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曾庆江
六姐妹、四代人,共同呈现了从20世纪60年代到新世纪初以来五十余年一个家庭的发展演进史,让过往时光照进现实生活,这是正在热播的年代家庭伦理剧《六姊妹》所要表达的内容。生活是一条不断的河流,它在时代变迁中刻下个体家庭的经历,每个观众都能从中获得共情共鸣,从而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六姊妹》预告海报
时代演进中的家庭伦理
年代剧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就在于能够通过一个小的切口体现时代的风云变幻。时代在个体身上的投影,实际上也是社会的缩影。何常胜、刘美心夫妇一直希望能够生育一个儿子,没想到连续生下六个女孩,从最开始的心有不平到后来的安之若素,再到大家相互扶助艰难前行,从而成就了一个平凡却又圆满的家庭。这个平凡家庭的伦理表达对于时代中国来说很有代表性。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家发生的很多大事情,都对何家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而生活就像一条河流,虽然会遭遇各种挫折或者阻拦,但是最终是坚定前行。凡俗人家的生活轨迹总是与国家命运、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读懂了何家各个成员的性格特征以及前景出路,也就读懂了中国当代社会发展史。“国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国”,家国同构成为年代剧打动观众的不二法宝。
时代的演进不可避免地对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同事关系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比如,大老汤从对何常胜无所不用其极的各种挤兑,到最终捐弃前嫌真诚的一句“谢谢”,将人与人之间“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善良本质表达得非常透彻。何家六姐妹在爱情上的不同选择,姐妹之间关系的分分合合,都使得血缘伦理、道德伦理、社会伦理在冲突的同时又形成和解。这是大众对剧情大呼过瘾的重要因素。
作为一部年代家庭伦理剧,《六姊妹》讲述了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和曲折前行,但是并不止于“痛说家史”,而是希望通过几个有着血缘亲情却又性格各异的六姐妹将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展示出来,从而极具张力。同时,六姐妹的不同命运是否也会让观众暗暗地审视,自己究竟像六姐妹中的哪一个呢?这种共情自有一种温婉的力度。
时代环境的考古再现
《六姊妹》剧情跨越了五十年之久,这不光对演员的表演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更在于剧情通过媒体考古的方式,将时代环境真实再现出来,从而让观众更好地认同。
何文氏在剧中属于年龄最大的人物,尽管大字不识,但是对家人极尽呵护之能,往往有着以柔克刚的力度,是全家的定盘星。但她也不是因循守旧之人,这从她对几个孙女婚姻的态度就可以看出。该剧尽管时间跨度大,但是通过人物性格的转变,形象装扮的改变,处事方式的变化等,将时代环境揭示出来,感性而又客观,从而真正做到对时代的还原。
为了使得年代剧真正意义上体现“年代感”,《六姊妹》在细节上做足了功夫。比如,迎娶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到架子车再到汽车,让人真正感受到时代变迁带来人们生活和消费方式的变化。从物资匮乏年代时的窝窝头配咸菜,到家丽组建小家庭后的“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再到家文的嫁妆为电视机等,时光的流转通过这些实际的物质载体彰显出来,在生活化画面中进行质感性表达,大众的怀旧感和共情性就顺理成章了。
时代对人物际遇的影响,也通过人物性格彰显出来,比如剧中多次出现的高考,姐妹们在其中表现各异。此外,六姐妹几次和母亲的冲突,也是时代在人物身上的投影。
家丽年少时希望报名参军,到后来与张建国再相逢相爱最终走进婚姻殿堂,体现了革命军人在大众心中的分量。何常胜对二女婿的考验极富戏剧性,希望完成子承父业的心愿,也都具有高度还原性。窝窝头、猪油渣、搪瓷脸盆、蒸汽火车、手扶拖拉机等,这些道具都是时代生活的具体体现。年代剧不是“做旧如旧”,而是在严格考证基础上的充分再现和高度还原。
时代观念的当代审视
《六姊妹》是一部成功的年代剧,引发了不少观众的时代共情和集体怀旧,年代感十足。这种集体式怀旧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金婚》《父辈的荣耀》《父母爱情》《大江大河》《人世间》等作品中均得到体现。但是,难能可贵的是,《六姊妹》还能体现出对时代观念的当代审视,从而真正达到穿越时空的效果。
何常胜先后养育了六个女儿,事实上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社会环境、传统观念以及同事的挤兑,他一直有生儿子的想法,最终事与愿违。这种重男轻女的观念,今天看来不免显得有些陈腐,剧作并没有用当下的观念对人物进行简单的臧否,而是在略显同情隐性表达人物观念的转变,从而与当下更好合拍。何常胜最开始不得不接受没有儿子传承香火的事实,到大女婿主动让儿子“姓何”使他欣喜万分,再到认识到儿女平等真正意义上疼爱几个女儿,这种生育观无疑对当下依然隐性存在的重男轻女思想进行了深度审视和温婉的批评。
家庭观是《六姊妹》着重探讨的又一个重要话题。尽管时代环境在人物心理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夫妻、姐妹也因为观念不同、利益之争而产生或大或小的矛盾,但是最终都得到化解,依然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在生活的演进中,何常胜意识到“家和万事兴”,并时常告诫女儿们“无论啥时候,你们六姊妹团结一致了,咱们家才能兴旺发达”。而奶奶何文氏尽管出身于“旧时代”,而且大字不识,但是识大体,而且有生活智慧,温婉中不乏力量,是家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和情感黏合剂。同时,何文氏还能随时代而改变观念,比如对于孙女的情感问题,她并不因循守旧,一切以孙女的幸福为前提,并且还能规劝儿媳。一方面恪守道德传统,另一方面又不因循守旧,这才是维系家庭稳固的重要基石。《六姊妹》不说教,但是在时代观念的当代审视中进行了相应的观念探讨,自然能给不同年龄段的观众以不同的启迪。
(作者系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