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警察荣誉》里藏着对生活的深思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警察荣誉》里藏着对生活的深思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2-06-16 13:27

  作者:天津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张黎明

  电视剧《警察荣誉》正在热播,也因剧情、话题等屡屡登上网络热搜榜。这部聚焦基层民警的影视剧,既非大场面、大制作,也没有悬疑烧脑的剧情,有的只是鸡毛蒜皮的市井百态、熙熙攘攘的人情世故和平凡如你我的各色新老警察。在摒弃了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加持后,该剧以现实主义的笔触和思考显示出了其感染力和价值。

《警察荣誉》里藏着对生活的深思

  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观众们的热情虽然不减,但总是会在弹幕里看到“气死人了”“气得人脑仁子疼”等评论,当然,这并非批评之词,而是观众对剧情感同身受下的情感发泄。剧中讲述了两个“恶老人”的故事,一下将弹幕区的“仇恨拉满”。一个老人在公交车上对带孩子的女子推推搡搡,女子还手使矛盾扩大。在民警调停时,老人怕担责任装晕被送进医院,结果被确诊为肝硬化晚期。谁来负责老人的医疗费用成了新的矛盾。民警找到了老人的儿子,却发现老人有长期家暴史,给妻子和儿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该不该原谅父亲,甚至“割肝救父”,这是摆在老人儿子面前的难题。另一老人故事则更让人气愤。一位没有办理养狗证的老人在没牵狗绳的情况下遛狗,使得小区内的小孩受到惊吓摔伤。小孩父母因老人年纪大并没有主动追责。这时老人却反咬一口,不仅要求小孩的父母赔钱,还装晕住院、不断滋事,闹得三口之家整日不得安宁、惶惶不安。

  在这两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些似曾相识的事件,如“都市养狗”“老人讹诈”“家暴”“父不慈”等社会问题都曾引起过巨大的争议。这些社会现象是是生活中的糟点,也是令人无奈的现实。《警察荣誉》将五味杂陈的日常直白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不刻意美化,也不回避矛盾,藻饰太平,以冷静的镜头语言展示出社会现实、人情冷暖,甚至是人性的优劣。

  此外,剧中的几个“妈妈系列”的故事也让人看得血压飙升。第一位妈妈,面对想跳楼的儿子,没有安慰、纾解,只有一句句抱怨,甚至还以死相威胁。第二位妈妈,面对自己失败的婚姻,将希望寄托在了女儿身上。为了摆脱母亲对自己的控制,女孩选择了离家出走、对此,吴女士非但不自我反思,反而将女儿出走的怒火都发泄在了女警夏洁身上。剧中女主夏洁的妈妈的所作所为也颇令人头疼,夏洁的妈妈因丈夫的牺牲而缺乏安全感,是一个恨不得永远将女儿安置在育儿袋中的焦虑妈妈,需要时时打电话监督女儿的工作。

  面对世间的纷纷扰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辛酸和无奈。但是为了守护一方平安,警察选择了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他们不仅有面对真生活、真问题的勇气,还有敢揭露、勇救赎的力量。也正因为剧中注入了关注现实、直面矛盾的创作理念,才使得近些年的现实题材剧逐渐走进了观众的内心。《欢乐颂》《都挺好》《山海情》《人世间》等剧目,虽内容主题千差万别,艺术表现各有不同,但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都有现实精神、问题意识,反映出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执著和尊重。

  面对现实的一地鸡毛,我们不能停止思考和反思,又或许我们能在剧中找到一些答案。在“两个老人”的故事中,面对肝硬化晚期的父亲,剧中借老民警陈新城之口告诉老人的儿子,救与不救都是合理的选择,不必在乎别人的看法。在另一个故事中,面对老人的无理取闹以及其家人的讹诈行为,没有任何过错的年轻夫妻最终选择了与恶人“和解”,在和解书上签了字,选择了与生活和解。文艺作品是对客观生活的再现,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或许它无法根治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却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观众,我们通过文艺作品反观生活,或许也能学到一些人生哲学与处世智慧。(张黎明)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离职》:晚期资本主义时代的职场人生

  • 陈一军:盛大的敦煌,盛大的散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