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胡锦雯
近日,现象级港产片《破·地狱》正在全国热映。该片由陈茂贤执导,集结了黄子华和许冠文两代笑匠,以喜剧之名行严肃之实,借殡葬风俗探讨生死观、家庭观等议题。
“破地狱”本是香港传统丧葬文化中的一种殡仪法事,也是香港地区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喃呒师(法师)持剑打破地狱之门(瓦片),引导亡魂冲破九幽地狱(火盆),解脱超生。《破·地狱》正是以这一民俗仪式为基础,刻画了普通人的人情世故与生死离别。
电影《破·地狱》海报
现实视角观照殡葬行业
《破·地狱》借助对殡葬行业的观照,探讨现实中普通人的生存选择与生存境况,体现了积极的打拼精神和强烈的生存意志。行业凋敝、企业破产、债台高筑……全球疫情后的大背景下,魏道生的事业遭遇重创,人生陷入低谷期,如何生存下去成为了摆在当前人生阶段的首要问题。在众多机缘巧合之下,他从一名婚礼策划师转行成为了一名殡葬行业经纪人。在他看来,婚礼和丧礼本质上都是一种仪式。这背后的潜台词传达出了一种信息,即魏道生认为,这些仪式本质上都是谋生的手段。
影片中,文哥走上喃呒师傅的职业道路也离不开“谋生”二字,子承父业仍然是为了在激烈的社会中生存下去。“喃呒师傅传男不传女”让文哥的女儿文玥耿耿于怀。她认为哥哥得到了父亲更多的偏爱。但从文玥为父亲洗头这一段落的交流中可以发现,文哥知道儿子学业不好,成为一名喃呒师傅至少可以解决儿子的谋生问题。
《破·地狱》没有刻意神圣化殡葬行业从业者,将他们所做的事情赋予更多的光环,而是从现实的经济状况、时代的悄然变化、普通人的人生选择和人生境况中出发,解答“活着的第一要义是否是为了生存”这一课题。道生学习如何为逝者穿衣、上装,出发点都是为了缩减成本,获得更好、更多的生存资本。
在文哥的帮助之下,道生逐步积累掌握经验技术,并且真正地走进了这个行业,感受到这份职业背后的神圣使命。与此同时,这一角色在观众心中也不断地转变和成长。《破·地狱》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立体的殡葬行业从业者,同时也是在提醒观众,存活已十分不易,珍惜活着的时光就是幸福本身。
互动视角探索理想之爱
《破·地狱》探索了在东亚社会背景下,传统家庭成员如何构建互相理解、相亲相爱的关系。电影给出的答案是:看见并理解彼此的困境和痛苦,多一些包容、少一些对抗,多一些倾听、少一些扫兴……也许能给出彼此需要的理想之爱。
影片中的文哥一家人关爱彼此,却似乎没有走进对方的心里。作为一名喃呒师傅,文哥受祖师爷影响,常提到“月经污秽”,让女儿文玥从小生活在一种不被父亲珍爱的自卑当中;哥哥志斌从小学习成绩不佳,在父亲文哥的传授下,也成为了一名喃呒师傅,但这并不是他的本心;文哥对子女沉默寡言,很少表达爱意,是很多严肃、古板的东亚父亲的缩影……
电影中,文家一家人围坐吃饭的两场戏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刻画出了紧张而压抑的家庭的氛围和关系。他们是有着浓厚血缘的至亲,但席间的表现,让人看不到这家人的温馨、温柔与温情。一家人吃饭的场景和氛围是家庭整体氛围的缩影和表征,因此,对于现实家庭而言这是无声的对抗,让人看来不禁唏嘘与心酸。
影片结尾,志斌和文玥选择去理解和接纳父亲,并在道生的帮助下真正得到了心灵的救赎,这一切似乎在默默地提醒观众:不要真正等到“今日天各一方难见面”之时才顿悟人生的意义,珍惜亲情、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在摩擦和矛盾当中看到对方内心的呐喊,互相抚慰彼此受伤的心灵以在人间勇敢前行。
传递电影人的时代关怀
后疫情时代下,无数人面临着与至亲之人的天各一方的境况。如何面对至亲之人的逝去,成为摆在很多当代人面前的现实困境。影片“破地狱”不仅是在破先人地狱,更是在破除生者困境和传统迷思,透露出创作者强烈的社会和时代关怀。
在影片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时代、家庭留下的痛苦与创伤,也都在等待抚慰和治愈。在后疫情时代,人们的生存压力骤然增大,对幸福的期盼好像成为了一种妄念。真正的幸福来源于自性圆满,只有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死亡,无忧无惧,内心才能迸发出勇气与智慧,生活的力量与幸福的密码便蕴藏其中。
影片创作者敏锐地把握现实社会在经济、生活和思想等多个层面的变化,通过刻画红磡殡葬从业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展现他们的生存状态与行业困境,回应当前时代背景中人们内心的情感呼唤,关照着人的生存和情感境况,给予人们前行的勇气与智慧,透露出电影人对于人、对于这片土地的一腔深情。(胡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