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清平乐》与古装剧审美风格的转向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清平乐》与古装剧审美风格的转向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05-14 17:2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黄西蒙

  最近热播的《清平乐》把观众拉回了独具意蕴的宋代人文气象中。纵览二十年来中国大陆拍摄的古装剧,《清平乐》在历史考究与艺术感两个方面,都算是上乘之作,吸引了不少拥趸。虽然还存在剧情拖沓、表现张力受限等方面的问题,总体来说,该剧对宋仁宗时代的历史与文化风貌,做了比较真实的呈现,尤其在服饰、布景等细节上,确实算得上精准且考究。

《清平乐》与古装剧审美风格的转向

电视剧《清平乐》海报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古装剧审美风格转向这一角度是深入思考《清平乐》的关键路径。德国文艺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在《文本的召唤结构》中提出了文艺作品的“召唤性”这一命题,特别强调文本信息接受者对作者呈现内容的呼应与反馈,并通过对文本之外的空白地带的想象与分析,来实现文本在更大范围内的影响力。实际上,《清平乐》的成功也在于这一点,与其说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令人神往的宋代美学世界,不如说它契合了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对“优质审美”的某种想象与认同。

  与之前的古装剧或历史剧不同,《清平乐》一反大开大合式的表现风格,既没有《汉武大帝》《成吉思汗》等严肃历史正剧中的帝王征伐,也没有《雍正王朝》《大明王朝》等更加侧重政治与文化反思的深谋与暗算。《清平乐》对宋代政争与文人斗智等内容虽也有呈现,但依然没有破坏整体的近乎和谐的美感,如此表现方式,在古装剧中十分罕见。也正因这样“清新寡淡”的表现风格,《清平乐》被一些观众认为剧情拖沓甚至“不好看”。当然,这里所谓的“不好看”,主要是指剧情上缺乏冲突,而当我们把视角放在每一个镜头上的时候,却能发现《清平乐》的独特美感——每一帧都近乎一幅韵味十足的古画,这固然有演员演技在线、镜头感强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清平乐》的主创人员本就是希望在各个细节中呈现宋代审美的意蕴与雅趣。

  有关宋代审美尤其是宋仁宗时期审美风格话题的讨论,近期也在舆论场上喧嚣了许久。坊间将宋代审美风格总结为“精致、素雅、简约”等概念,但这并非宋代审美的全貌。与唐朝人、清朝人偏爱大红大紫等亮色的审美风格不同,宋人的确更偏爱素雅清淡,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审美更加“高级”。一方面,带有游牧民族血统的中原正统王朝的审美风格,偏爱色彩更鲜明、表现更有张力的审美,也无可厚非。另一方面,今天观众眼中的“高级审美”,实际上也主要呈现在宋代宫廷、官员与文人雅士身上,平民百姓的穿着与审美偏好,未必能有多么高明。

  晏殊的一首《清平乐》,就写出了当时的贵族阶层的审美趣味:“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整体看来精致曼妙,却也少了些许张力与烂漫。以晏殊为代表的宋代上层社会的审美风格就是这种“清雅而哀愁”的精致美,但平民百姓的生活依然不乏“赤日炎炎似火烧”的感觉。不过,多数观众对考究宋代历史真相并无兴趣,与其说他们希望看到一个真实的宋代,不如说更希望看到一个符合自己美好想象的宋代,而宋仁宗时期的历史与文化,则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广大观众的这个心愿。正因此,《清平乐》呈现的宋仁宗时期的审美风格,与当代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崇尚的极简主义甚至所谓的“性冷淡风”式的“高级审美”(而不是所谓的“土味审美”)相契合。可以说,这是一个美好的误会,但也因此,呈现出当代国人审美风格的转变与未来发展的趋势。

  审美风格本无高下之分,但美学背后的经济与文化角力却有大小之别。不少观众将淡雅、简约与精致的宋代审美风格与当代时髦风尚结合起来,是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物质相对充裕的群体,很容易偏爱更加内敛低调的审美,而拒斥大红大紫、张扬奔放的审美,但我们并不能将当代人的审美趣味“移情”到古人身上。宋代的经济固然强大,但这样的审美风格,并不意味着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结果。唐代的绚丽多彩与雍容华贵,元代的古拙大气与素雅清丽,同样可以与宋代美学旨趣相媲美。

  实际上,以宋仁宗为代表的宋代审美的风格,更与当时“内倾型”的审美趣味有关,这种重视反观内心、克制欲望的特点,其实与与宋代重视文教、理学兴盛的政治与文化氛围有关,并不简单是艺术层面上的问题。因此,《清平乐》背后呈现出的古装剧审美风格的新变化,实际上是当代观众审美趣味的某种投射,并不能简单地将当代人的心态与古代历史做“拼图式”的处理,过度的代入感并无助于理解历史真相。(黄西蒙)

 

  《清平乐》与古装剧审美风格的转向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烟火人间》:与媒介共生,与生活共舞

  • 张凯滨:演技类综艺怎能靠槽点、笑点制造爆点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