,视觉层面的策划设计,问题解决了。舞台视觉很漂亮,很勾人,其火爆的原因就在于此。演员也是一流的。东方歌舞团改制十多年下来,很是惨淡。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块招牌,依然能让它招揽到每年专业舞蹈教育培养出来的最优秀的学生。舞台上一水的青春靓丽,专业素养很好,控制力极佳。

  但是,编导这个瓶颈,却难以突破,本体层面,大体上二流也难抵达。

  策划这个事,《青绿》体现得很到位。它的 IP,故宫藏的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数年前展出,甫一进入大众视野,万人空巷,极难预约,很多人长时间排队观看。这部画史青绿经典,实在引人注目。用舞台演绎其中的人、艺、事,并接通当下,当然是个好主意。再有视觉上的策划和设计,重点落在了色彩和造型上。青绿山水本就古典,这种纯粹,直击人心。略微夸张了的高髻宽袍仕女,呈唐宋制,亦很古雅。这种选择,本身并无新意,色彩和人物皆可入画,舞台上易融合,能浸入,很多人做过。难得他们置为主体,以巨大篇幅展示视觉上的统一与纯粹,强调得很充分,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与之适配的舒缓的气奏、悠长的气息,也是创作者的思虑所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国舞蹈,不懂得慢,不懂得静,常常快得让人眼花缭乱,怕观众不知道编导高明、演员超强,简直是通病。尽管《青绿》中的某些“快”动作也还令人心生厌恶,但与快对应的其慢其静,却很值得赏激。只有慢下来,舞蹈才能进入另一番境界,才能让包括仪式感、情境感、内化感、沉浸感等在内的美学风貌进得来。剧中这一点充分体现,也才让一个本体薄薄的舞台呈现具备了对比,具备了节奏,具备了动人心神的可能。

  但是,也尽于此。

  《青绿》看起来是美艳的,但这个外衣,终是包不住一篇凌乱的习作。

古典不只是形式,还应是精神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需要抱以理解的是,这个策划,其实是对编导的巨大考验。一幅画卷,纯山水,还不是《清明上河图》那般的世象图,要动态演绎100分钟,难度可以想象。编导调用了无比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入了当代展卷人,引入了时空对话,引入了“青绿”的人化表达,还引入了国画创作的衍生环节,比如制印、制墨、制笔、制作颜料等,小贴士似的搁进去,才大体完成。

  可惜,最终呈现也未能掩盖填空的事实观感。100分钟看下来,并不那么美好。创作者希望达到的《千里江山图》逸飞才思和经典永恒的表达意图,落到舞台上实际是对经典肤浅的理解、解读的凌乱。创作者对时代、对历史、对青绿图卷的认识是很浅表的,也是很狭隘的,他们没有真正接通艺术与人文的叙述。填空基于完成的愿望,是被动的,只能想到啥填补点啥,没有结构支撑,也没有整体驾驭。不夸张地说,没有人文积淀做支撑的热闹,最终只落得个虚情假意与夸大其辞。我不否认创作者的努力,但我更看到她们力有不逮。对经典图卷的理解,决定了舞台呈现的结构、内蕴,更决定了审美的格局。

  回到本体上来,作为舞蹈艺术的《青绿》,给我们提供了何样的舞蹈呢?我担心的周韩式舞蹈程式,还是如期上演。无论慢快,她们那种源自中国现代舞编创的动作体系已然固化,那些又短又小的“快”,那种不对称的、扭曲断裂、满地打滚的动作形态,极大地削弱了题材的古典美学特性,甚至很多时候是格格不入的。

  这对于《青绿》这样的作品,是个灾难。尽管创作者融入了半个世纪前孙颖教授创制的汉唐舞队列、阵型、动作上的有益经验,有些群舞处理得比较到位,但因她们二人的语汇错位,让古典的流转、圆融、舒展、开张、跳跃、绵延等风格缺失,更顾不上古典表达所要抵近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了。这是这一代甚至这几代编导身上存在的严重问题,由现代舞切入,把现代舞这个破程式的艺术程式化,以至于不论什么舞种、什么题材都是一样的动作面貌,甚至潜在影响了戏剧戏曲舞台,真是本末倒置、因果倒置了。

古典不只是形式,还应是精神

《只此青绿》海报 (图片源于网络)

  从动作造型的细部来说,还有无效重复的问题。也是因为填空,外化的舞台行为不丰富,实在填无可填,不得不在舞台上做些无谓的重复。希孟书写、作画,这些主体的动作语言,从开头重复到结尾,很单调,很单薄。这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动机、主题贯穿了,这属于创作能力层面的事情。如果能看得更真切些,不难发现,剧中只要春晚那5分钟就足够了,除此之外,就看了个寂寞。

  还有,再丰富恣肆的想象,也要建立在对基本事实清晰认知的基础上。问篆一场,且不说包括钤章狂魔乾隆在内的后世藏家盖的那些印章与作品的关系本来就不大,事实上《千里江山图》本身也并无款印,更常识的问题是宋代很少见文人书画章,根本不存在剧中再现的拿篆刻刀篆刻的场景,那是元明时代才开始有的。

  淬墨之说,更是闻所未闻,不知所云。墨者有二,一是烟墨,燃松取烟灰聚成,二是油墨,燃桐油取烟灰聚成,何来“淬”说?这大可验证创作中的想当然,也不知节目单中列着的那些专家顾问都做了些什么。

  这些还在其次,这个作品从《千里江山图》图卷生发,跨时空对话、“青绿”人化表达等方式手段进入,本来脱离一般“再现”而进入贴合舞蹈“表现”特质的高明,生生被这些文房生产场景拉了回来,由形而上的艺术神飞,返回到形而下的现实摹拟,这是丢失了“纯粹”的艺术表达,是不成熟的摇摆,当然,也是基于“填空”需求的无奈。舞蹈艺术的力量和价值,被打折扣,这些都是重要原因。

  看这个作品,已有段时间了。如今听说电影再次火爆,再行思之,多少有些恍惚。这个时代的审美走进了何种时空?到底是雅还是媚雅?是艺术享受还是视觉迎合?不可说?说不得?抑或不敢言说?如今,这种视觉舞台剧,除了之前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和之后的《咏春》,《青绿》又多了些近亲们,电影是一种,还有《红楼》《青白》等等啥的。一笑吧。

  古典,真不只是形式,还应是精神。(李夏荷)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