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AI向艺术创作快速渗透,谁执“神来之笔”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AI向艺术创作快速渗透,谁执“神来之笔”

来源:文汇报2025-01-10 09:51

  作者:沈湫莎

  “留给我们的唯有一条路,那就是希巴拉克的道路……”这首由Suno AI创作、于今年元旦上传到哔哩哔哩(B站)的歌曲《奥奇坎金曲》成了爆款,目前播放量已突破250万,也让向来“低调”的AI作曲在人们面前“秀了一把肌肉”。

  Midjourney、Suno、Sora分别是AI绘画、AI音乐和AI视频的代表软件,分别发布于2022年3月、2023年12月和2024年2月。随着这些现象级工具的出现,AI正快速渗透到越来越多艺术创作领域。有意思的是,三者的大众影响力大相径庭,Sora发布对人们的冲击力最大,而抵制AI绘画的呼声则最高。

  “小步快跑”之下,AI艺术创作究竟有哪些进步?哪种艺术创作最不容易被AI取代?AI艺术创作是否还有更多可能性?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和玩家。

AI向艺术创作快速渗透,谁执“神来之笔”

AI向艺术创作快速渗透,谁执“神来之笔”

导演贾樟柯用可灵创作的首部AI电影画面。

  一曲成名,“无名之辈”有了主题曲

  今年元旦,米哈游旗下开放世界冒险游戏《原神》发布5.3版本《炽烈的还魂诗》,来自提瓦特大陆纳塔地区的“火神”玛薇卡和来自至冬地区的愚人众执行官“队长”迎来高光时刻。

  “火神”“队长”都是原神团队用多个版本铺垫的人物,拥有大量台词和动画演出,甚至有自己的主题曲。令人意外的是,一个并未过多着墨、甚至没有形象的角色,通过一首极具传唱度的AI二创歌曲而火了起来,它就是“蛇王”奥奇坎。

  奥奇坎的故事零星散落在开放世界的各处文本中,需要玩家探索获得,将文本输入音乐生成模型Suno AI并选择相应曲风,一次可生成两首歌曲。在朗朗上口的旋律加持下,奥奇坎的故事很快被传播开来,并拥有了不输于“火神”和“队长”的人气。

  歌曲的“破圈”能力不容小觑:《原神》2022年出圈歌曲《神女劈观》的B站播放量已近3600万;米哈游另一款旗舰作品《崩坏:星穹铁道》上个版本匹诺康尼的主题曲《不眠之夜》的B站播放量已达4300多万;而今年上线的《绝区零》,米哈游甚至会给每个出场角色专门定制歌曲。

  奥奇坎的“传播奇迹”让众多网友在探索原神大世界时有了更多乐趣。有人注意到,三年前《原神》的璃月版本,有一个与奥奇坎经历相似的角色若陀龙王留下了大量文本。珠玉在前,或许若陀龙王由玩家二创的主题曲也已在路上。

  有手就行,AI艺术创作已超人类平均值

  AI作曲真的有手就行?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3D动画系主任、AI创作“发烧友”徐一然现场演示了用Suno AI作曲的全过程。最简单的操作只需两步:文本填入对话框,点击开始即可,一次能生成两首歌曲。如果想要生成更有个性的歌曲,可将文本按照前奏、主歌、副歌、桥段、尾奏等作曲格式标注好,在提示词中写明需求,比如用什么乐曲、表达什么样的情感等,并选好曲风。

  去年底,Suno AI发布了全新版本,带来两个非常实用的功能。一是可以“定向创作”,也就是用户可上传音频,比如随口哼出的一段旋律,在基础上,AI可以续写补全为一首完整的歌,不限时长。二是可以指定声音作为歌唱者,比如在《奥奇坎金曲》中,UP主就上传了自己的声音,而后续翻唱者则发布了各自声音的翻唱版本。

  与Suno AI的迭代策略相似,Midjourney也在以小步快跑的方式更新。“现在AI绘画已经很少出现多个指头的情况了,用户也可选中局部画面进行生成。”徐一然说。

