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分手的决心》:黑色电影的爱情反转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分手的决心》:黑色电影的爱情反转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2-08-19 18:09

  作者:兰州大学文艺评论中心执行主任、文学院副教授 周仲谋

  根据美国学者威廉·鲁尔的研究,“黑色电影”大致有以下几个特征:故事围绕犯罪展开;全片弥漫着阴暗氛围和压抑情绪;结局往往比较悲惨,与传统电影的幸福美满结局大相径庭;倾向于呈现有缺陷的人物角色,通常以硬汉型的侦探(警察)和外表美丽、内心狠毒的“蛇蝎美人”为代表。对照上述特点,朴赞郁执导的《分手的决心》,显然可以划入黑色电影行列。不过,与以往黑色电影不同的是,《分手的决心》通过剧情上的爱情反转,打破了“蛇蝎美人”的角色设定模式,为影片增添了一抹温暖的底色,传达出创作者的爱情观。

《分手的决心》:黑色电影的爱情反转

  电影《分手的决心》海报

  在剧情上,《分手的决心》充满悬疑色彩,故事扑朔迷离,波折横生,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影片以命案侦查为主线:刑警张海俊在调查女嫌疑人宋瑞莱的过程中,逐渐对她产生了复杂暧昧的情感。这种情感会不会影响海俊对案件的分析判断?瑞莱到底是不是杀人凶手?两人的关系如何发展?这些疑问,都成为吸引观众看下去的悬念。

  只看影片的前半部分,《分手的决心》似乎并无太多出彩之处。男警察爱上女嫌疑人的故事,在保罗·范霍文执导的《本能》(1992)中就已讲过,莎朗·斯通饰演的美貌性感女主人公凯瑟琳,以高超智商和完美不在场证据,摆脱了冰锥杀人案的犯罪嫌疑,并让警探尼克深陷香艳旖旎的温柔之乡。如果《分手的决心》止步于此,则会沦为对《本能》的拙劣模仿。显然,朴赞郁绝非东施效颦的庸者。影片在巧妙的爱情反转中,既超越了《本能》的叙事框架,颠覆了“蛇蝎美人”的固定人设,又揭示出人物潜意识深处复杂微妙的心理。

  《分手的决心》中的第一次爱情反转,是海俊对瑞莱的暧昧情愫转化为爱情,得知她是凶手后仍替她掩饰真相。影片以一些主观性的画面,表现海俊的窥视快感和隐秘欲望,例如海俊眼中瑞莱吃冰激凌时添勺子和嘴唇的性感动作,以及他幻想自己就在瑞莱身边,闭上眼睛闻瑞莱的气味等。除了欲望,海俊对瑞莱被丈夫殴打虐待的遭遇也充满同情。而当瑞莱一语点破,帮助海俊查到罪犯洪山五藏匿处所,更使海俊对她产生知音之感。与瑞莱的交往让海俊身心放松,然而,凭借着刑警的职业敏感性,还是让他发现了瑞莱作案的蛛丝马迹。情与法的冲突中,情感占据了上风,而警察的职业操守又让海俊无法继续与瑞莱相处,他只能选择离开。

  如果说第一次的反转,还不足以令人感动的话,那么第二次爱情反转,则不仅使剧情更加曲折,而且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瑞莱起初是想利用海俊对自己的爱情来脱罪,但海俊体贴的行为、暖心的话语,让瑞莱对他不由得产生好感,特别是海俊发现真相后的一番沉痛表白,让瑞莱的心彻底沦陷。影片中瑞莱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情感是隐藏起来的,除了流泪的特写镜头外,没有运用更多画面来表达。电影直到临近结尾处,才让她向海俊表露心迹:“你说爱我的瞬间,你的爱就结束了,我的爱就开始了。”为了保护这个曾经庇护自己的男人,瑞莱为爱牺牲,选择把自己埋在海水和沙子里,而她也将永远活在他的心中。

