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玉玊
2019年5月31日,纪录片《尺八·一声一世》上映,记述了日、美、中三国尺八演奏家、制管师、学习者的生活,充分呈现了尺八的魅力与表现力,也带出了那些将自己的生命与尺八紧密相连的人们的人生故事,既有勾连生死天地的通透苍凉,也有浓浓的人间温情。该片虽然排片不多,但在豆瓣获得了8.1分的不俗评分,口碑良好。
纪录片《尺八·一声一世》海报
尺八原是中国吴地的传统乐器,隋唐时期成为宫廷中的重要乐器,南宋以后,萧、笛等民间乐器逐渐取代了尺八的地位,尺八在中国渐渐没落、失传。
南北朝末年至唐初,也就是日本的奈良时代,尺八作为演奏唐代雅乐的乐器东传日本。今天在日本流行的五孔尺八,则是在南宋,也即日本的镰仓时代,由日本和尚觉心带回国内。觉心和尚到中国杭州护国仁王禅寺学禅,除尺八外,他还带回了《虚铃》《虚空》 等尺八古曲。今天日本的尺八演奏者往往将杭州的护国仁王禅寺视为尺八祖庭,《尺八·一声一世》中也有日本尺八演奏者到护国仁王禅寺遗址寻根的场景。
尺八的声音细腻空灵、富于变化,演奏难度很高。既可古朴厚重如古刹梵音,亦可苍凉深邃如长风入林;既可清脆干净如银铃浅溪,亦可庄严肃穆如黄钟大吕。每一支尺八都由制管师手工制作,大小、外形、色泽各有不同,又融入了不同演奏者的性情与心路,因此成就了每个人独一无二的艺术与人生。《尺八·一声一世》中包含了佐藤康夫、小凑昭尚等尺八艺术家演奏的《虚铃》《宙》《朱红》《一滴》《晚霞》等曲目,极好地展现了尺八独特的音色与感染力,配合情景与画面,带来了极佳的视听享受。
或许是由于日本五孔尺八是经由觉心和尚之手带往日本并发扬光大,所以尺八演奏与尺八文化也总是带着些禅意,充分体现出日本文化中的物哀之美。影片很好地表现出了这一点。日本尺八演奏家小凑昭尚在长城的夕辉中为离世十年的挚友吹响尺八,演奏了为纪念亡友而创作的尺八曲《晚霞》。这是全篇最动人的场景:雄伟庄严的长城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出别样的温柔,小凑昭尚独立于城墙之上,风拂衣带,尺八的声音中有感伤,而更多的却是与故人灵魂共振的安宁喜悦。尺八演奏家三桥贵风说,尺八是连接着此世与彼世的音乐,就在那一刻,尺八之声似乎真的能沟通天地与幽冥。通过镜头与访谈呈现出的日本尺八演奏世家的家族传承也令人印象深刻,死亡连接着新生,代代血缘相继的过程中,尺八的音律与节奏也融入了记忆与血脉,以“一音成佛”的智慧超越生与死的界限,在刹那之间达到永恒。
如果以一部纪录片的标准来评价,《尺八·一声一世》的艺术水准其实并不出众,安排多于纪录,一些访谈与对话略显刻意,剪辑与节奏都有散漫失当之处,作品的内涵多少有些流于表面。但仅仅是那些尺八演奏的音乐就足够动人,哪怕将电影当做一场尺八音乐会来看,也能让人不虚此行。听着尺八演奏的乐曲,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宇宙与自然,想起生与死,甚或在某个瞬间心有所感、物我两忘。(王玉玊)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