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小巷人家》:以喜剧画风包裹着温暖向上的内核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小巷人家》:以喜剧画风包裹着温暖向上的内核

来源:齐鲁晚报2024-10-31 09:53

  作者:刘宗智

  闫妮、李光洁、郭晓东、蒋欣、范丞丞、关晓彤、王安宇领衔主演的年代剧《小巷人家》日前播出,并凭借温暖治愈的剧集气质、真实有共鸣感的戏剧冲突和轻喜交织的群像塑造,收获观众们的一众好评——“终于有剧结束我的剧荒了”“小巷人家好看”“年度品质爆款来了”,不少观众在弹幕和评论区留下实时追剧感受。作为一部年代生活情感大剧,《小巷人家》没有局限于时代主题中高歌猛进的叙事风格,而是以喜剧画风包裹着温暖向上的内核,精细打磨着剧中人物醇厚的岁月光景。

  邻里群像

  《小巷人家》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同住在苏州棉纺厂家属区一条小巷里的庄、林两家,从单位分房子开始,一起经历修院子、买家电、恢复高考、国企改革、大学生就业等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烙印的过程。一面是风起云涌、瞬息万变的大时代脉搏,一面是柴米油盐、灯火可亲的烟火气息,性格差异较大、家庭氛围和教育理念都不同的庄、林两家,在小巷里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在岁月流转中携手成长。

  剧集开播后,最为观众们津津乐道的便是每处小细节中传递出的人情温暖。黄玲(闫妮饰)、庄超英(郭晓东饰)夫妇吵架,宋莹(蒋欣饰)、林武峰(李光洁饰)夫妻让儿子叫他们的两个子女来家里吃烤红薯,用自己的方式帮他们化解尴尬,两根烤红薯传递出浓浓暖意和殷殷关怀。黄玲帮宋莹的孩子补衣服,也在宋莹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勇敢说出自己的需求。庄超英因高考阅卷缺席搬家,林武峰用智慧解决了小院的排水问题。庄、林两家在小巷中互相帮助,从陌生人变为“自己选择的朋友”。剧中温馨和睦的邻里群像和逗趣欢乐的家庭氛围融洽交织,将纯真年代里的生活“温度”传递给观众。许多观众观剧后表示,两个家庭的互动温暖舒服,邻里情直戳心窝。

  年代剧之所以能体现历史的本质或岁月的沉淀,源于它展示的事件和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较强的年代色彩。《小巷人家》中,一条街巷舒展延伸,低矮小楼与背景中正在蓬勃搭建的城市轮廓遥相对望,意味着时代更替的巨大“变化”;巷口的几家人热情昂扬,积极迎接着未知但充满希望的时代。一些标志性元素也从细节处还原着时代印记,“二八大杠”、扁担、簸箕等,勾起了不少中年观众的回忆杀。对比起父辈们的造型,年轻一代衣着鲜亮,丰富色彩展现着发展浪潮中的个性与活力。两代人分别面对着不同的机遇与挑战,而他们的故事中饱含着亲情、爱情等触及人心的温柔情感,深刻共情着当代观众,一起回望那段隽永的时光。

  烟火之味

  作为一部年代生活情感大剧,《小巷人家》没有局限于时代主题中高歌猛进的叙事风格,而是以喜剧画风包裹着温暖向上的内核,借烟火气、生活感实现落地表达,精细打磨着剧中人物醇厚的岁月光景。

  剧中,每一个人物都并非平面化的存在,而是有着各自独特的性格、情感和经历,也一同经历着人生的起伏与波澜。他们的喜怒哀乐如同真实可感的情感画卷,悉数展现在观众眼前。比如闫妮饰演的黄玲,突破了传统年代剧里为家庭奉献一切的母亲形象。黄玲刚嫁进庄家,庄母就以“还当年借米借粮养大孩子的债”为由要走了庄超英的全部工资,起初黄玲一再退让。然而公婆却不断突破底线,进行“道德绑架”,甚至没打招呼就让外孙搬进黄玲一家四口的小房子里。面对公婆的步步紧逼,黄玲语气温和却异常坚定地拒绝道:“这个房子,我不同意谁也别想住进来。如果超英坚持照顾鹏飞,那我们先把婚离了。”

  热情善良的宋莹同样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一开篇,短短几个镜头就呈现了“刺头”宋莹的泼辣。宋莹是厂里的老职工,虽然有了孩子,但也只能挤在多人同住的单身宿舍内。面对室友的阴阳怪气,宋莹二话不说,抱着儿子就敲开单位领导的房门,把孩子扔给对方撂下一句“你不给我分房,我儿子就住在你这儿”就跑开了。宋莹尽逞口舌之快,可是当她转身回到房间里后,泪水却直在眼眶里打转。当知道邻居黄玲总是被丈夫、公婆欺负时,她挺身而出,在饭桌上一句“她跟你享过什么福”将庄老师怼得哑口无言。她的要强甚至是尖锐,不仅不令人反感,反而充满了活力和朝气,在家长里短的琐碎中传递出人间温情和朴素愿望。

  青春序章

  作为现实题材作品,年代剧通过讲述个人及家庭成长故事,回望年代历史,再现百姓生活,呈现出厚重的时代特征。近年来,以《老酒馆》《梦中的那片海》《人世间》《父辈的荣耀》《风吹半夏》《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繁花》为代表的年代剧实现了叙事上的“破”与“立”,进一步彰显了年代剧承载的集体记忆和家国情怀,成为荧屏上的亮丽艺术风景。

  年代剧让人能够唏嘘感叹的不仅是故事,更是其背后的人性,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生浮沉。《小巷人家》预告片中,两家里的三个孩子也迎来自己的青春序章。从小一起长大的两家子女,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新变化。大学时期,庄图南偶然发现了自家妹妹庄筱婷与林栋哲之间的“秘密恋爱”,身为哥哥的他一心护妹,屡次上演“棒打鸳鸯”的爆笑桥段,喜剧效果直接拉满;而另一边,庄图南也在林栋哲的鼓励下,勇敢追求同班同学李佳,谁料爱情之路同样波折不断。小巷中的笑泪日常不断交织,共同构成了这幅温暖而质朴的生活图景,两代人的心境也在岁月的磨砺下更加纯粹与坚定。一方小院,袅袅炊烟,几家人、两代人的故事温暖上演着。(刘宗智)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荒野机器人》:自然法则与人类文明交流共融的赞歌

  • 熊传麒:以现实主义艺术精神描摹人间百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