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马 忠
儿童情感片《树上有个好地方》以上世纪90年代关中地区一个普通的乡镇小学为故事背景,讲述了调皮的孩子巴王超过和温柔的支教老师粉堤之间的故事。影片扎根乡村,用充满童真童趣的叙事手法,呈现出了不一样的儿童成长故事,是一部能打动观众并引人思考的电影。
九十年代初期的关中农村小学,“问题学生”巴王超过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在一棵隐蔽的大树上发现了自己的乐园,并将“好玩”的东西藏在大树上。这一切因支教老师粉提的到来而得到了改变,她像天使一般照亮了巴王超过的童年。漂亮、温柔、葆有童趣的粉提老师用爱和耐心抚慰、鼓励巴王超过,使他从一个顽劣不堪的孩子,转变成为一个有上进心和责任感的好孩子。
《树上有个好地方》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和矛盾,而是运用诗情化的叙事手法,将小主人公巴王超过的成长之“痛”真实细微地呈现出来,同时也将成长中的理解、包容与爱充分地表达出来。一方面,导演有意淡化故事冲突,将生活的平淡无奇真实地展现了出来。主人公巴王超过与父亲、同学之间的情感碰撞,是那个年龄的孩子所共有的经历。《树上有个好地方》中没有以往影视作品中常见的争吵、冷战、离家出走等情节,观众们甚至期待看到一场闹剧来冲散这种平淡。影片始终坚持平缓叙事,即使在巴王超过发觉粉提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爱被“抢走了”的段落,也被处理得柔和温润。另一方面,影片没有炫技的成分,更无意于在结构上做陌生化的处理。整个故事的架构十分规整,在平静的叙述中,不仅有对成长、亲情、爱情、教育体制等话题的讨论,更有对当下社会的深刻反思。全片格调自然清新,没有强行煽情,温馨中流淌着一股涩涩的味道。
20世纪初,周作人便提出了“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文学创作观,鼓励创作者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关注儿童的兴趣、成长等。导演张忠华在《树上有个好地方》中延续了这种创作倾向,完成了对乡村儿童成长的多元视角观照,展示了乡村图景中儿童的生活状态。不过,影片的意义不止于此,而是通过巴王超过这个“熊孩子”的视角,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式教育存在的弊端,比如形式主义的图书阅览室、以成绩论“英雄”……影片的重点并不是教育,但却暴露了乡村教育的苦殇。尤其当前中国发展水平不平衡,一些地区相对贫困,如何让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学校倾斜,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作为一部“准儿童片”,《树上有个好地方》兼顾了成人和儿童两个主体,巴王超过、学霸贾苗红、校长、班主任、粉提老师,实际上分别代表着童年与成长,爱与关怀,以及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对于这部影片的内涵,儿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但对此家长可能会有更深刻的感悟——一些在成人社会丧失的部分价值观,或许会引发家长对于自身、教育和社会的思考。
影片最后巴王超过用沙土将装满玩具的铁盒子埋在了被父亲锯倒的“大树”旁,这一细节也包含着一定的象征意义。“大树”被锯了,“好地方”消失了,但不意味着童年的消逝和陨灭,这代表了一种告别的仪式,寓意着乡村少年全新的成长。我们都会和过去说再见,但过去在我们心里留下的是爱还是恨,会带来完全不同的影响。虽然粉提老师离开了,但她在巴王超过心里种下了爱,会长出生命的活力,就像最后那枝绿叶,就算会经受现实残酷的砍伐,依然会充满希望。这样的故事结尾,简单但却又饱含温暖与希望。
总而言之,影片《树上有个好地方》是一段对美好童年的挽歌,一首歌颂师生情的抒情诗,一部令人开怀大笑的喜剧作品。虽然故事相较现实仍显理想化,但仍值得细细咂摸。(马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