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同学麦娜丝》:在至亲至疏的世界里抱团取暖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同学麦娜丝》:在至亲至疏的世界里抱团取暖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1-03-17 10:3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龚金平

  影片《同学麦娜丝》讲述了四个已届中年的高中同学,在社会上摔打多年后,深陷现实的庸常与灰暗中难以自拔。四人对于自我的定位,对于人生的设想有着重大差异,并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曲线。吴铭添从高蹈的艺术理想到沉醉于虚伪的政治表演,虽人生得意,但失去了妻子的真心和朋友的尊重;罐头是一位长相粗俗,内心猥琐的胖子,最后超越了低俗的情欲,坚守内心对于“美好”的守护;电风是一位保险公司的职员,能力出众,为人耿直,但每次都与升职加薪无缘,他努力在污浊的现实中保持一份正直与责任;闭结有严重的口吃,做纸扎屋为生,人生乏善可陈,他以内心的单纯应对现实的残酷。

  对人物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的剖析之后,我们发现,吴铭添能基于情势见风使舵,并在政治游戏中如鱼得水;闭结是从纯真的天性出发,寻找内心的满足;罐头依靠在自造偶像面前的顿悟,回归纯真;电风则在宗教的光芒中拥有了承担责任的勇气。这四人中,吴铭添是精致的利己主义,闭结则是极致的纯粹之人。至于罐头和电风,夹在中间,没那么功利,也没那么纯粹。他们身上有道德感,但这种道德感处于一种模糊和摇摆的状态,需要一个契机来激发,需要外力进行更为澄明的指引。至此,影片的人物设置已非常清晰。吴铭添与闭结的存在感很强,人物魅力与命运选择也非常有感染力。罐头与电风的塑造则有点俗套,面目模糊,部分心理动机的披露粗糙而浮泛。

  影片以四个人物之间交织而成的网状情节脉络,从点到面地辐射出更多的人生百态。确实,经由这些人物的串联,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繁华忙碌背后的空洞与堕落,当然也有苍白荒芜中的真情流露。尤其影片中人物之间至亲至疏的关系,是对世界真相更有洞察力的烛照,更有温度的感喟。

  四位主人公看似经常聚在一起,颇有点肝胆相照的意味,但实则四人之间并没有达到声气相通的境界,至少吴铭添与另外三人之间有着重大的价值观差异。还有吴铭添与妻子阿枝结婚多年,两人仍然是两个世界的人,阿枝充当的是一个母亲的角色,吴铭添则像一个任性迷茫的孩子。更不要说那些政客,看似和选民亲如一家,实则都是算计和利用。除了这种貌合神离,影片中也有令人感动的“至亲”关系。比如,阿月对于闭结想表达的意思每次都了然于胸,总能凭着闭结的一两个字就准确地说出他的心里话。这种默契令人惊叹,也不由让人感慨,世间可能真的存在心有灵犀,心意相通。影片强调了人物间彼此的连接、依靠,不仅在表面上勾勒了这个世界的一团和气和相互缠绕的关系,也在更为内在的层面凸显了人世间的孤独无依。

  影片的主题野心非常大,希望通过多个维度的人物对话关系,囊括人生的多种选择和可能性。但是,其中牵强、拼凑的部分也随处可见。其实,影片非常适合做减法,减少主人公,减少次要人物,设置一条明确且饱满的情节主线,这样情感力度和思想深度都会大有改善。当然,影片以一种絮絮叨叨的闲聊方式,审视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人生的状态,进而在一种网状的人物关系中营造更为立体多元的映照关系,这是一种更具新意的编剧方式,但对部分线索的把握显得绵弱、松散、牵强。

  影片中呈现了大量生活化的内景,包括居所、办公场所、教堂、娱乐场所、小吃店、婚礼与葬礼现场等。这些场景大都用的是暗调画面,部分场景显得暧昧、阴森、压抑,试图对人物的生活空间与心理状态进行具象化表达。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那些政客的办公场所,大都明亮整洁,有现代气息(即使墙上贴着马桶的广告)。更为离谱的是,影片对几处厕所也运用了亮调画面。厕所里整洁宽敞,还有漂亮的墙纸,甚至摆放了一些装裱好的照片,人们在这里进行幕后的讨价还价、折中妥协。将人物的政治交易放在厕所里,堪称神来之笔。厕所里的私密、污秽、光天化日却又见不得人的双重性,与影片中的政治有着奇妙的相关性和隐喻性。

  影片中还有另一处意味深长的内景,就是闭结为自己做的纸扎屋。这个纸扎屋身处郊区一间废弃的房间里,屋内设施齐全。甚至,闭结还贴心地为朋友在房间里布置了他们朝思暮想的“理想”,如吴铭添的“剧本”,罐头的“女神”。当然,这个空间越是逼真,越显虚幻,像一个不真实的梦。

  讽刺的是,影片中最“振奋人心”的外景乃是吴铭添宣传造势的街道。其时阳光灿烂,锣鼓喧天,群情激昂,吴铭添更是志得意满,人生豪迈。在这种高调的阳光中,世界美好得极不真实。当然,这也是一种错觉,是卑劣政客通过表演的方式在选民面前制造的一种幻象。

  影片的场景在三个维度上呈现了一种对话关系。闭结的纸扎屋(内景)华丽精致得像一场梦,背后指向底层人的辛酸与苦涩;政客的选举外景开阔明亮得像一个美丽的泡沫,包裹着内核的虚空与不堪。至于罐头的住所、闭结的工坊、电风新买的一居室,才是这个世界真实的底色,它们逼仄、清冷,诉说着无数普通人一生的挣扎与渴望。这种内景与外景的并置,为观众揭开了这个世界阳面之下的阴暗面,并洞穿了诸多场景背后的生存真相和运转法则。

  影片选择了四个草根,呈现了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以及他们在生活中的无望挣扎或者自甘堕落,从而勾勒出更为宽广的社会生活面相,这是影片在情节和主题方面最为突出的成就。但是,由于过分陶醉于庸常生活中戏剧性突转所带来的惊奇效果,影片在风格上出现了结构性的矛盾:一方面创作者以无限贴近现实的方式,希望在一种原生态的粗砺影像中展现普通人的生存画卷,但过于离奇的情节,又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这种还原现实的努力。

  例如,那位原名麦娜丝的同学,是生活所迫还是主动选择,竟会甘心沦落风尘,影片真的没有义务解释一下吗?还有闭结,让他在幸福唾手可得时莫名死于一场被错认的仇家追杀,而不是基于现实的逻辑或者命运的某种必然性,这难道不是偷懒的处理方式?

  影片一方面在叙事中强调“私人性”,并在片尾表达了对已逝同学的纪念,但创作者又不甘心停留在“私人回忆”的层面,而是想对社会现实进行更有穿透力的洞察与剖析,甚至对人生百态进行极具风情的描绘。面对这两种不同的情感与主题向度,创作者如果不在人物刻画与情节设置上进行更为用心的谋划,根本无法弥合其中的裂痕与鸿沟。(龚金平)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孙亚儒:夸父逐日式的悲剧美——海子史诗意象解读

  • 《保你平安》:超越个人梦想的平民英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