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在与疫情抗争的日子里,暖春不期而至。天气回暖,万物复苏,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此,“光明观影团”栏目推出“春之光”电影专题,特邀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青年教授、策展人黄钟军推荐四部与春天有关的电影,让我们一起徜徉在春光里,等待胜利的到来。
晓风和畅,春和景明,春天总是给人以希望和美好。在世界各国的电影创作中,有一批描写春日美好的影片,给观众带来阳光蓬勃的气势。在此推荐四部分别来自中法美日四个国家的影片,为大家讲述四个关于春天的故事:国产影片《开往春天的地铁》(2002)以地铁比喻人生,地铁里是芸芸众生,地铁的终点就是春天,我们要努力寻找希望的春天;法国电影《春天的故事》(1990)是著名导演侯麦四季系列的第一篇章,影片将日常生活串联起来,指向关于“先验”和“内省”的问题,前者是必然的,后者却是偶然,就像春天般短暂而美好;美国电影《春天不是读书天》(1986)是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具有代表性的青春片,故事只有一天,讲述主角翘课并如何享受他的假期,真实地拍出了青春的不羁和热血;日本影片《四月物语》(1998)则展示了另一种青春的姿态,讲述了一个有关暗恋的故事,它明媚、干净,如同日本四月街头的樱花纷纷飘落,绚烂而美丽。
作者:黄筱玥
《开往春天的地铁》(2002)是导演张一白的电影处女作,讲述了在外拼搏的年轻人之间的爱情纠葛。该片以建斌和小慧之间的感情危机作为主要线索,多线叙事并行,串联起三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情侣间的情感故事,表现出都市情感的复杂性。时隔近20年,这部国产影片在叙事表达上仍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地方。
《开往春天的地铁》剧照
多线索叙事凸显都市青年的爱情观
影片在剧情设计上采用多条线索交叉展开,显示了导演在叙事上的功力:相爱七年的情侣面临残酷的现实压力,不断产生矛盾;憨厚老实的厨师王要与地铁上的推销女的相识结合;19岁的青涩男孩大明与清纯女孩天爱之间的朦胧感情。多条叙事线索在地铁中相互交叉碰撞,三对不同年龄段的情侣产生关联与影响,共同组成了这部都市爱情电影。
不同的叙事线索拥有不同的人物与矛盾,通过对人物的塑造表现出都市青年不同的性格特征,勾勒出都市男女的众生相。同时,电影采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构建不同的爱情故事,表现都市青年不同的爱情观念。故事人物在美好希望与残酷现实之间进行两难选择,爱与沟通似乎是永恒的哲学命题,有人在分享幸福的喜悦,有人却沉浸在失恋的苦楚中。多条线索分别叙述,各自独立又组成整体,指向共同的主题:生活中充满难以述说的复杂情感,面对情感人人都有自己的困扰。
此外,影片采用不同的视点让故事更加立体,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影片中,建斌与小慧的感情戏插入了大量闪回,现实与回忆交织,不仅让二人的故事更加完整,而且有效利用非线性叙事手法,抓牢观众的注意力,提高影片的感染力。导演将真实细腻的情感与曲折动人的故事结合在一起,力图凸显出都市青年不同的爱情观,呈现出都市生活中情感的复杂性。
《开往春天的地铁》剧照
地铁作为主要的叙事空间
地铁从头到尾贯穿全片,是主要的叙事空间,直接有效地参与叙事。地铁是现代都市人紧张忙碌生活的一处缩影,作为公共空间的存在,是聚合衔接不同人群的交通工具,城市中陌生的人在此相遇,为各条叙事线索的构建提供了合理性。此外,地铁为人物行为和电影故事的发生与延展提供了合理的空间。这种空间的选择增强了影片现实的质感,使故事更具有说服力。
同时,地铁在影片中具有象征意义,开头和结尾镜头意味深长——地铁在穿行疾驰,乘客不断上下,各怀心事的人们焦虑或欢喜,不同的情侣之间面临的困扰与矛盾各不相同。男孩大明因为不能说话,面对女孩天爱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地铁门关闭后留下一段手语,述说自己的无奈。无论是生理上的缺陷导致的沟通困难,还是心理情感上的阻隔导致越走越远,现实的困境纷扰着爱情。地铁在生活中为人们带来交通的便利,却在心理距离上阻隔了人们的情感沟通,这一空间表达与意象表现具有独特的视觉造型特征,成为“城市电影”的标志性场景。
地铁的影像不断穿插在影片中,与川流不息的人群相呼应,密闭的地铁空间承载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在人来人往中上演着属于自己的情感故事,同时也看到了他人的悲欢离合。
《开往春天的地铁》剧照
“对立”视点增强观众认同
影片用电影化的手法表现人的主观情绪。角色直接面对镜头讲话,制造出与观众“对立”的视点,打破了电影的“第四堵墙”。“对立”视点的运用不仅有效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也让人物从情节中跳脱出来,将自己的心灵独白交给观众。建斌在西餐厅接到小慧的电话,在意识中愤怒地将桌子掀翻,桌布、杯盘在升格镜头中逐渐泼洒又渐次回归,表现出其情感的压抑与内心的苦闷,进一步塑造出人物的形象。
事实上,这种处理也让观众更加体会到主人公内心的纠结与挣扎,增强了戏剧性效果。建斌因怕失去小慧没有选择开口质询,而是选择缄默与逃避;小慧面对建斌冷漠的态度,想要告诉他自己的真实感受,却始终等待对方先开口。对此最清楚的是处于客观位置的观众,通过对人物情感的审视,进行理性思考,并参与到主人公内心中,从而唤起情感共鸣,建构对角色的认同。
影片充斥着情感难以把握的失意感,悲怆的乐曲将敏感细腻的情绪无限放大。故事在地铁开始,也在地铁结束,形成一个回环结构,构成了首尾呼应的叙事模式,也映射了主人公前后的情感境况。但这段感情在回环中依旧是未知的状态,只能随着疾驰的地铁继续向前。
呼啸而过的地铁,影像上由明到暗,由暗到明,正是情感的隐喻。爱情、勇气和信任在残酷现实下如此艰难,面对前方未知的人生,地铁承载的不仅是乘客,也承载着人们的快乐与悲伤,希望与憧憬,最终向着春天开去。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春之光”专题影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