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文学博士 龚金平
1977年,影片《遥远的桥》全景式再现了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号称“市场花园行动”的安亨(Arnhem)空降战役的全过程。影片以悲壮昂扬的基调赞颂了英勇战斗的盟军士兵和荷兰抵抗组织,但盟军空降兵的困窘遭遇和悲惨命运,也让观众意识到,将领的决策失误给士兵和平民带来的巨大灾难,道尽了“一将功成(功败)万骨枯”的残酷真相。
四十多年后,影片《被遗忘的战役》聚焦于“市场花园行动”失败之后的斯海尔德河战役。这场战役在规模和影响上似乎不值一提,甚至历来鲜为人知。因此,创作者没有选择史诗性的宏大叙事,去还原这场战役的全貌,也无意于制造逼真震撼的视听轰炸,而是从更具人道情怀的角度,展现在特定的战争形势下,不同阵营的普通个体,在经历怎样的生存挣扎,在承受怎样的精神折磨。
电影《被遗忘的战役》海报
《被遗忘的战役》有三位主人公:英国飞行员威尔,德军中的荷兰籍士兵范斯塔佛伦,以及荷兰女孩特恩。影片由此展开三条叙事线索,拼凑出这场战役的大致面貌和局部细节,并交织出令人震撼和深思的人性内涵。
也许,在历史的记载中,这些“凡人”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他们没有卓著的功勋,他们的事迹微不足道,往往成为冰冷的数字被淹没在空洞的叙事中。但是,正是无数普通人的命运编织成纷繁的历史景观,甚至影响历史车轮的走向和速度。《被遗忘的战役》对这些“无名之辈”投以深情的一瞥,不仅体现出深沉的人道立场,也凸显了历史书写的细腻与真切。
影片以三个人物的眼睛为视点,让观众通过特恩的视角去了解荷兰抵抗军的活动,以威尔的视角去接触盟军的战斗经历,以范斯塔佛伦的视角去体认德国军队的残忍与邪恶。这三个人物分别有着各自的行动轨迹,但他们的命运和价值观都因这场战役而被深刻地改写。在影片的结尾,范斯塔佛伦从枪口下救下了特恩,自己却身中数弹,威尔恰巧目睹了特恩无助地为范斯塔佛伦止血的情景,这是三人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产生交集。三人的聚散,就像战争中无数人的命运碰撞,有着难以言说的奇妙缘分与悲情宿命,甚至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荒诞,也见证着杀戮中未能湮灭的人性。因为,范斯塔佛伦执行了枪杀特恩弟弟的命令,现在却又救了特恩;范斯塔佛伦曾在战场上放了威尔一条生路,转眼间威尔却看到范斯塔佛伦死于非命。
影片中最为动人的部分,并不是那些战斗场面,而是人物在战争中所完成的心理弧光。特恩最初觉得战争与她距离遥远,甚至对她的日常生活毫无影响,但是,当弟弟被德国人通缉并惨遭杀害,她才意识到,国破与家亡正是唇齿相依的关系,进而主动为抵抗组织送情报。于是,幸存的特恩注定要永远活在战争的烙印之中,她对于个体与家国的关系恐怕也会有更为深切的理解。还有威尔,他对于战争一度抱有浪漫化、游戏化的想象,甚至带着不想被父亲保护而急于表现自己的叛逆心理而参加战斗。但是,在那场突围之旅中,他看到了在生死未卜的状态中,人心的微妙转变:有人会临阵脱逃,有人会知难而退,也有人坚定无畏。还有范斯塔佛伦,一直试图在战场上保持朴素的人情,正常的人性,但是,德军的冷酷无情,荷兰民众的命运无常,都令他深受触动,并最终在强烈的厌战情绪中,选择了良知。
影片具有鲜明的反战色彩,但这种“反战”,没有以金刚怒目的姿态,来控诉战争对个体身心的戕害,而是尽量避免在激烈的戏剧冲突、刺激性的场面中展现战争的暴虐,却钟情于在日常化的氛围中,用近乎纪实性的手法,平和克制地描摹个体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例如,特恩与父亲为营救德瑞克而徒劳奔波,威尔与四名战友在迫降之后焦灼地辗转突围,范斯塔佛伦在战争中一次次遭遇内心阵痛。在这些戏份中,人物的处境固然紧迫、危险、煎熬,但是,在外在的动作上,却隐忍而低调,甚至麻木而平静,并没有机会表现情感的大开大合。这正是影片努力打造的叙事风格,将观众置身于“外松内紧”的戏剧情境中,让战争成为一种背景性的因素,突出不同阵营的人物经历的共通性痛苦:战争吞噬了生命与良知,战争放大了人心的阴暗与软弱。这正是影片的成功之处,它没有让观众带着反法西斯主义的豪情,盲目地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而是从更为真实的生存境遇中,让观众看到战争中具体个体的命运历程与内心起伏。
《被遗忘的战役》并不青睐那些在历史上显赫的名字,而是有着为普通人立传的意味,更有着表现普通人在战争机器中被碾压的悲悯情怀。这就可以理解,为何影片的色调偏冷,没有高光和暖色调,而是全程处于灰蒙蒙的状态中,天气的冷冽令人不寒而栗,周遭的萧瑟令人心情压抑。影片还用大量黑夜的戏和内景的戏,来营造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重感。还有那些战斗场面,也绝不给人豪迈壮烈之感,而是让人感到莫名的寂寥与凝重。这些视听语言的特点,正说明影片试图还原战争的真实面貌,还原战争中人的真实处境与心态,从而让观众意识到,战争中人的无助,战争中人心的脆弱,战争中人性的复杂,是如此平静如水,又如此惊心动魄。
当然,影片过分追求克制冷峻的叙事基调,同时又想彰显纪实性的影像风格,对三位主人公保持一种疏离的关照态度,这固然有利于避免通过煽情化的场景来制造片刻的情绪高潮,而是鼓励观众以一种冷静的态度,进入历史的幽深处,进入普通人内心的微妙处,感受战争风云对于个体命运的拨弄,对于个体心灵的冲击。但是,这种“间离”效果毕竟是一柄双刃剑,会影响观众对人物的认同感,会削弱情节发展与人物命运结局的悬念感。加上三位主人公的人物形象略显单薄,缺少性格魅力和心理深度,导致观众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情绪冷漠,内心松弛,难以对人物产生移情效果,也不会对情节的走向揪心般牵挂,进而使影片的情绪感染力和思想感召力大打折扣。(龚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