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游吟诗人》:火焰仍在熊熊燃烧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游吟诗人》:火焰仍在熊熊燃烧

来源:北京日报2025-04-08 09:59

  作者:以 诺

  在意大利歌剧巨匠威尔第的众多作品当中,《游吟诗人》拥有十分显赫的地位。它与《茶花女》《弄臣》齐名,并称为大师巅峰时期所创作的“通俗三部曲”,也是音乐戏剧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该剧1853年1月在罗马阿波罗剧院首演一举成功,凭借着跌宕曲折的剧情和令人过耳不忘的旋律,在此后一百七十多年来常演不衰,至今稳居全球上演频率最高歌剧排行榜的前列。奥地利著名戏剧家雨果·冯·霍夫曼斯塔尔曾这样评论:“多么精妙的杰作,多么广博的戏剧知识!这才是真正的激情!而在这一切之上,又是多么流畅、至臻完美的音乐灵感。热爱这部歌剧的人,定是品位非凡。”

国家大剧院版歌剧《游吟诗人》 高尚摄

  《游吟诗人》本是西班牙浪漫派剧作家安东尼奥·加西亚·古铁雷斯的同名话剧,与他后来的《西蒙·波卡涅拉》一样,均被威尔第改编为了歌剧而流传于世。脚本作者卡马拉诺将原剧中枝蔓芜杂的情节加以梳理,讲述了15世纪西班牙内战时期,四位主角在亲情羁绊、政治斗争、爱欲与复仇中毁灭的故事。吉普赛女人阿苏茜娜之母被伯爵当作女巫烧死,为了报仇,阿苏茜娜偷走了老伯爵尚在襁褓中两个男婴中的一个,却误将自己的亲生骨肉投入火堆,自此埋下悲剧种子。多年后,老伯爵之子卢纳伯爵爱上了贵族女官莱奥诺拉,但莱奥诺拉却热恋着神秘的游吟诗人曼里科,殊不知曼里科正是当年阿苏茜娜偷走的孩子,两个互不相识的亲兄弟展开了决斗。该剧充斥着巫术、复仇、决斗等浪漫主义最极端的表现形式,而其中部分荒诞和离奇细节也一直存在争议。

  威尔第本人似乎对《游吟诗人》强烈的戏剧性格外偏爱,他不但使用特殊的叙述手法,让角色在台上讲述过去时空中发生的情节,宛如电影中的“蒙太奇”闪回,甚至还为剧中的四幕定了标题:决斗、吉普赛人、吉普赛人之子、处刑。整部歌剧的音乐与剧情的极端特质完美匹配,旋律的运用如同主角们的情感一般浓烈且极具感染力,但这些旋律却常显得如同其所描绘的情境一样动荡不安。除节奏有显著的不规则性,主要咏叹调大多使用小调谱写,让全剧阴郁和悲剧的色彩更加浓厚。《游吟诗人》还贡献了歌剧史上几首极具影响力的唱段。女主角莱奥诺拉在剧中拥有整整五首分量十足的咏叹调,每一首都堪称经典。卢纳伯爵的“她的微笑胜过星光”与曼里科的“啊,是的!我的挚爱”形成情感对位:前者是深沉克制的柔情,后者是热烈奔放的告白,十分令人动容。但最为激动人心的还当属男高音的“柴堆上火焰熊熊”,当得知阿苏茜娜将被卢纳伯爵处以火刑,愤怒至极的曼里科一边号召自己的部下准备营救,一边唱出了这首咏叹调,快速节奏和重复音型营造出烈火般的紧迫感,澎湃的旋律一浪高过一浪。在咏叹调结尾处,男高音往往会用即兴High C将戏剧张力推向高潮。

  《游吟诗人》中,火焰的意象贯穿始终,有人曾称其是“威尔第的烈火史诗,唯有最无畏的导演敢直面其灼热”,它需要导演在舞台调度、视觉隐喻与音乐节奏间找到平衡,著名歌剧导演乌戈·德·安纳显然拥有攀登“险峰”的勇气。2014年,他领衔顶级制作团队为国家大剧院打造的《游吟诗人》,大胆摒弃了以往主流的写实场景,创造性地使用巨大的、倾倒的古典建筑结构配合多媒体的宇宙星辰图景,营造出了宏大而神秘的舞台呈现,今天看来仍旧毫不过时。今年4月9日至13日,国家大剧院版《游吟诗人》将再度上演,意大利指挥家皮耶罗·里佐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男高音阿马迪·拉加、王冲,女高音伊沃娜·索博特卡、周晓琳,男中音马尔科·卡里亚、周正中,女中音克里斯蒂娜·梅里斯、牛莎莎等歌唱家将共同出演,这也是观众感受这部歌剧“热度”的好机会。(以 诺)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造梦”与映照现实:2025年春日现偶剧的叙事革新

  • 《乌云之上》:于女性叙事与悬疑美学中突破困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