  在大多数黑色电影中,“爱情”往往是欺骗的幌子,是为达到目的而采取的策略与手段。不少黑色电影中的男主人公,最后都死于蛇蝎美人之手,如比利·怀尔德的《双重赔偿》《倒扣的王牌》等。《本能》开放式的结局虽没有交待尼克的最终命运,但很有可能他将是凯瑟琳猎杀的下一个目标。

  与上述影片不同,《分手的决心》中的瑞莱尽管表面上接近“黑寡妇”形象,然而并不是心肠歹毒的蛇蝎女子。相反,她有许多值得同情的地方。虽然她犯下了杀人的罪行,但一次是为了反抗丈夫的虐待,一次是为了保护深爱的恋人,都有不得已的苦衷。影片一方面把瑞莱的前夫塑造成枉法、家暴、占有欲极强的坏人,把其现任丈夫林浩信塑造为诈骗老人钱财的恶棍,另一方面,通过诸多细节表现了海俊妻子对他的控制、怀疑,从而使瑞莱和海俊都成为被同情的对象。两人的相恋虽不符合道德标准,却能够引起观众的认同。尤其是瑞莱为爱付出生命,唱响了一曲哀感顽艳的爱情悲歌。警察与嫌疑人的身份隔阂,不一致的爱情步调,不为道德、法律等世俗规则接纳的禁忌之恋,都注定了两人的爱情只能是一场悲剧。

  《分手的决心》通过两次爱情反转,改写了黑色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为影片阴郁的氛围增添了一抹清新亮丽的色彩,也传达出创作者对爱情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在创作者看来,爱情能够给人带来天启般的喜悦,仿佛人生可以从此焕然一新,重新来过。影片中的海俊,因工作压力和貌合神离的夫妻关系,产生了严重的睡眠障碍,然而他在对瑞莱的窥探观察中,以及与她的接触中,获得了难得的放松。伴随着瑞莱的呼吸声与轻声细语,海俊可以安然入睡,这无异于一场新生。而在瑞莱内心深处,海俊的爱情使她灰暗的生活有了一丝光亮,她爱上海俊,等于是给了自己一缕希望和念想。

  其次,爱情不只是占有,更是付出。影片中的海俊和瑞莱,都甘愿为对方付出。海俊不惜摧毁自己的职业操守,为瑞莱隐瞒真相,并因此重患睡眠障碍。瑞莱为了保全海俊,不惜杀人和自杀。分手的决心竟是以生命为代价,不禁令人扼腕叹息,唏嘘不已。有论者认为,该片是欧·亨利《麦琪的礼物》的“犯罪版”,从为爱付出的角度来看,诚哉斯言。

  再次,爱情和“死本能”紧密相连。弗洛伊德认为,人除了有生的本能之外,还有与之相对立的死的本能。影片中的爱情就像一场冒险,明知危险却忍不住靠近,明知是禁忌却忍不住要触碰,一次次斗智斗勇般的试探,又充满真挚与执着。不顾一切的爱情带着自毁的冲动,哪怕遍体鳞伤、粉身碎骨,也要勇敢地迈出那一步。受“死本能”的驱动,海俊敢于站在悬崖边帮瑞莱抛洒亲人的骨灰,瑞莱敢于将杀人动机向海俊和盘托出,并最终选择自杀。片中洪山五与吴佳人的爱情,正是张海俊与宋瑞莱结局的预告,像一面镜子,照出爱情的本质。

  威廉·鲁尔指出,“黑色电影代表了当代生活的噩梦”。《分手的决心》直指韩国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中年危机和“爱情终结”现实,爱情或消逝于琐碎、平庸的日常生活,或破灭于婚姻双方的聚少离多、有名无实。然而,影片并没有陷入爱情“虚妄论”或“无望论”,而是在爱情匮乏的时代讲述了新的爱情传奇,给观众以真爱永在的信心。(周仲谋)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亲爱的仇敌》:女性情谊的深刻洞见

  • 《小地方》:寻觅孔隙中的旷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