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黄竞欧
7月26日,国风热血动画连续剧《雾山五行》开始在B站首播,反响热烈。作品短小精悍、匠心独运,讲述了一个精彩的玄幻故事。
上古时期,妖兽纵横,人类惨遭屠害。一位具有特殊法力的道人,将阴阳五行的超能力分配给金、木、水、火、土等五个家族,并让他们与妖兽对抗以保护人类。五行家族将妖兽驱赶至神隐雾山之中,并设立结界。但在神隐雾山中,还有一只被封印于巨阙神盾里的麒麟兽,其子小麒麟。因火行使者私自打开神盾,小麒麟偷偷溜到人间。小麒麟的鳞片具有神奇法力,引发妖兽们纷纷前来抢夺。一场腥风血雨,一触即发。
从情节设置不难看出,打斗场面一定是《雾山五行》的重要看点。而这,正是导演林魂比较擅长的。早在六年前,林魂执导的个人短片《岁城璃心》,就凭借“拳拳到肉”的精彩武打设计火遍国漫圈。随后,他又担任了《大理寺日记》的动作设计。林魂设计的动作,遵从一个基本的审美原则:真实。
具体到《雾山五行》,这种真实首先体现于人物造型、所用武器和动作之间的匹配。例如,七骏骅骝是跛足,遂不为其设计携带远程的火器;六骏渠黄驼背瘦小,则为其设计了大量近身迅捷的攻击动作。不仅如此,导演林魂还会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素质,考虑到打斗过程中的体能消耗,有效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其次,是打斗动作的连贯性。剧中的打斗设计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追求的并不是看似飘逸实则华而不实的招式,用林魂的话说,是要做到“有理有据”。换言之,明确每次的出招目的,而不为画面的复杂呈现设计冗余的动作。
这样的武打动作设计,也引来了一些非议。有人认为,其中的部分动作与《火影忍者》《海贼王》的设计太过相似。也有人评价说,林魂的武打设计风格,不过是偏国风一点的日漫。笔者认为,导演其实是在探索一种新的国产动漫武侠审美。在不少国产真人武侠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武术更注重形体美而非实用性,或者说艺术美感胜于实战威力。但这种武打方式,节奏往往比较慢,并不适用于动画片。因此,《雾山五行》的动作设计借鉴了日漫中紧凑、犀利的打斗方式,使得画面在保留国风的同时,又能让人热血澎湃。
剧中的场景设计,同样值得一提。实际上,中国动画从不缺少民族特色。从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剪纸片《金色的海螺》《渔童》,折纸片《聪明的鸭子》开始,中国动画人就试图将传统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这些作品,在艺术性、民族性上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但更接近于一种“实验动画”。到了《雾山五行》,一些影评人说这是“动起来的水墨画”。对此,笔者并不赞同。水墨画之类的艺术形式,一旦以相对割裂的方式作为场景呈现在动画中,从观众审美角度,就会出现将场景背景化的倾向。也就是说,人物动作并不能很好地与环境融为一体。自《大闹天宫》以后,中国动画人就试图在这点上寻求改变。
场景设计方面,《雾山五行》借鉴了张大千、宋文治创作的大量泼墨山水画。这样的画风,显得浑厚又不失灵气,还兼具国风国画特质,较好地匹配了前景人物的打斗画面。另外,剧中场景设计的用色十分大胆。以往的国风动画,因场景美术相对素雅,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情节编排、动作设计、配乐选择等。而在《雾山五行》中,亮绿、粉紫等绚烂色彩频频出现,打破了国漫对于国画标签化的借鉴方式。
如何以动画这种“舶来品”讲好中国故事,让民族风变成特色而非桎梏?一代代中国动画人,都在不断尝试。个人认为,今年的《雾山五行》成为寻求这种审美平衡的典范之作。
(作者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在读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