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许 勉
继舞剧《醒狮》《龙舟》之后,广州歌剧舞剧院又推出了舞剧《英歌》.这是王思思和钱鑫两位编导深耕岭南的新作。强民俗色彩,强意象特征,连它们所承载的主题也十分相近。这可能是巧合,却不经意间形成了颇具个性的舞蹈生成与组织形式。有目共睹的是,此类题材确实给他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支点。在本体语汇渐趋固化乃至视觉喧宾夺主的当下,这种挖掘显然有它的价值和意义。而且,英歌舞的特殊舞步、队列组织和耍花槌的动作,也给人带来了耳目一新之感。
舞剧《英歌》剧照。图源:广州歌舞剧院
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的英歌,其实首先是为禳灾驱邪、祈求祥瑞而进行的俗信仪式,然后才是民间广场舞蹈。有人称之为“中华战舞”,跟它特别强调的昂扬正气有关。因此,当舞剧《英歌》将它作为“剧”的部分跟上世纪40年代联系起来,自然让人想起那个家国艰难时刻救亡图存的主题。倘若这样,就可能会是又一部《醒狮》。
我不知道主创是不是有意要避免重复,但故事走向确实试图独辟蹊径,渐渐变成了一个有关家庭情感、有关下南洋和侨批的故事。父亲早年下南洋,母亲和儿子思念亲人,儿子由父亲留下的英歌花槌而进入心理时空的幻境,追寻父亲的足迹并最终理解了父亲。
所有的舞段都被渲染了情感化、浪漫化的主观色彩。舞美、服装、道具、灯光等各个方面都可圈可点。略显昏暗的舞台,似乎隐喻着那个年代和潮汕特有的社会风俗环境,又用镜子化解了逼仄。门框所喻的时空转门,自由出入于此时与父母当年的情境。婚俗红装,漂浮灯笼,甚至包括潮汕地区常见的簸箩,都在主观化的运用中,形成了审美情感和舞台基调的整一性和风格化。
舞剧《英歌》剧照。图源:广州日报(下同)
这一点相当可贵。因为多数舞剧都会纠结于叙事与抒情的悖论,左支右绌,块状衔接,两不落好。我以为,就营造舞台的整体感而言,它是两位编导最好的作品,没有之一。
黑沉沉的氛围中,父亲和英歌队伍出现的情景,在昏黄侧光下,倏忽来去,似虚似实。这样的场面一再出现,已经不是写实或拟态,可以说是在写意和表现。演员耍花槌的独舞,顶天立地,又花巧灵动,在灯光的加持下极具雕塑感,让人印象深刻。
两段舞蹈,是我非常喜欢的。
一个是将木偶小人和沉睡入梦的人物展开互动。这段舞蹈相当开脑洞,如巨人和小人的差异,神秘诡异,自然贴切。它于舞蹈并不特别展开,却形成了未曾见的新的舞蹈关系。
一个是门框构造的抽象的庙宇深宅,有风俗感,有宗法色彩。而潮汕木雕造型和英歌动作结合,以宗教造像的形式组织起一段群舞,英歌如同活过来的精魂,别开生面。
舞台偏暗是客观事实,但我以为,作为一种主观选择未尝不可。过去看王、钱的作品,不同程度都会有“要得太多”之感。认真扎实,但有时过于用力,于是斧凿之痕或者说画面噪点就重。目前舞台呈现的暗及其整体感,是连贯、自然和统一的。这恐怕跟他们较好掌握并有效消化了潮汕风俗文化有关。
这较好地掩饰了问题,但问题还是问题。
按照现在的故事,它更像是以英歌花槌和非遗传承为载体和象征,讲述思念、亲情和团圆的“情”字;可它所眺望的主题,分明是英歌作为“中华战舞”的“战”字。目前来看,这两条线搭接得并不结实,似乎少了什么,是夹生的。
当故事设定父亲下南洋,它切实的点,只会是谋生,是牵挂,是文化眷恋。若硬说也可以抗战,就当我没说,大家开心就好。
在我的预期里,父亲下南洋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时空,应该还有一条儿子成长并在父亲的精神鼓舞下走上抗战前线的现实支撑。这一点现在是不清晰的,儿子几乎完全心理化,思念的动机不足以形成吁请“战魂”的强烈指向,而父亲所谓的“战舞”缺乏依托,也有些牵强。
有时我开玩笑,说王、钱的编导比较追求大力出奇迹。坦白讲,我没想到看到的作品会这么流畅、准确和细腻,表面慷慨豪迈,内在深情诡异。不知不觉,他们已在悄然进步。但是,正如主题“都要”,人物关系也就夹生,这对于组织舞段会成为一个问题。
如果做一个排序,父母的双人舞最好,感人,加入儿子变成三人舞后,则多了生动层次。英歌所驱赶的灾厄化身与父亲、儿子的三人舞也好,紧扣主题,诡异。可对于父子的双人舞和群舞,我却完全无感,因为他们缺乏内在的舞的强烈冲动,看起来的强烈不过是安排。
当两位编导逐渐去做收的、克制的、细腻的功夫时,我内心是激动的。可两个最重要的人物的舞段,谁主谁次不清楚,个性语汇没超出预期,甚至观众主要被字面意义的浓墨重彩的群舞所吸引,真禁不住攥起拳头叹了口气。
这就像是,走着走着,到高潮要收口时,突然出现了岔路口,一口气没上去。好可惜。(许 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