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写出烟火蒸腾的城市气息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写出烟火蒸腾的城市气息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10-23 17:2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李 健

  迟子建的长篇小说新作《烟火漫卷》,以主人公刘建国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连接起他与兄妹、朋友、邻居的命运故事,并由此延展出哈尔滨深厚的城市历史和丰富的生活日常。作品写出了你我熟悉又陌生的市井状态,写出了烟火蒸腾的城市气息。

  小说讲述了一组关于“寻找”和“救赎”的故事。刘建国年轻时不慎弄丢了朋友于大卫的儿子,心中满是愧疚。四十年来,他的命运和痛苦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别的知青回城要么喜气洋洋上大学,要么意气风发地参加工作,只有他回城是为了守着哈尔滨这座城,试图找回孩子。”刘建国为了寻找这个孩子,错过了爱情和家庭。多年来,他之所以去当三轮车夫、送水工、送报员,其实都是为了接触更多人,以便找回孩子。就这样,他在寻找中蹉跎半生,在孤独中走向终老。与此同时,于大卫夫妇的生活也脱离了正常轨道。失子事件,像一把冰冷的利刃,刺痛着他们的内心,成为他们心中跨不过去的障壁。经历了这些愁苦隐忍、纠缠郁结,他们最终放下了执念,彼此宽恕。作品表现出普通人在困境中的守望相助,展现了人性中的温暖亮光。

  小说中突然出现的黄娥,表达的却是另一种对自我的寻找和救赎。黄娥在丈夫亡故后,才发现往日平淡生活里的温情。她以“寻父”之名带着儿子投靠刘建国,其实是想在安顿好儿子之后,为丈夫赴死。小说中,无论是寻子还是寻父,“寻找”成为人物生活的重心。他们沉浸其中,拒绝原谅自己,与命运死磕。每个人既要赎罪,又都有内心的隐痛;既要成己达人,又有各自的算计。这表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比如,对于收留黄娥母子,刘建国妹妹的私心是,如何近水楼台撮合黄娥与刘建国;嘘寒问暖的于大卫妻子,则打着趁机收养黄娥儿子的小算盘。故事中,每个人都好似一盏灯,在明暗闪烁中交织着生活的无奈和忧愁,汇聚起来就成为最真实的人间烟火。

  小说结尾,刘建国苦苦寻找的孩子,居然就是自己开“爱心救护车”结识的忘年交翁子安;当年偷孩子的人,也在风烛残年之时幡然悔悟。小说设置这样的反转情节,是为了浓缩造化弄人的命运沉浮,同时给犯过罪孽、经历创痛的人们一个与自我和解的机会,许他们一个温情闪亮的愿景。这是迟子建小说的显著特点。她惯于将善良和温情潜藏在世俗庸常之下,在剖析人性之恶的同时,用真诚、朴实来唤醒人们的悲悯、包容,让正直的人遇见自己。从而,使作品充盈着人性暖意,传递出善的力量。

  当然,小说为了推动情节发展,有意设置人物故事,也存在一些刻意斧凿的痕迹。这反而削弱了人物塑造的力度,造成了人物主次关系不甚清晰、人物形象相对模糊。比如,翁子安的形象颇为悬浮,与刘建国、黄娥、于大卫的情节关联方面铺垫不够。这就导致关于他身份的揭秘,显得过于离奇。同时,小说设置的故事支线过多,想要表达的内容过于庞杂,导致人物故事牵绊过多,故事主体松散而不够精炼。

  东北大地,是迟子建作品的鲜明底色,铺陈出她深厚的故土情结。无论是漠河北极村还是冰城哈尔滨,都串联起北国的自然风物和社会人文,穿过历史与现实,形成浓厚的地域特色、艺术特色。迟子建说,将这次写作奉献给自己生活了三十年的哈尔滨。《烟火漫卷》确实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这座城市的构思。小说将故事隐藏于城市的每日朝夕、一年四季之中,埋伏在城市的建筑地标、地理空间之中,为读者描绘出哈尔滨的多彩面貌。书中,既有初春松花江解冻时“文”“武”开江的奇妙壮观,又有冰城初夏的曼妙灵动。从城市面容的东方雅致,到城中的犹太人迁居史、苏俄印记和各式教堂,把城市发展的沧桑变幻连接起来,化作真切细致的背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行走在城市的街巷之中。

  现代文学有着深厚的乡土传统,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城乡之间的现实图景,以及人们的生活经历、思想观念都经历着巨大的转型。如何书写城市,找到发现生活、认识生活的最佳角度,刻画好人们的内心图谱,是作家们需要探索的时代课题。

  《烟火漫卷》落笔于城市日常,写出了普通百姓的情感生活,折射出城市的时代光影。其中的“榆樱院”,就是一个微缩版的城市图景。这个中华巴洛克风格的老建筑看上去苍苍破败,但其中的每扇窗户、每道回廊都有故事,氤氲着丰富的民间记忆。小说的城市书写颇见功力,以“榆樱院”里黄娥母子、老郭头、小刘、大秦小米夫妇的生活百态,关联起诸多现实话题,带出了人物的隐秘故事。这些来自凡俗人生的命运承载,融合成一组生动的人物群像。未来,期待看到更多富有生活洞察力、现实穿透力的城市文学作品!(李健)

[ 责编:李姝昱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