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蛮好的”逆风者何以折翼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蛮好的”逆风者何以折翼

来源:北京日报2025-05-06 09:15

  作者:华明玥

  渴望逆风翻盘的大女主剧,何以折翼?电视剧《蛮好的人生》给出的答案是:只要开局来一场侧面鼓吹的怪风就行。

  《蛮好的人生》剧照

  开播后,《蛮好的人生》就用三集篇幅讲述了套路化的狗血剧情:孙俪饰演的女主胡曼黎,中专毕业,一无过硬学历,二无家世背景,靠着“替人着想”的缠功,从保险公司前台小妹做到年薪百万的开单王,一回头,却发现被她辛辛苦苦供养着的教授老公,已在外面背叛了她。在被小三挑衅、戏谑她没有性魅力后,胡曼黎想到的办法居然是准备烛光晚餐,换上性感睡衣,乞求丈夫回心转意。秒变“娇妻”还被丈夫羞辱后,她开始发泄情绪,边撕书,边吼叫,边声泪俱下。吵架时,砸东西正常,但撕毁的恰恰是有收藏价值的书,原因是丈夫写的情诗就夹在此书中。这一桥段被网友称为“加害者与受害者做了微妙倒置”,“受害的媳妇好像在焚书坑儒”。是的,包括她跑到小三家楼下用大喇叭喊话这些情节,都无限放大了胡曼黎的俗气、没文化、情绪过激,让观众无意间同情起出轨的过错方来,觉得“他也有他的不得已,因为她挟恩以作威,他肯定忍她很多回了”。

  主人公奇葩的想法与作为层出不穷,编剧一上来就给足女主人公复杂的性格——要让高收入的女强人展现“讨人嫌”的一面,以期角色更立体,获得剧情更大的反转空间。这一出发点是好的,但写她在职场上所向披靡,编剧又没有保险工作的经验和常识,缺乏考究的细节,写她在亲密关系中“讨人嫌”,又用力过猛。当胡曼黎被第三者邱丽苏(胡杏儿饰)刺激到之后,她赌气约老公和第三者在湖边见面,她是这样想的:拉着邱丽苏一同跳湖,看丈夫究竟会救“我还是你”,就能测试自己在丈夫心中还有没有位置。

  当落汤鸡胡曼黎被见义勇为的保安救起时,不得不说,《蛮好的人生》的剧情已经狗血得像“微短剧”。而微短剧至少拍得比咱们看到的大女主行业剧要利落得多——前夫哥出轨、事业上滑铁卢,这些剧情在微短剧中,通常三分钟就讲完了,而《蛮好的人生》竟用了三集。

  当然,从第四集开始,观众可以看到,本剧并没有打算一头扎进“情感争夺战”里不出来,后续还是走起了大女主搞事业的路子。说到底,编剧是想以单元故事的形式,通过两位主角的保险事业,呈现一个又一个家庭的命运跌宕,顺便给保险业正名。

  然而,本来可以写得扎实充沛、紧凑专业的戏剧结构,愣是被一开始的那阵“侧面怪风”给吹歪了,导致整个剧情结构哪儿都是漏洞,令人频频出戏。

  举个例子。女主胡曼黎遭小人所害,被处罚两年不许从事保险行业。且不说她的业绩出色到一个人可以抵过好几十位同事,这样的人会不会被老板随便开掉,单说女主角若真的联合女客户骗保几十万元,女主被追究法律责任也是板上钉钉,哪能停业两年了事?显然,这部电视剧需要女主角事业上遭遇滑铁卢,却没能设计出合理丝滑的剧情转折。

  再来看男主薛晓舟(董子健饰)。初出茅庐的他,坚信要用专业的知识去真诚地推销保险,结果业绩倒数第一。他从来就瞧不上胡曼黎卖保险的路子,觉得她那些和客户拉关系的行为很低级。但为了开单,在胡曼黎被处罚后,他不得不租借“保险从业资格”给女主,走上与女主合作的道路。然而,诡异的剧情又出现了:毛头小伙狮子大开口,坚持要和女主在利润方面八二分配,他拿八成。这明显不符合保险行业的行为规则。保险业内,能找到胡曼黎这样的精英挂单提携,年轻合作者往往一分钱也不会分——光是承蒙对方的能力,薛晓舟能拿到公司的业绩达标提成,奖励就很可观了。

  这是行业正名剧吗?这着实有点像是行业抹黑剧啊。看了此剧,观众会不会误以为,如今日渐规范的保险业,依旧在“劣币驱逐良币”,靠的还是人情世故、软磨硬泡?还是在靠忽悠人卖保险?作为行业剧,《蛮好的人生》竟让胡曼黎为打动大客户开单,自个儿掏钱给客户他爸买了整整五年的意外险!要知道,意外险只有亲属关系或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才能代买。难怪很多观众吐槽说,“编剧为了宣扬女主‘情场失意,职场得意’,像个‘行走的保险单打印机’,连给核保员好处这样的违规行为都拍得理所应当。能不能稍微用点心,在列剧本提纲之前,去看几个感人的理赔故事呢?生活中有的是雪中送炭的保险故事啊。”

  看过《蛮好的人生》,就能感受到如今行业剧“既要,又要”的倾向。比如此剧,既想依赖逐渐升温的女性意识、自力更生的职场奋斗精神,让女主的生活从沼泽中起飞并逆风翻盘;又想迎合市场的爽剧反转套路,依靠撕心裂肺的“陈世美话题”,让女主的认知处在一种歪歪倒倒的“折翼状态”。这种剧本理念上的自相矛盾,必然导致人物个性上的“拆裂感”,令孙俪这样有能力的演员也只能不时瞪着眼珠子来演戏。是的,看过上百部行业剧后,观众就会深切体会到逆风翻盘式剧情的微妙难点:人物可以在泥泞中摸爬滚打,但人格从未矮化。被背叛、被排挤、被冤枉的主人公,依旧可以在荆棘中凭智慧穿行,可以当得上这样一句赞美:“有些鸟儿是注定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

  从观众的期待上看,请得起大牌明星的行业剧,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作者为散文家、媒体人)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在社会加速运行背景下,如何重构消亡的北漂爱情

  • 捕捉公共议题,回归叙事本位:看微短剧何以强化公共表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