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康宁
饶晓志执导的《人潮汹涌》是春节档上映的七部影片中唯一一部翻拍影片,改编自日本电影《盗钥匙的方法》(2012)。《人潮汹涌》借用了原有的故事框架,通过身份互换引发悬疑与喜剧效果。同时,在对原版故事进行本土化改造的过程中,融入了较多的“作者”因素,使其成功变身成具有作者风格的荒诞喜剧。
导演饶晓志对原版故事进行了三重改造:文化情境的再生创造提供日常生活的惯常性,周全与刘德华的身份互文提供人物认同的支点,而借用荒诞舞台剧将电影故事的荒诞性推向极理性的一面——每个人都需要做选择,而选择的前提是自省。凭借这样的改造,饶晓志为《人潮汹涌》贴上了自己的标签,赋予作品超越翻拍、超越荒诞喜剧以外的意义。
文化情境的再生创造
在电影的跨国翻拍中,文化情境至关重要。故事的类型和主题是翻拍的基础,文化情境则是其赖以生存的土壤,文化情境的可靠与否关系到翻拍的成败。
《人潮汹涌》将原本在日本发生的故事搬到中国,并不是故事空间的简单替换,而是通过改造文化情境,为故事提供一种归属感,让观众通过银幕感受到日常性与习惯性,相信故事真实性的同时,也直观体会故事空间的当下性。比如上海杂乱的后巷,居委会大妈对于“垃圾分类”的提醒,甚至李想作为“单亲妈妈”的人设,都是观众较为熟悉的空间或文化符号。
方言具有多重文化指向,表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赋予人物个性色彩,与在地的文化建立一种更为亲密的对应关系,同时可以制造出喜剧效果。影片中黄小蕾的重庆话和郭京飞、万茜的上海话就为人物塑造提供了较为真实的环境,增加了电影的质感。
整体来看,影片中较多细节的调整,甚至台词的戏剧性,都使故事更适合中国的文化语境,更容易将观众带入其中,增加参与性。文化情境的再造,赋予影片扎根中国的基础,即使是杀手题材的影片《盗钥匙的方法》,在中国也具有了跨文化认同的可能。
周全与刘德华的身份互文
当被问到为何选择刘德华作为男主角时,导演饶晓志表示,刘德华与男主角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对刘德华的粉丝而言,影片满溢着迷影情节,主人公的经历并不只是失忆后做群演、恢复记忆后做杀手的人生际遇,更为浓重的呈现重点在于,刘德华从影40年的演艺经历。当熟悉的经典港片一幕一幕重现在大银幕上,观众对于刘德华的认知,很自然地平移到周全身上,周全与刘德华的身份叠合在一起,这样的互文,通过明星效应作用在观众心里,让观众对影片建立一种心理认同,与故事人物周全实现情绪上的同频。
影片中两次出现《喜剧之王》的类似情节与音乐,如果熟悉《喜剧之王》的观众相信尹天仇就是周星驰,那么周全也可以是刘德华。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了熟悉的《天若有情》《无间道》《旺角卡门》《暗战》《喋血双雄》等影片的经典片段,那些都是周全经历的,更是刘德华自己的演艺人生。
周全与刘德华身份的叠合,帮助整部影片实现了文化的“去在地化”与“再在地化”的双向功能,提供了喜剧情境,帮助观众找到认同的支点,更加确信了故事的假定性,通过对刘德华回忆的唤醒,在心理上实现在地化的过渡。
舞台剧仪式感的借用
除了认同文化情境、在心理上实现在地化的过渡,《人潮汹涌》还有更深一层的目标,即引发观众的心理共鸣并将其放大,进而产生一种社会意识的合意。这一部分的实现,影片主要依靠极致的荒诞效果与舞台剧仪式感的借用。
充满舞台剧的仪式感是导演饶晓志的追求,如果说周全在和陈小萌联合行动后教他表演挨刀后如何倒下是情节所需,那么将最终的冲突镜头放在贝克特《Endgame》废弃舞台便是其个性化风格的勇敢尝试。饶晓志做过舞台剧导演,曾坦言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对他影响至深,这也使得《人潮汹涌》个别的场景透着一种舞台剧的仪式感。影片中,周全对陈小萌说出《敞开的门》中“当演员不再去刻意寻找安全感,真正的创造力就会充满了空间”,便能看出导演对舞台剧的执念。
影片结局时,几条叙事线索汇合,几伙人最终集中在废弃的贝克特舞台,情节的张力增强,故事走向了荒诞喜剧偏理性的一面。矛盾激化到了极限,周全、陈小萌、李想、晖总都需要作出选择,除了导演非常私人化的体验与情怀,也恰当地加入了关于勇敢、自信、爱的较大命题。与此同时,观众作为外在于电影叙事系统中的角色,被强制性地置于一个跟随影片叙事者游荡、历险与反思的位置,随危机的出现、化解而紧张、焦虑,陷入自省。
从《你好,疯子》《无名之辈》到《人潮汹涌》,饶晓志一直尝试找到商业性与艺术性的结合点,发出自己的声音,即使是翻拍也尝试贴上“作者”的标签。影片尽可能地将本土化情境、荒诞叙事与观众共情推至同一个场域,使其契合观众的期待视野,激发观众的共通情绪,进而在他们心理留下痕迹,引发思考,生成感染力。
(作者系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