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灾难废墟中人文情怀的崛起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灾难废墟中人文情怀的崛起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02-12 09: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基础部教授 雷军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人们的心。大家在与病毒的对峙中,坚定信念,众志成城。古往今来,正是在与瘟疫、地震、冰雪、战争等的抗争中,人类不断在积蓄意志和力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每次灾难,也成为文明进步的启示录,教恐惧者重获理智,旁观者拾起同情,健忘者以史为鉴。

  灾难是生活的一种特殊形态,尤为考验人的精神和品性。近期,笔者重温了2010年上映的《唐山大地震》,感触颇深。影片由冯小刚执导,张翎小说《余震》改编,展现了灾难废墟中人文情怀的绵延、反思、召唤和崛起。1976年7月28日,一场7.8级的大地震将唐山化为一堆残垣颓壁,无数家庭分崩瓦解。以此为基点,影片讲述了受难者李元妮一家跨越了32年的团圆经过,略带类型化的故事却直戳心底。在催泪的情节中,观众领略了情感的冷热、伦理的坚硬与松弛、生命的韧性与弹性。人性如此明亮和挺拔,才不辜负这场灾难沉淀的魂灵,才能逼视灾难的黑暗深渊。

  对待灾难,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认识视野和抚慰方式。影片《唐山大地震》中,女主角李元妮所代表的一个中国平民,劫后余生的遗忘反抗和精神救赎,让人感动。人真正的死亡是从遗忘开始的,李元妮害怕忘记死去的丈夫,愿意独自养育断臂的儿子方达;害怕忘记女儿方登,每年都给她买课本一直到高中;害怕丈夫和女儿的亡魂找不到回家的路,坚持不搬离旧房。“没了,才知道啥叫没了。”灾难抹平了日常亲情的骨感,撕毁了人在平淡中偷来的欣喜,只留下一片生活荒原,嘲弄着众人蝼蚁般的辛劳。“美出自灰烬”,丈夫舍己的勇气成就了女主角撑起生活的勇气。但牺牲女儿的愧疚使她心生荒草,“碎得跟渣似的”,于是她甘愿背负情感债,让它如芒刺般扎进肉里。这份痛感,教她保持对灾难的清醒意识。她自动寡居疏离社会,戴着冰冷的面具,来应对时代的火热和喧嚣。冰封情愫,用殷红的记忆圈禁自己的未来,把自己留在灾难现场,与亡者为伴。从某种意义上说,生者现实精神的磨损,远比死者的瞬间消失更加痛苦。但不为时代绑架,不为重新升腾的生活灰尘湮没,不断痛定思痛,默守碎石瓦砾中的精魂,方能救赎自己塌陷的生命,勾连生死的对话通道。

  影片以1988年、1995年和2008年为轴,讲述了方登、方达各在时间天平一端的跳跃成长,完成了唐山新生代的塑造以及精神的接力。在这种涅槃重生中,灾难后遗症紧紧攫住了姐弟俩的身心,融入他们的印象。姐姐方登被领养后,像被痛苦淋透的流浪儿,生命放空,情感悬置,隔膜生活,沉睡在回家的噩梦里;几经命运颠簸流转,她格外理解生的艰难和死的挣扎;对生命独有的虔诚,对牺牲祭祀般的崇敬,使她拒绝流产,放弃学业,远遁他乡独自守护女儿的成长。方登像她母亲一样藏着滚烫的历史伤疤,“不是不记得,是根本忘不了”。她渴望排遣三十余年的怨恨和郁结,沉湎在灾难的阴影里走不出来,怕时代的光芒融化了旧我,怕忘记生命来时的路,更怕落入亲人叛离的新窠臼。而方达就是一束光,——灾难阴霾的清道夫,在家庭里呵护灾后的情感平衡,在社会中助力公共生活,堵塞灾难的缺口;他用生理的残缺换来柔和的心理,淡定承受大喜大悲的纷扰;他以内敛的忧伤和生命的热情,解除了对幸福的无知幻觉,展现了新生命体的厚重和生活体验的成熟。

  影片的冲突点,是李元妮在儿女都陷入死亡边缘时,只能解救一方的无奈选择。时间有着不动声色的力量,它折磨了母女俩32年,逼迫她们不停回头去自问、质问选择的初心。李元妮带着原罪情绪忏悔度日,方登以怨怼的刀锋不停划开那被抛弃的一幕,她们都期待着一个解释。母女的纠葛痛点、感情冰点,随着母亲在女儿面前的跪倒,伤愈了、解冻了。影片没有过度追究李元妮生死时刻抉择的内涵,而是着重关注了女性对生命的直感理解、对家庭伦理的深层阅读,把普通生活里潜伏的亲人情感的黏性和细腻,淋漓尽致地剥离出来。影片中生命的热度被冰冷气质笼罩,灾难是面理性的滤镜,以此可以重估人性人心人情,评判情感的生产和消费,启发人们整理日常的情感守恒,理顺家庭伦理奇正。即便灾难降临,那也不再是座山。灾难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此以后,遍体鳞伤的精神和支离破碎的情感再也无法愈合,而人们又不得不带着种种遗憾,步履蹒跚地走向下一个生死场。汲取生的力量,反省精神的卑微和情感的盲从,是对灾难最好的悼念。

  影片《唐山大地震》以小见大,聚焦一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跨时代跟踪灾难制造的心灵伤害,在灾难与人成长的叙事互动中,召唤底层人文情怀的生机和活力。文学艺术的灾难重现,是为了不让灾难的凄凉成为情感的枷锁,不让灾难的肆虐羁绊心灵的向往,而让作品成为人文反思与重建的丰碑,带着记忆继续生活,让精神不再受难!从这个角度来说,2020年或将成为人文情怀深度转向的新标记。(雷军)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