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大众文艺”:从命名到命题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新大众文艺”:从命名到命题

来源:文艺报2025-01-10 09:59

  作者:南 帆

  “新大众文艺”的提出是与“新传媒时代”联系在一起的

  无论现代意义的“大众”概念何时形成,大众始终是一个顽强的表述主体。从古老的民歌、地方戏到现今的卡拉OK、广场舞,大众的活跃身影从未缺席。很大程度上,传媒历史的逐步进化,间接证明了大众的巨大吸引力。甲骨、青铜、竹简、纸张、平装书、报纸、电视、互联网,传媒的演变线索始终围绕一个主题持续延伸:接纳更多的大众共同参与。如何表现?表现什么?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大众的强烈吁求汇聚为演变的巨大动力。这种动力同时传送到文艺形式。古代文学之中的词、曲、章回体小说无一不是对大众的积极响应。如果没有大众的推波助澜,五四时期白话文的崛起与兴盛是不可想象的。

  现代意义的“大众”概念具有纷杂的脉络谱系。无论是劳苦大众、工农大众、群众、人民这些不同的称谓,还是西方文化之中的mass与popular,大众概念背后隐藏多种观念的角逐。概括地说,人们可以解读出三种涵义:一、仅仅表示人数众多,一个中性的形容;二、带有明显的贬义,譬如蒙昧的乌合之众或者缺乏独立见解的庸众;三、正面的肯定性命名,譬如工农大众、革命群众。马克思主义学说在历史发展的意义上肯定了大众的巨大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大众才是真正的历史创造者。当然,这时的大众不仅表明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更重要的是阶级的身份特征。阶级被视为社会构造的基本单位,同时成为鉴别大众性质的基本范畴。“劳苦”大众、“工农”大众以及他们身上的革命性质,恰恰是无产阶级的理论肖像。少数垄断财富的剥削者发号施令,旁若无人,然而,这些财富由大众的双手创造出来。大众必须充当历史的主人公——这个事实长期遮蔽于层层叠叠的传统观念背后,而文艺则应发挥其“还原真相”的作用。五四新文学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众文艺”运动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重新描述大众的历史地位,归还他们应有的文化权利——表现与被表现。1942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论述了大众的构成、文艺的表现对象与接受主体、艺术家的任务以及大众喜闻乐见的传媒与文艺形式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说,文学史上的“老妪能解”显现为一种艺术个性或者一种艺术风格的选择,那么,大众文艺的倡导基于新型的历史文化构图。这时,“以人民为中心”的大众文艺不仅包含“人民”的历史地位认识,而且广泛涉及大众传媒与文艺形式。

  很大程度上,“新大众文艺”的提出是与“新传媒时代”联系在一起的。文艺家已经察觉,以互联网为中心的大众传媒正在发生重大改变。围绕互联网的虚拟空间,文字与影像符号、图片、声音汇聚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区域,并且催生出众多富有活力的文艺形式。更为重要的是,技术革命带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文化革命。互联网果断撤除各种多余的限制,大众纷纷作为表述主体坦然进入这个空间:“‘新大众文艺’是一场创作者的革命。创作者无须再像纸媒时代那样,苦心孤诣地构思写作,等待发表。新时代的所思所想,或键盘输入,或音像录制,须臾之间,心中块垒得以纾解,脑中所想得以倾吐。无论身份,不论阶层,门槛消弭,圈子打破,人人皆可为作者,老少皆可成博(播)主。”二十世纪上半叶,多数工农兵大众还无法自如地使用文字叙述自己的见闻,然而,当代的大众业已今非昔比:“现在不同了,义务教育普及,劳动者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劳动者参与文学有了更广泛的基础。这个时代,几乎每一个劳动者都能拿起笔,记录他们的生活,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感受、情感和认知。”(《延河》编辑部:《新传媒时代与新大众文艺的兴起》,《延河》2024年7月)这个意义上,以互联网为中心的大众传媒恰逢其时。

