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石天强
《陈翔六点半之民间高手》(下文简称《民间高手》)是由陈翔自编自导的运动题材喜剧类网络电影,讲述了爷孙两代人在爆笑的民间乒乓球比赛过程中,收获爱与成长的温情故事。
陈翔最初作为网络剧导演,创作了大量的短视频合集,并在拍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极具特色的表演群体。这些作品聚焦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土味化”的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一边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还强化了观众对故事内涵的理解。
针对当下大部分的影视作品而言,演员的“帅”通常是最大的卖点。当《民间高手》中这些“原生态”的演员出现时,反而给人一种反其道而行的感觉,这些真实、自然的角色,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使得影片在进行人物塑造和情节设置时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也让观众萌生出一些特别的期待。
影片以“乒乓球”为题材,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中国是乒乓球大国,民间高手云云,“乒乓球”这一载体富有极强的民众特色,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土味”十足的合理背景和发展脉络。体育在今天分化为泾渭鲜明的两个领域,一个是竞技体育,另一个是群众体育。《夺冠》、《攀登者》等影片都属于对竞技体育的艺术呈现,大部分观众与类似影片讲述的故事距离较远,难以产生亲切感。而《民间高手》刻画的是关于群众体育的故事,让影片与观众的生活产生更多的交互:群众体育就是普通人的体育。
影片对打球动作的刻画也极具“土味”。其展现的打球动作包括飞跃、武术技巧甚至一些“歪门邪道”。这种过度化演绎打球技巧的方式其实是真实生活的艺术化呈现,反而让观者觉得合情合理。群众体育与个人性情、爱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比赛的过程就是个人的游戏过程,是各种“野路子”技术的展示过程,人们会在运动过程中做出各种各样的花哨动作,“土味”就体现在对平凡人个人风貌的夸张展现上。
在商业性竞技体育横行的今天,体育比赛就是在培养人的竞争意识。“友谊队”的口号“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则显出一种过时的“土味”。实则,在竞技之外,群众体育的意义更在于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联。这种“土味”口号恰恰昭示和呼应了群众体育的本质。
友谊队最后出于“友谊”而将最终的胜利拱手让给了对手,似乎也是这种精神的延续;但这“友谊”背后的另一层含义,并不那么纯粹。将胜利果实拱手相让的深层原因是在于后面的对手“野狼队”手段十分下作,让一群女孩儿难以招架。所以她们“真诚”地祝愿对手“无憾”队在面对野狼队时,能“死”得好看些。这个“友谊第一”的“土味”也就生发出别样的意味。在高举道德与正义的旗帜的同时,从侧面反映了生活的真实。
影片中的素材大多只是对现实生活的粗加工,在演员对生活夸张、过度的演绎中体现出所谓的“土味”。在电影圈商业炒作沸反盈天的当下,大多数电影中的画面多显得精致浮华而丧失真实感触,这些“土味”饱满、情节简单但来自于现实人生的故事,反而让我们看到了当代文艺作品中生命力的弥漫。(石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