  相比之下,去年被视为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王炸”的Sora却掉队了,如今AI文生视频模型的头把交椅已被快手旗下的“可灵”稳稳占据。自去年下半年起,Midjourney+可灵几乎是外网视频生成的标配。徐一然说,相较于Sora,可灵在清晰度、文本理解能力和视频长度方面实现超越。更重要的是,可灵已拿出商用产品,而Sora磨磨蹭蹭一年半后才推出面向公众的版本,市场早已被瓜分。

  徐一然曾用可灵生成过一个女孩手推玻璃罩的场景,可灵已经能意识到当女孩的手接触到玻璃时会产生“凸透镜效应”,因此画面上的手看上去变大了。Sora引以为豪的2分钟生成视频长度也被突破,可灵上个版本已可实现无限延续,不过目前画面仍难以保持统一。徐一然预测,以当下的速度发展下去,可灵再迭代两三个版本,就能解决画面统一的问题。

  事实上,互联网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可灵生成视频占据人们的眼球,目前最火的是“小猫做饭”和“手办动了”两类,观众甚至意识不到它们是由AI生成,而把它们当成是某类动画。而就大多数AI生成艺术作品的质量来看,已超人类平均水平。

  回归文字,艺术领域开疆拓土仍需靠人

  同为AI艺术创作,大众的接受度却高低有别,其中接受度最低的就是AI绘图。《游戏研究》编辑、游戏主创王安础注意到,2022年底曾发生过一场关于AI创作的大规模讨论,主要是由于AI绘画引起的。去年,不少游戏因疑似使用AI绘画而陷入争议,但被质疑的厂家一律选择以沉默回应。

  AI作曲虽存在争议,但赞赏的声音也很多。古风歌曲爱好者兔美表示,以前她根本接触不到好的作曲编曲,而且花钱请人作曲的成本很高,尽管她有作词能力,但成曲寥寥。有了AI作曲工具后,她可以生成很多作品,而且效果不差。

  对于AI视频,人们似乎从一开始就接受了它的存在。业内专家曾这样评价Sora:往小了说,是文生视频技术突破了一个数量级,可直接应用于短视频、广告等行业;往大了说,它提供了理解、重建和模拟这个世界的可能性。

  为什么同为AI艺术创作,接受度却不相同?在王安础看来,主要是由于受众基数不同以及不同艺术形式的创作门槛不同。简单来说,受众基数越小、创作门槛越高、人们的接受度越高。

  B站UP主“孙工普拉斯”则从创作灵感出发提供了另一个观察视角。绘画事实上是个体力活,从古至今,创作一幅画作少则几天,多则几年,而绘画的“神来之笔”大多是在绘画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雷同的AI作品并不能给画师提供灵感,反而压低了他们的收入。

  音乐则不一样,它的灵感大多源于创作之前。比如创作出《云宫迅音》的许镜清,是听到一帮民工敲饭盒“丁零当啷”的声音后才有了灵感,于是很快写下经典之声。因此,当作曲家枯坐案台毫无灵感时,听听AI创作,或许能从各种音符的拼接组合中找到灵感,写下属于自己的作品。因此,作为提升生产力的工具,AI作曲无论在专业人士还是普通人群中的接受度都更高。

  在科学界,爱因斯坦曾有一个比喻:顶尖科学家是游走在人类认知边界的人,当他们向外探出一小步,人们认知的直径就扩大一点。在徐一然看来,艺术家则是游走在人类精神认知边界的人,AI能够达到人类艺术的平均水准,但开疆拓土永远要靠人。

  有趣的是,当AI让艺术创作变得“有手就行”,一项人人都会却总是被忽略不计的能力愈发凸显出其重要性,那就是文字功底。对Suno AI来说,歌曲好坏的胜负手变成了歌词,那些优美、押韵的文字大概率能一键生成一首好听的歌。而当遇到不那么好的文字时,甚至AI都会“吞”掉一部分来保持乐曲的整体和谐。(沈湫莎)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马恩扉页:《小小的我》,渴求一片大大的天地

  • 《食南之徒》:“马伯庸式”小说风格的延续与新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