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极限挑战》又6了,这回直面残酷的教育公平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极限挑战》又6了,这回直面残酷的教育公平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8-05-11 11: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秋 酱

  《极限挑战》第四季在遭遇了第一期的“尴尬”后,第二期还是让人忍不住惊呼“这就是鸡条!”(“鸡条”为粉丝对《极限挑战》的昵称)

  在第三季遭遇停播后,第四季又遇延播,可等待了一周后却难免有些失望:节目剪辑混乱、智囊团设置尴尬、前后情节漏洞百出……让人不禁猜测这或许是一周内剪辑出来的成品。

  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极限挑战》将第四季定调为“向美好生活,出发”,前两期节目的主题为“知识改变命运”。男人帮回到1978年的乡村,要努力通过高考才能回到2018年。他们穿着军大衣、解放鞋,到农村去放羊、挑粪、劈柴、做饭、赶鸭子,挣得工分才有可能拿到高考报名表;高考复习资料要去废品收购站找;晚上只能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下复习……即使第一期节目有各种不尽人意之处,但还是为我们再现了当年的场景。

  1977年冬天高考制度恢复,570万出身不同、年龄悬殊、身份迥异的人,参加了那场浩大的考试,其中由此改变自己命运的不计其数。当黄磊、黄渤、孙红雷回忆自己当年高考的情景时,当他们见到自己的大学老师紧张又激动时,这一场考试的意义对他们来说也不言而喻。

《极限挑战》又6了,这回直面残酷的教育公平

  本以为他们的“高考”结束后,节目也就到此为止了,没想到“大招”还在后面。

  节目组来到上海崇明中学,在这里,他们为100名高三学生组织了一场百日誓师大会。同学们还将参加一场特殊的跑步比赛,最先跑到终点的10位同学会有奖品。节目组设置了六个问题,如果这一问题的答案为“是”,便可以向前走六步到下一条起跑线。这六个问题分别是:

  父母是否都接受过大学以上教育?

  父母是否为你请过一对一家教?

  父母是否让你持续学习功课以外的一门特长且目前还保持一定水准?

  是否有过一次出国旅行的经历?

  父母是否承诺过送你出国留学?

  父母是否一直视你为骄傲,并在亲友面前炫耀你?

《极限挑战》又6了,这回直面残酷的教育公平

《极限挑战》又6了,这回直面残酷的教育公平

  这些问题的指向不必多说,父母的教育水平、财力、视野、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对子女的关心程度……六个问题结束后,有的同学已经站在最前面,也有人还停留在原地。现实,就是如此残酷。许多网友也说,自己只有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是“是”,甚至也一个问题也答不上——太扎心了。

  当起跑枪声响起,已经落后的更要努力奔跑。然而最终,前20名几乎全是男生,唯一一名女生则是站在起跑线最前面的那一位,而其他女生都被挡在门外。男女天生的性别差异,男生本就占了体力优势。节目中的比赛是这样,现实社会又何尝不是呢。当孙红雷带领女生冲破那道门时,或许也隐喻着什么、鼓励着什么。

  答题过后,黄渤对学生们说,现在的起点是父母努力创造的优势,也并不意味着后面的同学不会有所超越。黄磊则说,凡是赢在起跑线上的都是短跑,而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前面的那6步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也不过是微小的一毫米。

  当最后那些十七八岁的少年大声喊出各自的梦想时,就像青春岁月在闪闪发光,让人“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这就是“鸡条”的风格,没有简单的说教,却更直击人心。难得有国内的综艺节目可以直面教育公平这一残酷的现实,并唤起共鸣、燃起力量。

  这一创意原本来自国外,然而节目组让男人帮与智囊团同样也回答了这六道问题。智囊团中的几位都是各领域的精英,年轻有为、履历光鲜。开始答题后,他们也一路领先,男人帮的五人则留在原地,只有孙红雷在最后一题时自信地向前迈了六步。我们可能没有想到,即使是看起来一路顺遂的黄磊,也自认十八岁时不受父母的认可。

  虽然时代不同了,男人帮的经历放之今天未必有那么多比较价值。但我想,节目并不只是想告诉我们高考是公平的。

  导演严敏在节目播出第二天发微博说:“1.鸡条团队和你们一样,几乎都是没有伞的孩子,我们会一直一起努力往前跑。2.独立思考什么是你爱的、你要的、你追求的;更要尊重别人爱的、要的、维护的。用来贩卖的情怀是廉价的,对信仰的坚持我觉得才是高贵的。3.尊重所有你不知道的事情,尊重所有你不了解的世界,尊重所有你不熟悉的人生,尊重身边真正爱你的人。4.好好抱抱你的父亲,我没有机会了。”

  微博引来数千粉丝的回应。导演严敏借节目抛出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现实中会有很多不平等之事,就像你也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没有伞的孩子更要努力奔跑;努力可以弥补差距,但也要学会接受自己的局限与不完美,总有努力奔跑的孩子被挡在门外;人生由自己决定,要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即便父母没有给我们提供那么好的教育资源,但他们也给了我们爱……

  好的节目,会让你看完之后还留在心里,也经得起推敲。这期节目与之前的“时光大桥”“漫步人生路”一样,剥开喜剧的外壳,会发现内里别有洞天。如今说起“鸡条”时经常出现的“诚意”和“情怀”之赞叹,大概就来自于此。

《极限挑战》又6了,这回直面残酷的教育公平

  《极限挑战》已经走过了三年,前两季的高口碑甚至为其冠上了“国民综艺”的帽子。即便如此,也逃脱不了“综N代”经常面临的尴尬境地,第三季已有些“力不从心”之感,中途又遭遇停播,也让粉丝们意识到节目所面临的压力。所幸的是,节目努力在上级和粉丝的压力之中摸索着平衡,起码这一期没有让人失望。

  如果说对其他节目还有各种各样的要求,而粉丝们对《极限挑战》的要求则是只要能播出就好了!哪怕看男人帮嗑瓜子,也能看一天呢。(秋 酱)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武建勋:现实题材电影的内容生产与档期策略

  • 饶晓志:坚守创作本心,在商业与艺术间寻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