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妙先生》的失误与不思凡的突破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妙先生》的失误与不思凡的突破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08-05 14: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黄竞欧

  去年年末,国产动画电影《妙先生》开启了首轮点映,原定于12月31日的首映被撤档,并在今年7月31日,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后院线的首批电影重新上映。不过,这部号称《大护法》姊妹篇的作品,无论在豆瓣评分还是网友评论方面,似乎都不甚令人满意。

《妙先生》的失误与不思凡的突破

  抛开宣发不谈,就电影本身的内容而言,如果没有不思凡此前的《妙先生之火泽睽笑人传》和番外篇《妙先生之雁落大道》作为比照,或许 《妙先生》的内核“善良是一种选择”也不算过于流俗。但牵强附会、东施效颦,以“不思凡原作”为宣传噱头,显然是不合适的。

  彼岸花是动画电影《妙先生》中的重要意象。一方面,它只能生存在最善良的灵魂体内,拥有彼岸花就可以实现所有愿望;另一方面,它也是邪恶之花,会使周遭的人变得贪婪堕落。只有杀死宿主,将彼岸花从善良的宿主体内取出,周遭人的恶念才会消散。片中,主人公丁果和他的师傅所经历的,就是这样一段消灭彼岸花以拯救世人的冒险,即所谓的一次次牺牲好人拯救坏人。

  虽然在不思凡此前的作品中,也出现过整片红彤彤的彼岸花,但他从未对其赋予特定的意义。也就是说,彼岸花所渲染的气氛是肃杀、热烈还是血腥,他把观感都交给了观众,而非像动画电影《妙先生》那样,将彼岸花定义为“善良者的宿主”。这种定义本身,恰恰就是不思凡试图突破的边界。

《妙先生》的失误与不思凡的突破

  除此之外,小道士丁果的人设也与原作相差颇大。在动画电影《妙先生》中,丁果愤怒大喊“杀好人,救坏人,这是什么奇怪的道理”“让人无路可选的世界,算什么新世界”。这听起来,似乎非常符合宣扬善良的设定,但其实是一种主观的代入。原作中,当小道士丁果奉师傅之命前来捉鬼,胖子跪在地上恳求他放过笑哥。胖子认为,笑哥虽然曾被收养的家庭抛弃,但即便处境艰难,依然愿意收留弃婴,凭一己之力拉扯三个人。

  “笑哥是好人!他没做过什么坏事!”胖子说。这种判断,往往趋向于二分的、绝对的,将万事万物分为好与坏、善与恶、得与失等。丁果回应道:“善之与恶,相去若何?”所谓的善与恶之间,到底有多远的距离?鬼,不过是“心窍迷了路的人”。二者之间,如主客体般即时转换。此时此刻的周遭同样变幻莫测,每一个微小的行为都会打破平衡,各种力量重新排序,形成种种流变。

  对于不思凡而言,丁果的设定其实是个旁观者、冷静的中立者,但在动画电影《妙先生》中丁果的咆哮表明,他已经将自己置身于善恶的抉择之中。这种做法,打破了整个故事的平衡感。原作的故事结尾,丁果手里的人偶法器眼中冒火,寓意他还是捉住了已然成鬼的笑哥。“知常为明。不知常,妄作,凶。”能够知晓自然万物运动和变化的规律,人才会变得澄明,否则就会自作主张生出祸端。其实在丁果眼中,本来就无善无恶,捉鬼是他的本分,是某种意义上的“替天行道”。任何试图以善恶之分来对他进行的劝说都是徒劳,他看到的,只有当下的状态和变化本身。

《妙先生》的失误与不思凡的突破

  如果说动画电影《妙先生》呈现出的是一种看似高级的善恶观说教,那这恰恰是不思凡所摒弃的。笔者以为,不思凡的作品更像是在记录一棵生长着的植物。一颗埋在土里的种子,经受了什么样的风霜雨雪,是半路夭折还是开花结果后再次回归尘土?不思凡把这一过程拍出来给观众看。这有点像哲学里福柯的系谱学,描述,但不做判断。当下的生活比预设的理论重要,可靠的是现实而非知识。所以,时常会觉得在不思凡的作品中是找不到出路的。他从不会告诉你该做什么样的选择或是该怎样面对世界,而只是告诉你有因必有果,每个人的善恶福祸都不过是在承担后果而已。

  不思凡的作品是暴力的,但没有愤怒,也不是杀戮,而是一种对经验知识或者伦理秩序边界的突破。他不是对这个世界不满,而是想为它松绑。有人说,看懂不思凡的作品是有门槛的。这个门槛,有人说是哲学,还有人说是佛学。而他就此回应说,每个人在作品中读到的其实都是自己,与我无关。笔者倒是觉得,这个门槛并不在于我们是否具有可以用来当作解读工具的某种学科背景,而是困惑着作品中人物的境遇是否也曾经困惑过我们。

  如此说来,门槛大概是一种必要的生命体验,是和《大护法》中庖卯一样陷入过原地打转的我执,是像片中太子一样经历悲痛的淬炼才激发出的果敢。不是A或B,而是非A非B;都是也都不是。所有你见过的,或是自以为可以遇见的,都被解构掉,只剩下感觉的共鸣。而动画电影《妙先生》的“东施效颦”,恐怕就是无法把握原作的感觉,但至少可以抓住外在的形式,并将其重新发挥。只可惜,一旦用力过猛,就会让熟悉不思凡作品的观众有种答非所问的挫败感。

  (作者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在读博士)

 

  《妙先生》的失误与不思凡的突破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

[ 责编:李姝昱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武建勋:现实题材电影的内容生产与档期策略

  • 饶晓志:坚守创作本心,在商业与艺术间寻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