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三国演义》中“曹操起兵伐董卓”的历史真相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三国演义》中“曹操起兵伐董卓”的历史真相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09-10 14:3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刘海燕

  名垂万古,阅无数风流人物;大浪淘沙,显几多三国英雄。中国历史长河中,朝代更替,贤才辈出,留下了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兴亡争战,刻写了多少血染沙场、笑傲天下的将相功臣!一部《三国演义》,把人们的视线引领到中古时期,演绎三国风云,评说诸侯争霸,成为中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中的不朽名著。但这部小说,也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三国历史。

  后世往往热衷于品论小说而忽视了正史,或者混淆了二者的界限;看到历史,容易想起小说塑造的那些传奇式战将,或者感慨小说中揭示的兴衰成败的历史教训。之所以如此,大抵因为小说对三国历史的叙写,带上了某种合规律性的思想内涵,达到了“羽翼信史”,比正史更能为受众接受。事实上,《三国演义》是在正史、民间传说、文人笔记等多种资料世代累积的基础上加工完成的,尽管其中的故事源流久远,但有些不过是轶闻野史,不能完全与历史等同。

  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第八则为“曹操起兵伐董卓”,大致是写曹操献宝刀给董卓,意欲趁机刺杀董卓,被识破后连夜逃回陈留,发起矫诏,招集义兵,讨伐董卓。毛本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这一回目,也突出了曹操在诸侯会盟中的重要作用。其实,据《后汉书》卷七十四《袁绍传》记载,东汉末年,发起诸侯会盟诛讨董卓的并不是曹操,而是袁绍。

  袁绍和曹操二人年少时就有交情。据说曹操少年时候也很促狭,经常和袁绍四处游荡。有次,两人看到一户人家在办喜事,于是闯入新婚人家后花园,大叫:“有小偷!抓小偷!”主人家闻讯都跑了出来,曹操趁机潜入新房,拔刀劫持了新娘,威胁她跟着两个人走。没想到在逃出来的路上,袁绍被荆棘给绊住了。自私的曹操急中生智,大叫道:“那个小偷就在这里!快来人啦!”袁绍窘迫不堪,急急挣脱狼狈而逃。从这则传闻看,曹操是比袁绍狡猾得多。后二人共事,同在小黄门蹇硕的统领下任校尉之职。只是论起家族势力,曹操远没有袁绍大,所以在讨伐董卓的时候,把握机会充当盟主的是袁绍。

  袁绍的叔父袁隗,与何进同为辅政大臣。袁绍担任司隶校尉,曾与何进共谋诛讨宦竖,并向何进献策,要他召集四方猛将和诸位豪杰进入京城。这一提议引起了陈琳、曹操等人的反对,但何进还是听从袁绍之言,不仅召前将军董卓屯关中上林苑,而且王匡、桥瑁、丁原等人也被发动起来,“皆以诛宦官为言”(《后汉书•何进传》)。在外戚与宦官的权力争夺中,何进被宦官所杀。袁氏兄弟趁乱在京城发动兵战,袁绍还和叔父袁隗矫诏剪除宦官势力。袁绍下令关闭宫门,率兵见到宦官就杀,一时血流成河,杀死两千多人。其中有些人,因没有胡须或胡须稀疏而被误杀。

  这场京城兵战,使宦官的力量大大削弱,外戚势力也荡然无存。而被张让等宦官胁迫出宫的皇帝,最后遇到了董卓这只进入京城的虎狼。不久,董卓就现出了狼子野心,意欲废嫡立庶。在这件事上,袁绍终于觉察到自己的失误,于是在与董卓进行一番争辩之后,悬节东门,出奔冀州。

  不过,董卓倒行逆施激起义愤,对袁绍来说,未必不是一种机遇。他终于能够在渤海起兵,在酸枣与诸侯会盟,甚至还与冀州牧韩馥一起,打算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因刘虞不敢而作罢。所以,虽然当时曹操也因故改名换姓逃回家乡,集结部队,准备起事,但曹操并未如小说《三国演义》所写,发矫诏驰报各地,拉起起义的大旗。扛着这面旗帜的,其实是袁绍。

  小说《三国演义》在第五、六回,写了诸侯会盟讨伐董卓时,袁术与孙坚之间的一场矛盾。其时,袁术总督粮草,孙坚率部为前锋。孙坚首战告捷,前去袁术处催粮。有袁术部下进言说:“孙坚是江东猛虎,如果他前锋部队攻破洛阳,杀了董卓,就好比除掉狼又来了老虎,不如不给他粮食,那他手下的兵也就会离散。”袁术一听有理,决定不发粮草。这下孙坚怒了。他领着程普和黄盖亲自来到袁术大营,说出下面这番话:“我孙坚与董卓并没有什么恩怨。现在我奋不顾身,亲冒矢石,与他决一死战,上是为国家讨贼,下则是为将军家门之私。而将军你听信谗言,不发粮草,致使我作战失败,你于心何安?”当然,孙坚败绩主要是华雄太厉害之故,不完全是粮草的原因。但这里的袁氏“家门之私”(《三国志•孙坚传》里亦有此语),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史载,初平元年正月,函谷关以东的各州郡都起兵讨伐董卓,推举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袁绍自称车骑将军,诸将全都被临时授予官号。袁绍与河内郡太守王匡驻军河内,冀州牧韩馥留守邺城,供应军粮……虽然没有小说《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十八路诸侯之多,但各路军马都有数万人,实力雄厚。

  董卓听到袁绍在山东起事,对袁绍在长安的亲戚族友共二十余人进行了血洗,其中包括袁绍那位身为太傅的叔父袁隗,以及袁术的兄弟袁基等人(《后汉书•袁安传》)。董卓这一番暴行,也助长了袁绍的英名。一时之间,各路豪杰都拥护袁绍,也为他的家族之祸而愤慨,意欲为之报仇。他们趁机纷纷起兵,也是以“助袁绍”为名。所以小说中,孙坚说起兵为的是袁氏“家门之私”,也是有一定根据的。

  曹操在《蒿里行》一诗中写道:“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在这激昂澎湃的燎原之火兴起时,只有韩馥这个不知进退的人物还在犹豫。身为冀州牧的韩馥,还派兵监视袁绍的动静。这个时候,东郡太守桥瑁伪造了一份京城中三公给各州、郡的文书,陈述董卓的种种罪恶,说:“我们受到逼迫,无法自救,盼望各地兴起义兵,解除国家的大难。”韩馥得到这份文书,请属下的从事们来商议,向他们说:“如今应当帮助袁绍呢,还是帮助董卓呢?”治中从事刘子惠说:“如今起兵是为了国家,怎么谈到袁绍、董卓!”韩馥也为自己的见识粗浅而面有惭愧之色。从其言语中看出,袁绍当时作为盟主的号召力之大,已可与董卓匹敌;相比之下,曹操的势力要小很多。(刘海燕)

[ 责编:李姝昱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从“有限”到“无限”,演技综艺的生态进化论

  • 周才庶:从《我的后半生》看“后半生”叙事的浮与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