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温暖且治愈:东亚美食电影的生态解读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温暖且治愈:东亚美食电影的生态解读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01-09 09:2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孙鹏

  近年来,吃播在东亚三国(中日韩)颇为盛行,涌现出木下佑香、大胃mini、兴森一家、耳机哥、奔驰哥等知名博主。与此同时,电影、电视领域也出现了一波以美食作为主要卖点的作品。2014年,根据五十岚大介的同名漫画改编的日版《小森林夏秋篇》,转年《小森林冬春篇》上映,2018年韩国对其进行了压缩和翻拍。2009年、2015年、2016年,日本、韩国、中国相继改编、拍摄了安倍夜郎的同名漫画《深夜食堂》,其后2015年松冈锭司、2019年梁家辉又拍摄了电影版。此外,知名美食IP《孤独的美食家》也被广泛改编与翻拍。除了明星IP相继被开发外,其他美食电影、纪录片也层出不穷。

温暖且治愈:东亚美食电影的生态解读

《小森林夏秋篇》海报

  东亚三国对美食电影如此感兴趣,一方面因为三国同属汉字(儒家)文化圈,共享相近的价值观念,“民以食为天”是修齐治平成长路线的起点;另一方面,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割裂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个体的情感与乡愁无处安放,美食的色、形、意适合影像化处理,美食电影成为慰藉都市人漂泊心灵和孤独灵魂的一副良药。

  东亚美食电影的故事类型

  日本比较有代表性的美食电影有《小森林》《海鸥食堂》《南极料理人》《蜗牛餐厅》《澄沙之味》《街角洋果子店》《乌冬》等,韩国主要有《妈妈的笔记本》《食客》《厨房》,而中国美食电影的历史由来已久,从香港的《伙头福星》《金玉满堂》《食神》,到台湾的《饮食男女》《总铺师》,再到大陆的《烟花三月》《蟹蟹侬》以及《舌尖上的中国》等流行数年的美食纪录片。总体来看,东亚美食电影主要有都市逃离、擂台比武、家庭伦理三种故事类型。

温暖且治愈:东亚美食电影的生态解读

《小森林冬春篇》海报

  东亚美食电影中最典型的故事模式是“都市逃离型”。此类故事的主人公被高成本、快节奏、碎片化的城市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为了调整自己撕裂的情感状态回到乡村,顺应天时,亲近土地,靠耕种农作物炮制美食,在美食中寻求慰藉,重拾心灵的平衡。如《小森林》《幸福的面包》等。

  第二类故事为家庭伦理型,以日本的《妈妈,晚餐吃什么?》、韩国的《妈妈的笔记本》以及中国的《饮食男女》为代表。家庭伦理型故事在影片初始阶段面临家庭成员的离世、生病、疏离等情感困境,通过回忆、复制亲人食谱或不断举行家宴来促成家庭和解,弥合成员之间的裂隙,治愈内心的创伤。

温暖且治愈:东亚美食电影的生态解读

《深夜食堂》剧照

  第三类擂台比武型的故事较为特殊,一般只出现在华语电影中。这一类故事与武侠小说类似,主人公遭遇个人困境后被迫承担责任,在经历了一系列成长与提升后参加美食比赛,最终往往以普通食材和简单菜品获得胜利,比如《食神》中的黯然销魂饭、《总铺师》中的番茄炒蛋、《金玉满堂》中的豆腐、《决战食神》中的一碗面等。擂台比武型故事虽然看起来颇具传奇色彩,但其实可以视作为家庭伦理故事的变种,宣扬一种返璞归真的意境。因为美食真正的意义不在于食材昂贵、制作工艺繁复,更重要的是情感——为谁做、和谁吃、用心否。

  东亚美食电影的生态观

  东亚三国在饮食上各有侧重和差异。中国讲究调和之味、调和之美,对于食材无所偏执,文化上包容、和谐、顺其自然;日本注重食物本味,喜食海鲜、冷食,主食稻米、口味清淡,讲究造型,追求视觉的美感;韩国好食辣的食品和腌制食品,认为要食“五味五色”,即由甜、酸、苦、辣、咸五味和红、白、黑、绿、黄五色调和而成。三国饮食文化虽不尽相同,但美食电影中表现出的对土地的亲近、对女性的推崇和对家庭伦理关系的重视却与“生态”理念不谋而合。

  人与食物的关系其实是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的关系。人类在土地上劳作、采摘、烹饪,维护生态平衡和多元的生命样态,认真对待土地的产出,认真对待食物,与自然相融,与生命相通。当今社会倡导的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要求人重塑土地伦理,走进自然,欣赏自然之美,在劳作中发现简约、快乐的生活。克制、约束、节俭的消费观念与回归自然、反朴还淳的土地伦理是个体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道德选择。

温暖且治愈:东亚美食电影的生态解读

《海街日记》海报

  女性视角和对待食物的态度在东亚美食电影中代表着更健康、更生态的生活方式。电影《海鸥食堂》《小森林》《海街日记》《妈妈的笔记本》重新审视了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以温情、和悦、静美的情怀治愈生态与人之心灵创伤。女性在这类电影中能平和应对困境、用心制作美食,甚至能引导男性挣脱束缚、解决问题。值得说明的一点是,电影中女性制作的食物以素食为主,这种处理无疑与生态和自然更加接近,与之相对的是展现男性饕餮肉食的《南极料理人》。女性与“自然”结为生死同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建立了一个世外桃源般宁静而和谐的世界。

  “不时不食”是儒家饮食文化的重要理念。饮食不仅能满足人的根本需求,更与天理相通。民意应合天理,天理必随民意。与西方美食电影中常常展现男女爱情的“味美情缘”不同,东亚美食电影倾向于展现父母与子女的人伦关系,通过美食家庭成员之间深入互识,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创伤也得以疗愈。家庭的和谐是生态的重要议题。

温暖且治愈:东亚美食电影的生态解读

《妈妈的笔记本》剧照

  总之,美食电影提倡符合生态理念和需求的生活,用区域性、季节性食品和传统烹饪方法表现对工业化、标准化、全球化的快餐的抵抗。慢食是现代都市人对土地和自然的乡愁,是人们面对快节奏生活的身心调适和本真复归。只有人们放慢节奏、享受美食之时,才有时间真正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寻求自然状态下的诗意栖居。

  (作者系上海戏剧学院博士后,鲁东大学文学院讲师)

 

  温暖且治愈:东亚美食电影的生态解读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马恩扉页:《小小的我》,渴求一片大大的天地

  • 《食南之徒》:“马伯庸式”小说风格的延续与新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