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春天不是读书天》:不羁的青春宣言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光明观影团 > 正文

《春天不是读书天》:不羁的青春宣言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03-24 10:5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编者按:“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在与疫情抗争的日子里,暖春不期而至。天气回暖,万物复苏,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此,“光明观影团”栏目推出“春之光”电影专题,特邀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青年教授、策展人黄钟军推荐四部与春天有关的电影,让我们一起徜徉在春光里,等待胜利的到来。

  晓风和畅,春和景明,春天总是给人以希望和美好。在世界各国的电影创作中,有一批描写春日美好的影片,给观众带来阳光蓬勃的气势。在此推荐四部分别来自中法美日四个国家的影片,为大家讲述四个关于春天的故事:国产影片《开往春天的地铁》(2002)以地铁比喻人生,地铁里是芸芸众生,地铁的终点就是春天,我们要努力寻找希望的春天;法国电影《春天的故事》(1990)是著名导演侯麦四季系列的第一篇章,影片将日常生活串联起来,指向关于“先验”和“内省”的问题,前者是必然的,后者却是偶然,就像春天般短暂而美好;美国电影《春天不是读书天》(1986)是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具有代表性的青春片,故事只有一天,讲述主角翘课并如何享受他的假期,真实地拍出了青春的不羁和热血;日本影片《四月物语》(1998)则展示了另一种青春的姿态,讲述了一个有关暗恋的故事,它明媚、干净,如同日本四月街头的樱花纷纷飘落,绚烂而美丽。

  作者:彭楚钦

  《春天不是读书天》(1986)是约翰•修斯导演的美国青春片,修斯被誉为“好莱坞的塞林格”,他拒绝给“青春”下定义,而是用镜头呈现出少年时光的不同形态。影片讲述了高中生菲利斯和朋友们为期一天的逃学经历,对升学、恋爱、家庭等与青少年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进行了深度讨论。光阴飞逝,时隔30余年,这部影片仍然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春天不是读书天》:不羁的青春宣言

《春天不是读书天》海报

  贴近现实的人物塑造

  在影片的人物塑造上,《春天不是读书天》摒弃了侧面烘托,而是采用全程跟随人物的方式,由观众自行品评人物性格。主人公菲利斯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为了给自己争取一天的假期,他骗过了父母和老师,并且将好友凯伦、思朗邀约出来,三人共同度过了难忘的一天。他能歌善舞,在狂欢节的游行车上即兴表演;他调皮逗趣,用电子琴和假人制作物理装置混过父母的检查;他真诚善良,理解朋友的苦衷并帮助凯伦走出了家庭阴影。菲利斯将所有事情应付得游刃有余,足够洒脱又不会让人觉得离经叛道。

  “人生苦短,如果不经常停下来看看,你会错过很多事。”这是菲利斯的经典独白,巧妙地勾勒出一个伶俐的少年形象;同时,在帅气、机智、善良的外表下,导演也没有避讳顽皮、冲动等瑕疵的塑造。优点与缺点的兼顾,共同塑造出贴近现实的少年形象。部分青春片塑造的人物总是极其完美、毫无缺点,过度发掘了电影角色的艺术性,忽略了人物本身的现实性,这样的结果只能是空中楼阁,缺乏实际内涵和现实意义。相比于脱离生活的完美人物,《春天不是读书天》中角色塑造方式更加恰当,优缺点兼具的设定亲切讨喜,贴近现实的人物更能引发代入感,勾起观众对青春的美好追忆。

《春天不是读书天》:不羁的青春宣言

《春天不是读书天》剧照

  被精心打磨的“时光”

  电影由于保存与处理时光的特性,被艺术地称为“雕刻时光”,《春天不是读书天》对这一特性体现得更为细腻。影片围绕菲利斯一天的逃学经历展开,用100分钟的时长,全面记录了发生在短短一天中的悲欢离合。导演凭借以小见大的手法,将短暂的一天漫长化,通过菲利斯三人的冒险经历细腻地表现了80年代青少年的心理与思想变化。

  一个无话不谈的好友,一场纯净美好的恋爱,一次充实有趣的冒险经历,这些青春时代的梦想在影片中被一一还原,而这不过用了短短一天。影片开始的契机非常偶然,少年们厌倦了学校生活,决定叫上伙伴来一场逃课之旅。菲利斯没有去歌舞厅和酒吧,也没有去挑战社会的底线,而是度过了真正充实的一天。3人驾驶汽车肆意驰骋在芝加哥的街道上,登上摩天大楼的顶层,高空下的一切景色尽收眼底,主角3人处于构图中心的位置,显现出青春的自信和理想。与此同时,镜头猛地转向学校,上体育课的少年们绕着跑道漫无目地奔跑,老师们念叨着:“你们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两相对比,展现出导演对教育制度的反思:当青年们被套上沉重的利益枷锁,青春的亮色也就此剥落。

  事实上,菲利斯与同学们的选择孰优孰劣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循规蹈矩地服从学校的安排是一种选择,冲出束缚,用自我的方式度过一天同样也是一种选择。在修斯的镜头中,逃学并不代表无所事事,触碰社会道德的底线,相反,它只是一种逃避规则的符号,象征着比墨守陈规更加新奇的事物。修斯并不认为反叛是绝对的反义词,而是着力描写青春的勇敢无畏,正是这种勇气,为平淡的生活点缀上难忘的快乐。

《春天不是读书天》:不羁的青春宣言

《春天不是读书天》剧照

  明媚向上的青春主题

  “迷茫”往往伴随青春而生,《春天不是读书天》中也不例外。尽管菲利斯是个乐天派,但他心中明白三人很快要各奔东西。友情、爱情和职业的不确定性令人无奈和伤感,但导演并未让其成为主流,修斯和菲利斯一样坚信“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至于未来的事情,自然而然地交给未来安排。这与极力渲染青春的朦胧和伤感,将过多的目光放在中学时代的爱情上的青春片相比,表达出更加明媚向上的青春主题。人生中最好的年华,本就是朝气和活力的代名词,尽管有着各种各样的苦恼,但多年后回看,都已是过眼云烟。用成人世界的眼光,看待少年时代的事件和情感,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失真,而将成人世界的规则强加给尚处于不确定中的少年,无疑是对那个纯真年代的误读。

  迷茫和伤痛,早已成为青春片不再新鲜的主题,无边的灰暗吞噬了本该属于青春的绚烂色彩。在情感基调的把握上,《春天不是读书天》非常具有代表性,导演愿意真诚地感受青少年的心声,并坚持以青少年的方式说话办事,约翰•修斯对青春的回忆,不是笨拙地横冲直撞,而是用真实的爱打动每一位观众。(彭楚钦)

  【“春之光”专题影片推荐】

  《春天不是读书天》:不羁的青春宣言

  《四月物语》:一首寄寓情动的散文诗

  《开往春天的地铁》:寻找希望的下一站

  《春天的故事》:大师侯麦营造的春天意象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这货哪来的》:国人与国货的情感连接

  • 《展开说说》:女性谈话类综艺的新形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