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画照片”式创作:技术不能替代人的创造性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画照片”式创作:技术不能替代人的创造性

来源:艺评空间2024-12-10 09:53

  作者:李中诚

  在当下信息时代的美术创作中,“画照片”已经成为诸多追求写实表现的创作者们所仰赖的路径。在近年各大美术展览和网络平台当中,频频出现挪用照片形象,整合元素,乃至直接“临摹”照片生成的作品。这些作品一经曝光,常会立即引发有关版权、借鉴、挪用和抄袭问题的巨大争议。

“画照片”式创作:技术不能替代人的创造性

德加《蓝色舞者》1897年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藏

  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以摄影为代表的技术手段介入绘画创作,本身并不会消减其本体价值。早在17世纪,荷兰小画派的画家维米尔就被认为使用“小孔成像”的相机原理作画,从而营造出细腻、真实的画风。19世纪印象派绘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更是直接受到摄影术的影响。埃德加·德加笔下的舞女往往处于画框的边缘,呈现出一种打破西方古典绘画图式的动态临场感,这种在视觉上并不追求均衡、凸显“现场性”的创作灵感,其实就来源于摄影的观念和技术。他的一些作品甚至直接挪用了照片。同时期的现实主义大师古斯塔夫·库尔贝,同样也频频使用照片作为人物形象的素材,在其于1855年完成的巨作《画室》中,位于画家身后的模特就被认为采用了摄影家朱利叶·沃隆拍摄的照片。

“画照片”式创作:技术不能替代人的创造性

德加的摄影1886年

  摄影术的出现,曾一度让画家陷入焦虑。学院派画家保罗·德拉罗什在1839年见到摄影术时就高呼“绘画已死”。但正是因为能够再现“真实”的照片的出现,不仅以其超越肉眼的精确观察,成为画家创作的参照,更使得绘画的本质被重新定义和发掘,绘画的媒介表现也得以进一步延展,乃至催生出变革传统绘画观念的现代主义浪潮。

  不过,德加、库尔贝等画家通过摄影获得启发,和当下“画照片”的创作方式显然有着本质区别。前者是因为技术的进步,改变了创作者观看和表现世界的方式,进而生成全新的绘画语言和艺术理念。后者在多数情况下,则是依靠照片规避或解决一些创作中本应直面的问题,以技术代替创作者的心、手、眼,是一种追求高效生产作品的“捷径”,抑或可以说是一种弥补创意枯竭的惰性。两者的区别,正在于对照片的使用过程中,绘画本体所处的定位。

  诸多绘画大师的例子都能证明,对照片的恰当运用完全可以服务于绘画,这在当下的创作生态中亦是如此。在美术学院的写生课程中,为了完成一张长期的模特写生,许多学生都会借助于拍摄照片。在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中,寻找合适的模特拍摄形象素材,往往也是创作的基础环节。

  在此类常以现实主义、写实手法为方位的绘画中,对照片的使用总体来说可以解决两大问题。其一是造型,曾激烈地反对摄影,并声称“照相永远不能取代绘画”的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尽管以优雅而严谨的造型手法闻名遐迩,却同样在创作中悄悄地使用照片,至少在追求再现“真实”的形象描绘中,照片仍具有直观的参考价值。其二则是图式,特别是对于弘大、复杂的场景,利用技术手段拼贴、组合与置换人物形象,以代替以往数遍的草图绘制和推敲,无疑是能够提升创作效率的选择。

  但是,时下一些“画照片”的创作方式,其症结在于创作者并不满足于解决造型和图式问题,而是以照片本身主导甚至取代了创意、灵感的生成和打磨过程,磨灭了艺术创作中创新和探索的意义,使“画照片”成为“依样画葫芦”的图像复制。背后所透露出的不仅是创作上的思维惰性,更是对原创价值的蔑视。

  近期,某画家被曝出“借鉴”小红书博主的照片,博主发布的个人照片,经过简单的“复制粘贴”和“镜像反转”,竟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了商业展览当中,引起广泛热议。可以看到事件涉及的一些照片,本身便在场景构建、形象设计和氛围营造上颇费心思,甚至可以说是将绘画中的“画意”注入摄影,形成类似油画一般的唯美观感。但画家对于照片的使用,自言出自“觉得很好很有情境感”的创作冲动,尽管经过“精心”地裁剪和拼贴,但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可以看出画家明确地使用了照片所展现的创意和灵感,连色调和氛围都如出一辙,可以说在本质上是对其“画意”的复制。

  摄影当然也可以是艺术品,暂且不论事件中有可能涉及的对他人肖像权和著作权的侵犯,及有关艺术品版权的争论,对于画家来说,即使是“有求于”照片,在当下的创作语境中获得版权方的许可也是必要条件。仅仅从画家“画照片”的方式来看,其恐怕很难说是如德加、库尔贝一般经过艺术转化的创作。因为德加和库尔贝等画家始终关注绘画本体的表达,以独特的笔触和色彩塑造出了全新而动人的视觉情境,其创造的“画意”并非来自照片,由此也彰显出画家自身的独立意义和价值。但倘若某件绘画不仅使用照片以解决图式和造型问题,还挪用、生成了原本最能体现创作者才华与情思的“画意”,使得绘画纯粹地成为了对图像制作技巧的检验,这显然不是画家自言的“创作冲动”所能够解释的。如果此种创作惰性得到“认同”,可以想见,在人工智能日益拓进的时代,作为创作主体的人终将完全为技术所取代。

  除了对照片“画意”的粗劣挪用,事件的引人深思之处,还在于其所反映出的当下美术界存在的一股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的风气,这同样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部分创作者价值观扭曲、文化责任缺失的问题。

“画照片”式创作:技术不能替代人的创造性

第八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上的作品

“画照片”式创作:技术不能替代人的创造性

网传被抄摄影

  事实上在“画照片”的方式之外,抄袭、沿用或是“致敬”他人创意,对雷同的形象进行所谓的“跨媒介”转译,利用国人对海外艺术家的“信息差”来博名获利者,在近年来同样屡见不鲜。这种企图蒙骗观众之眼的侥幸心理,在此前或许还因相对闭塞的信息环境尚有容身之处,但在迅捷而开放的信息时代,其终将无处遁形。

  面对机械复制时代的图像生产,本雅明曾提出了“灵晕”的概念,意为传统艺术品独一无二的原真性。在当下泛滥的“画照片式”的绘画创作中,“灵晕”的缺失同样也是值得警惕的现象。当然,后者的“灵晕”并非是本雅明界定的“灵晕”,但都体现出创作者作为“人”的尺度和价值。

  在信息时代,想要让画家脱离照片并不容易,因为以技术手段介入绘画创作,的确可以解决一些问题。西方画家正是因为摄影术的介入,而发现了辅助作画的新方法,同时也在绘画观念上转向“现代”,如果中国古代画家拥有摄影术,为了“图绘以上之”的“目识心记”,同样可能会被重新书写。但技术却不能替代人的创造性,或者说技术介入创作的方式和程度,理应得到创作者更趋规范、自律和深刻的诠释,就像安格尔所说的“照相永远不能取代绘画”。照相不能取代绘画的前提,不仅在于人能够积累起足够的创作能力和文化素养,更在于跳出技术所带来的“舒适圈”的智慧和勇气。(李中诚)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风味人间5》:香料绘就的文化长卷与多维审视

  • 黄梅戏《黎明之帆》:以戏为舟,载革命与人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