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去年春节,《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全网播放量超11亿。今年,各平台方急于复刻成功经验,声势浩大地打造“微短剧春节档”概念。然而锣鼓喧天过后,却是一片惨淡的流水实绩,不仅没有出现一部爆款,部分剧集的播放量也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这样的情况不禁让人怀疑,难道微短剧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吗?
平台铆足了劲硬凑档期,却忽略了微短剧更贴合私人观看体验,在表现合家欢主题方面并不具备先天优势。去年爆款的诞生源于剧本创新、市场洞察与宣发策略等多维度的精准配合。而今年片单中大量的“重生穿越”“豪门虐恋”题材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贴合过年气氛的《夫妻的春节》《以爱之名》等却也因陷入长剧化思维,未能打造出新鲜设定。不少平台卷经费、卷制作速度,却忽略了自身创作经验不足的事实。
然而,行业警报并不等于终场哨响,不可否认短剧的整体质量正在提升。缺乏爆款,是因为短剧市场正面临分流;充值数额低,是因为免费模式开始成为新玩法,这意味着短剧未来不能只关注付费卡点,每一集的剧情都得在线。值得一提的是,年假复工后,短剧市场的各项数据反倒实现了“反杀”。所以,先别着急唱衰,2025年的短剧市场,说不定正憋大招儿呢。
(撰文:刘子璐 制作:刘杨东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