  “新大众文艺”之“新”来自历史聚焦的转移

  按照上述观点,“新大众文艺”首先对纸媒文化拥有的编辑出版体系发出挑战。对于空前活跃的大众说来,编辑出版体系仿佛退化为一种桎梏。如果每一个人都有资格发表作品,编辑出版体系并非纸媒文化固有的技术性障碍,而是来自根深蒂固的精英主义。从审美趣味到叙述技术,大众必须接受精英观点的筛选。当然,哪怕是察觉到编辑的保守、狭隘、囿于小圈子趣味,哪怕陈陈相因的出版规则抑制了大众的自由发挥,这仍然是一个需要严肃论证的问题:纸媒文化的编辑出版体系真的已经完成历史使命了吗?

  必须承认,精英/大众之间的张力仍然构成许多文化生产模式的内在结构,只不过大众介入的环节不同。科学技术领域,大众无法介入实验室的专业研究或者编写软件程序;大众作为消费者守候在市场的出口,市场的评价仅仅以反馈意见的形式重返研发与生产环节。事实证明,这种循环仍在产生正面效应。体育竞赛是另一种精英/大众的互动范本。尽管大众对于许多体育项目相当熟悉,但是,社会成员的体能与技能存在种种落差。体育竞赛遴选机制的意图是,期待落差的弥补促成大众的提高。显而易见,精英/大众的循环不可避免地形成等级的区隔,形成主从之分或者中心与边缘对于大众的压抑。“新大众文艺”甩下精英/大众的文化生产模式,展示理想的文化平等状态。这时,种种传统的理论预设不得不面临考验。“文艺”是不是某种边界清晰的专业?这将成为一个有待商榷的学术问题。大众能否突破精英构成的防线,作为历史的主人公进驻“文艺”?这涉及文化权利的重新分配。

  大众踊跃地写出自己的故事——与“新大众文艺”相辅相成的另一个观念是,作为读者,大众同时对于自己的故事高度关注。他们的双手正在创造历史,这种自信是将目光转移到自己身上的理由。大众可能快乐豪迈,可能痛苦悲伤,但是,他们不再卑微渺小以至于可以忽略不计——甚至自己也忽略不计。许多时候,大众遗忘自己的存在从而对那些异己的“远方”表现出超常的兴趣,例如帝王将相、宫闱秘事,或者武侠神魔、玄幻穿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讨论“大众文艺”的时候,许多左翼批评家已经尖锐地指出这一点。生活在别处,大众将拯救苦难的希望寄托在“远方”的救世主身上,从未意识到自己身上隐藏的力量。迄今为止,这些廉价的安慰性想象仍然汇聚在各种“通俗”的类型文学领域,占有很大的市场。“新大众文艺”与各种类型文学分道扬镳,大众的觉醒是不可或缺的前提。帝王将相的文治武功,武侠神魔的惊险奇幻,这些情节带有多数人无法涉足的传奇性——传奇制造诱惑乃至迷醉;相对地说,“新大众文艺”充满烟火气息,甚至琐碎絮叨、家长里短,但是,这时的大众不再是英雄背后无名的平均数,他们的面容、经历、独特的悲欢浮现出来,跨出抽象的背景进入舞台中心。打开闸门,喧哗的日常生活景象一拥而入,堂而皇之地占用“新”的名义。“新大众文艺”之“新”来自历史聚焦的转移。

  从“传统”“市场”“大众”等维度深化对命题的思考

  从五四时期“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到一个世纪之后的“新大众文艺”,这一条历史线索始终与三个问题相互缠绕,此起彼伏,或者针锋相对,或者遥相呼应:一、文艺形式与传统;二、市场的意义;三、大众的范围。

