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八部半》:费里尼的巴洛克之梦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八部半》:费里尼的巴洛克之梦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11-06 15:1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李啸洋

  电影史上,每位电影大师都有固定的招数:希区柯克的悬念“麦格芬”,伯格曼的梦境,李安的理智与情感,费里尼的女人与狂欢。女人是《八部半》的电影主题词,至于女人身上发生了什么戏剧性故事,费里尼才不关心呢。的确,费里尼关心的从来不是故事,而是某种昏沉的精神状态。

《八部半》:费里尼的巴洛克之梦

  在费里尼诞辰百年之际重温《八部半》,更有几分特殊意义。影片拍摄于1963年,一改以往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风格,费里尼不再像德西卡《偷自行车的人》(1948)一样,通过偷盗事件思考宏大的人道主义。在费里尼那里,电影被摧毁,又被重建;叙事被剔除,现代主义的内容被送上银幕。

  费里尼的电影豪华、享乐、激情、浪漫,充满想象力,这是巴洛克的风格,也是费里尼的特色。《八部半》讲述了电影导演古依多在拍片时陷入创作焦虑,与此同时也陷入了感情的漩涡。古依多就是费里尼的写照,他的片场像马戏团一样,所有人都在等他的号令。面对写好的本子,费里尼陷入焦虑,他找不到主题,脑袋中只有一股朦胧的念头去“描绘一个人在某一天的生活”,于是就有了马斯楚安尼扮演的古依多这个角色:不断被生活折磨,纠缠着记忆、幻想、情感与梦境。人物就在怀疑中登场、结束,电影变成交叠、滑翔的迷宫。费里尼执掌着巴洛克迷宫的开始和出口,马斯楚安尼就是这座迷宫的门面。

  梦是人类最悠久的美学活动,构成了费里尼电影的机制。费里尼说:“人生是悠长却不入眠的睡眠而已,我们不是活在现实当中,而是活在表象的世界,梦才是我们真实的人生。我脑子里的幻想念头不仅是我的生存现实,还是我电影作品的原料。”《八部半》中有两个重要的梦境:一个是打不开汽车飞到天上的梦,一个是古依多帮助父亲进入坟墓的梦。这两个梦预示着什么?按照心理学家荣格的解释,象征性符号表达了无法表达的事情。打不开车窗的梦是焦虑的象征,葬父则是弑父的隐喻。

  《八部半》中有母亲、妻子、情人等诸多女性角色。为何在电影中安插这么多女性角色呢?费里尼解释道:所有女人在一起和谐共处,这是男性的幻想。那些女人代表了男人生命中不同阶段的不同情感。费里尼的守护天使是女人,古依多的启蒙者也是女人。从电影中,观众可以看到费里尼暧昧的态度:一半纯真,一半罪恶。奇怪的是,这份“天真”与“罪恶”竟能在电影中和谐相处。这种关系从《甜蜜的生活》(1960)开始,一直延续到了《朱丽叶与魔鬼》(1965)和《卡萨诺瓦》(1976)之中。

  每个成年男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小男孩,费里尼也不例外。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在《费里尼电影语言结构中的自然主义元素》写道:“归根结底,费里尼心中有个‘顽童’——对这个‘顽童’,费里尼是心甘情愿听之任之,任其表现出非凡的机灵和狡黠的劲儿。”巧合的是,费里尼也用孩童的“嫉妒”来解释纯真:“每拍一部新片,那部片子就会变成一位嫉妒的情妇,她会说‘只有我!你只能为我一个人服务’……待我把一切都献给她后,这段恋情就会结束,会进到我的记忆库里去。”一旦一部电影完成了,费里尼就陷入了失恋的状态。所以,电影是费里尼纯真的情人,每拍一部新电影,费里尼就重新谈一次恋爱。

《八部半》:费里尼的巴洛克之梦

  这些“比较孩子气”的内容有些难以理解,以至于观众在观影时需要保持接受力很高的状态。“费费(Fefe),你为什么不拍一些我们看得懂的电影?”在电影《骗子》宣传回来的路上,出租车司机这样问费里尼。费里尼回答:“那是因为我拍的是真相,真相永远暧昧不明,而谎言却能让人很快就懂。”

  真相暧昧,费里尼晦涩,《八部半》难懂。除了导演暧昧不明的态度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把巴洛克风格中的要素都灌注到电影中。比如运动转场,比如雕塑和建筑,比如肖邦和瓦格纳的音乐,比如对天主教的探讨。这些赋予了电影更多的花纹、细节、空间和立体感,打开了电影之外的境界。这些要素构成了电影修辞,建构出意义。所以,理解费里尼的电影中的神秘感,不能依赖逻辑理性,而是需要依靠感性的重新发现。

  伟大的艺术家费里尼以梦者的身份重建电影,重温电影版的巴洛克之梦。费里尼致敬的是梅里爱和格里菲斯时代的电影美学,他们的电影有华美的服装、隐喻的雕塑,又调和了戏剧和滑稽剧的要素。

  费里尼是容器,多少后继者偷来他的杯子,效仿他、学习他、仰慕他。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偷了费里尼的杯子,把费里尼的狂欢和荒诞的喜感兑进自己的酒里:《地下》(1995)如是,《白猫黑猫》(1998)亦如是;蔡明亮偷了费里尼的杯子,把同样一个导演拍片焦头烂额的故事放在巴黎,一堆象征性符号出现在《脸》(2009)里。费里尼是一条敞开的大路,这条路通往罗马,无数导演从费里尼的电影出发,走向了电影的四面八方。

  (作者系北京电影学院讲师)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武建勋:现实题材电影的内容生产与档期策略

  • 饶晓志:坚守创作本心,在商业与艺术间寻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