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红楼梦》后四十回中的钗黛情谊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红楼梦》后四十回中的钗黛情谊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03-31 14: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名家评红楼”系列评论】

  作者: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 段江丽

  在《红楼梦》前80回,自第74回抄检大观园、宝钗托故搬出大观园之后,只在第78回暗写过一句黛玉“往宝姑娘那里去了”,其他再无关于钗黛见面的文字。在后40回,也未再写到钗黛见面。第87回黛玉说,“宝姐姐自从挪出去,来了两遭,如今索性有事也不来了。”也就是说,宝钗搬出大观园之后就很少与黛玉见面了。那么,后40回是如何描写钗黛关系的呢?

  第82回,宝钗打发婆子来潇湘馆给黛玉送蜜饯荔枝,婆子向袭人说:“怨不得我们太太说这林姑娘和你们宝二爷是对儿,原来真是天仙似的。”黛玉虽恼这婆子冒撞,但因是宝钗使来的,也不好怎么样他。等她出了门,才说一声道:“给你们姑娘道费心!”

  第85回,贾政升郎中任,薛姨妈等前来道贺,不见宝钗,黛玉问道:“宝姐姐可好么?为什么不过来?”这时候贾府长辈已与薛姨妈提亲,薛姨妈以“无人看家”为由搪塞。黛玉说:“我倒怪想他的。”事实上,此时宝钗已经知情。薛蟠出事时,王夫人派丫头来打听,有“宝钗虽心知自己是贾府的人了,一则尚未提明,二则事急之时”云云;而且,第95回补叙了薛姨妈当日应了亲事之后回家与宝钗商量的情形。

  以上只言片语,足见两人延续了第42回兰言解疑癖之后彼此信赖牵挂的情谊。

  更能有力证明钗黛友谊的,是她们之间的往来书信。第86回末尾,黛玉正在看花伤怀之时,宝钗那边打发人送来了给黛玉的书信。第87回,浓墨重彩地写了宝钗与黛玉以诗传情的委婉心曲,并写了黛玉的“和作”四章。而这一重要内容,似较少人关注。张俊、沈治钧先生的《新批校注红楼梦》(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有细致的评批,颇具启发意义。

  宝钗黛玉鸿雁传书的背景是,贾母已经委托王夫人和凤姐提亲,薛姨妈亦“十分愿意”,只是因为薛蟠不在家,尚未定亲。

  宝钗对“父母之命”的婚约态度如何?薛姨妈应了贾府的亲事之后,问宝钗是否愿意,宝钗正色回答:“妈妈这话说错了。女孩儿家的事情是父母做主的。如今我父亲没了,妈妈应该做主的,再不然问哥哥。怎么问起我来?”宝钗这样的态度,符合当时的礼法要求,也符合她一贯的淑女形象。待宝玉失玉、贾府提出“冲喜”的要求时,薛姨妈在“已经应承”之后再次问宝钗的意见,宝钗的反应是“始则低头不语,后来又自垂泪”,显然有委屈、有悲伤,但是依然逆来顺受,一切服从母亲的安排。

  宝钗的书信写于议亲之后、冲喜成亲之前,而黛玉此时对议亲之事尚蒙在鼓里。在这样的背景下看宝钗的信,当别有意味。其信内容如下:

  妹生辰不偶,家运多艰,姊妹伶仃,萱亲衰迈。兼之猇声狺语,旦暮无休。更遭惨祸飞灾,不啻惊风密雨。夜深辗侧,愁绪何堪。属在同心,能不为之愍恻乎?回忆海棠结社,序属清秋,对菊持螯,同盟欢洽。犹记“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之句,未尝不叹冷节遗芳,如吾两人也。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声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

  悲时序之递嬗兮,又属清秋。感遭家之不造兮,独处离愁。北堂有萱兮,何以忘忧?无以解忧兮,我心咻咻。一解。

  云凭凭兮秋风酸,步中庭兮霜叶干。何去何从兮,失我故欢。静言思之兮恻肺肝!二解。

  惟鲔有潭兮,惟鹤有梁。鳞甲潜伏兮,羽毛何长!搔首问兮茫茫,高天厚地兮,谁知余之永伤。三解。

  银河耿耿兮寒气侵,月色横斜兮玉漏沉。忧心炳炳兮发我哀吟,吟复吟兮寄我知音。四解。

  “妹生辰不偶,家运多艰,姊妹伶仃,萱亲衰迈”感叹家运衰败、母亲年老;“兼之猇声狺语,旦暮无休”指恶嫂夏金桂吵闹无休;“更遭惨祸飞灾,不啻惊风密雨”当指薛蟠再次惹出人命官司事。下文接着说“夜深辗侧,愁绪何堪。属在同心,能不为之愍恻乎”,说自己愁思难遣、夜不能寐,并说与黛玉“属在同心”,因此会彼此同情哀伤。然后,进一步引黛玉当初的诗句,说两人同样具有菊花一样高洁的品格,却都命运多舛。所以,宝钗为自己、为黛玉感到深深的哀伤,以至长歌当哭,以诗抒怀:

  第一章关合薛家近来家事,表示孝母之意。

  第二章写自己在秋风中孤独地彷徨,失去了往日的欢乐,不知何去何从,故而痛彻肺腑。张俊、沈治钧两位先生的批语说“故欢”当指大观园诸艳,亦特指黛玉,并将此一节内容与宝钗的婚姻联系起来考虑,很有启发意义。“在婚姻问题上,宝钗碍于礼法,不能自己做主,亦无从为黛玉陈情,似显左右为难。”结合此时宝钗的处境,让她不知“何去何从”因而失去往昔欢乐、痛彻“肺肝”的,除了一团乱麻的家事,应该还有父母之命的婚约。

  第三章指鱼在深渊、鹤在山林,鱼鳞潜伏、鸟羽伸展,万物各得其所,唯独“我”在天地间不知如何安顿自己,故而只能问茫茫苍天,又有谁能知道“我”内心绵绵不绝的悲伤?清代评点家陈其泰云:“二、三解却是订婚后怜惜黛玉口气,盖天下忌我嫉我之人,非不知我爱我者也。”事实上,宝钗此时与其说是怜惜黛玉,不如说是自怜,至少兼有自怜之意。

  第四章说时逝夜深,寒气袭人,自己仍不能寐,只好将忧心发为哀音,寄予知音。张俊、沈治钧批语云:“宝钗知金玉即将成双,木石永相暌违,其心似有歉疚。然家逢不测之灾,慈母在堂,不得不应命。故寄语黛玉以求矜悯。”我们认为,除了歉疚,更多的应该是对自己与对方未来命运的深深担忧!而且,她引黛玉为“知音”,是希望或者说相信,待黛玉知道了她和宝玉的婚约,也应该会理解她的无奈与无力。

  黛玉看信之后,不胜伤感,心想“宝姐姐不寄与别人,单寄给我,也是惺惺惜惺惺的意思”,并深感“境遇不同,伤心则一”。张俊、沈治钧批语云:“九十六回黛玉得知金玉良缘将谐之密讯后,未尝有一语怨及宝钗,其缘由当于此八字中寻。”此句,可谓洞察之论。黛玉反复阅读信函之后“也赋四章,翻入琴谱,可弹可歌,明日写出来,以当和作”,并“以备送与宝钗”。在小说中,黛玉的“和作”四章是通过妙玉和宝玉“听”出来的:

  风萧萧兮秋气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望故乡兮何处,倚栏杆兮涕沾襟。

  山迢迢兮水长,照轩窗兮明月光。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罗衫怯怯兮风露凉。

  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烦忧。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

  人生斯世兮如轻尘,天上人间兮感夙因。感夙因兮不可惙,素心如何兮天上月。

  第一章概写思乡之情。秋风萧萧,美人在千里之外孤独地遥望故乡,泪湿衣襟。

  第二章特写月夜难眠、寒凉侵衣之状。

  第三章泛写人生之孤独烦忧,并呼应宝钗“知音”之语,强调两人心意相投。

  “思古人兮俾无尤”语出《诗经·邶风·绿衣》中的“我思古人,俾无忧兮”。俾,使。尤,过失、罪过。这里的“思古人”,也令人联想到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所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种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黛玉大有同感焉!宝钗信中说“感遭家之不造兮,独处离愁”是具体的源自个人遭遇之小悲,黛玉所说的“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烦忧”是抽象的泛指人类整体遭遇之大悲,因而更深一层。

  第四章复写人生在世、轻如尘埃的身世之感,而且语涉“天上人间”之“夙因”,恰巧暗合了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的宿命。黛玉本来对二宝婚事毫不知情,不意在抒发身世之悲时却关合到了“夙因”,难怪妙玉听得“呀然失色”,视为“变徵之声”。

  宝钗看到黛玉的“回信”时是何反应,叙述者有意留白没有交代。但是,从这次书信往来看,钗黛互认知己则是毫无疑问的。或许确如张俊、沈治钧批语所说,黛玉知道金玉联姻时并未怨及宝钗,就在她理解对方不得已的苦衷,知道她们都是受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在得知黛玉死讯之后,宝钗的第一反应是“想到黛玉之死,又不免落下泪来”;宝玉在潇湘馆哭得死去活来时,“其余随来的,如宝钗,俱极痛哭”。这两处写到的“落泪”与“痛哭”,也充分体现了宝钗对黛玉的确有一份真挚的情谊在。

  “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宝钗,平日里向来以理性自制示人,很少落泪。不说对金钏儿之死、柳湘莲尤三姐之悲剧冷漠无情,即使面对兄长薛蟠之死刑、丈夫宝玉之生离也冷静得出奇。她能为黛玉落泪与痛哭,实属罕见。新婚的宝钗能如此对待丈夫深爱的情人,不能纯以“不妒”的封建妇德视之,还应该看到蕴含其中的、理解与尊重他人情感的涵养工夫与人性光辉。

  总之,后四十回以书信传情的方式,不仅补写了钗黛之间的知己情谊,而且以人物自身的口吻,写出了她们的身世之感、命运之悲,亦可谓匠心独妙矣!(段江丽)

 

  《红楼梦》后四十回中的钗黛情谊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

[ 责编:李姝昱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因果报应》:私人复仇故事的悬疑化讲述

  • 何源堃:人工智能,打开艺术再生产的“潘多拉魔盒”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