  数千年的文艺史,遗存了相对独立的文艺形式体系。形形色色的文艺形式来源不一。一些文艺形式源于民间的自发创造,继而获得文人雅士的加工、修饰、完善;另一些文艺形式来自专业人士之手,例如诗歌之中繁杂的象征系统、电影镜头剪辑、交响乐谱曲,如此等等。这些文艺形式凝聚为传统,逐渐形成表述的规范,并且承担聚焦审美愉悦的功能。相对于个别文艺家,这些文艺形式是独立的、先在的,必须刻苦研习才能熟悉与掌握。追溯各种文艺形式的起源可以发现,它们曾经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之中显示出强大的表现力,这种表现力恰恰是它们得以固定、独立、获得承传并且晋升为传统的重要原因。然而,对于“新大众文艺”说来,这是珍贵的遗产还是多余的累赘?无视《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的诗学积累,抛开王羲之以来的书法传统,从零开始的诗歌与书法能够跑多远?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文艺形式与大众生活存在距离:古代文人雅士的情趣、感想以及农业文明的意象与大众的粗犷、风风火火或者现代社会的车水马龙存在距离,来自口头文化、纸媒文化的表述方式与互联网为中心的符号体系存在距离。“新大众文艺”多大程度地接受或者拒绝先在的文艺形式?这不仅涉及文艺家的认定,而且涉及审美标准的认定。“新大众文艺”的积累必将形成自己的文艺形式。这些文艺形式被视为传统文脉的延续,还是重铸另一种性质迥异的新型艺术语言?古往今来,相似的问题一直化身为各种理论命题盘旋在文艺史上,“新大众文艺”再一次要求理论的明确表态。

  进入现代社会,文艺之所以脱离“我手写我口”的原始状态,文艺形式的规范仅仅是原因之一。与文艺形式紧密相连的是传媒体系。传媒决定文艺的符号品种。声音、文字、影像分别对应舞台、纸张与屏幕。多数传媒是人工产品,并且按照一定的模式运行。如果说,古代的传媒体系时常由王公贵族或者宗教势力掌控,那么,市场与商业愈来愈多地介入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无论是报纸、书籍还是电影或者电视节目,大众传媒的运行需要相当高的成本,同时可能获取高额利润。现代工业为文艺的生产与传播制造了一个崭新的平台,电影或者电视的导演、演员、主持人以及企业经营者赢得的报酬是古代社会无法想象的。这个意义上,商业集团对于大众传媒的操纵乃至垄断丝毫不奇怪。商业的力量不仅影响作品的传播范围,而且干预作品的内容与文艺形式。商业与市场对于大众传媒具有不可否认的积极意义,但是,二者的逻辑并非“新大众文艺”的轨迹。无论是纸媒鼎盛时期还是电视机主导的年代,人人皆为作者只能是一种虚幻的渴望,多数人无法负担书籍出版或者电视节目录制的成本与技术要求。“新大众文艺”的希望由互联网点燃——个人的手机操作足以完成文艺生产的全部流程。尽管如此,人们没有理由无视另一个事实:互联网并非远离商业与市场,而是二者激烈争夺的中心地段。手机屏幕背后的商业博弈从未停止。“新大众文艺”如何栖身于市场与商业的环境?这个问题很快就会浮现。

  “新大众文艺”之“新”不仅可以修饰“文艺”,还可以修饰“大众”。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当“大众”成为一个赢得赞誉或者遭受贬抑的社会群体时,另一些社会群体通常成为相对的参照。相对于劳苦大众或者工农兵大众,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或者书斋里的知识分子无形充当了“他者”。当然,各种社会群体的相互参照具有清晰的历史烙印。“新大众文艺”提出的同时必须考虑,谁是现今的大众?如果说这个问题过于笼统,那么,另一种反向的概括或许相对精确:谁不是现今的大众?诸多社会学文献表明,知识分子与企业家业已纳入现今历史阶段的大众成员,共同汇入历史的创造。这种认知与“新大众文艺”是否一致?文化的意义上,知识分子与大众之间界限的改变意味着什么?

  “新大众文艺”的提出显示了特殊的文化敏锐,现在是展示这个命名内部理论涵义的时候了。醒目的命名转换为深刻的命题,理论涵义的充实是最为重要的条件。

  (作者系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风味人间5》:香料绘就的文化长卷与多维审视

  • 黄梅戏《黎明之帆》:以戏为舟,载革命与人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