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孙婕
《鬓边不是海棠红》讲述了京剧名伶商细蕊与爱国商人程凤台因戏结缘,相携振兴国粹的动人故事,在网络视频平台播出以来,获得了不错的反响,目前豆瓣评分为7.6分。根据数据显示,该剧受众年龄段19-24岁占比高达50.39%,25-34岁占22.27%,受到“网生代”年轻观众群体的关注和热议。剧集于国内首播日后随即上线国际视频网站,在诸多平台均可点播观看,也吸引了更多国际的关注。
《鬓边不是海棠红》海报
戏曲作为非遗题材渗透网剧创作
该剧以京剧艺术发展为主线,将主人公的命运和戏曲相结合。剧中注重对人物的细致描述,观众通过商细蕊以及他带领的水云楼戏班,感受到梨园行业的众生相。表演部分,商细蕊化妆登台,从布景、服化到台词,下足了功夫,画面精致漂亮,让京剧演出的视觉效果焕然一新。而程凤台起初并不懂京剧,甚至带有些许排斥,但他在见识了商细蕊出演《长生殿》后,被京剧的艺术魅力深深折服,“每个人都能从里面看见自己的人生,商细蕊都替我唱出来了”,进而开始投资买单等各种行为。大部分年轻的观众,就像是剧中的程凤台,随剧情发展慢慢入戏,从耳熟能详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到《百花亭》《玉堂春》《长生殿》等,逐渐体会到京剧的魅力。从一个简单的猎奇者,转变成痴迷京剧的爱好者。
显然,这是一部非遗题材的网剧,除了一些非遗元素深化主题,更有集中关注传统戏曲艺术与技艺传承的环节。在剧情中,相貌清秀不俗、声音清脆悦耳的小周子,本是其他戏班的徒弟,常受师傅的打骂,每天做些与唱戏无关的琐事。小周子与商细蕊相识后,他的天赋被挖掘,开启了一段戏曲世界中动人的师徒情,期间出现程凤台的“英雄救美”情节,营造出人性美。在商细蕊正式收小周子为徒弟后,更是花钱、花心思培养小周子,甚至直言,“跟着我才能唱下去,你就永远唱不下去,自个儿都做不了自个儿的主心骨,以后怎么做台上的角儿啊?”
另外,剧中人物杜七作为是商细蕊的铁杆戏迷,通过编写新剧强化了京剧随时代的变迁,对戏曲内容和形式推陈出新。剧中有不少他与程凤台同框的画面,搭配欢快轻松的看戏场景,呈现出一种上世纪北平市民的生活休闲方式。
《鬓边不是海棠红》剧照
“互联网+”背景下非遗题材剧的开发
在当前媒介深度融合背景下,视频网站平台除了对内容本身的打磨外,也在发挥平台生态协同效应,注重内容版权进行业务联动和衍生开发,进一步扩大内容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构筑名牌效应,已形成常态化的运作。《鬓边不是海棠红》同样在IP版权打造方面下足了功夫。在剧集播出的同时,平台方又邀请到当代“女老生”王珮瑜,打造出一档衍生综艺《瑜你台上见》。这是中国首档京剧脱口秀节目,节目与剧集结合,围绕“京剧名角的养成之路”和“戏服如战袍”等展开,穿插知识名词小贴士,即兴说唱,助力拓展京剧艺术在年轻观众群的普及度,有效传播京剧文化。除此外之,平台方还借助《鬓边不是海棠红》中大量的戏台妆饰,开发衍生彩妆,以及复古类型的珠钗、耳环等饰品,此举意在发挥标识性文化符号的作用,整合营销。
新世纪以来,产生了不少与戏曲有关的电视剧作品,其中不乏优质作品,但观众相对知晓甚少,如《天下第一丑》(2001)、《五彩戏娃》(2002)、《青衣》(2003)、《金戈梨园》(2006)、《荀慧生》(2007)、《大武生》(2007)、《秋海棠》(2007)、《烈焰》(2011)、《丑角爸爸》(2012)等,在当前电视剧与网络剧市场互相融合发展中,以国粹文化、非遗文化为底色的影视剧如何在保留历史文化积淀和精华的基础上,以更适合现代人视角的方式呈现,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考验。随着国家的重视与创作的成熟,精品电视剧、网络剧逐步涌现。政府层面陆续发布各种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网络剧艺术、技术、文化和商业相互整合,引导创作生产并实行有效管理,以增强节目内容创意研发和高水平制作。而文化层面,以非遗为题材的影视作品,要首先遵循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这就要求在尊重遗产、保护遗产的基础上进行影像开发,“非遗+网络剧”的发展思路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
今天,非遗题材剧的开发一方面要借力互联网视频平台,拓宽非遗题材网剧的投放渠道,同时整合营销;另一方面,要利用国际化的创作理念和视听表达引发对中华文化的关注,促动非遗题材剧走出国门,将更多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向世界。
(作者系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