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百妖谱》:寓言动画中的精品佳作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百妖谱》:寓言动画中的精品佳作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2-08-19 18:13

  作者:宋磊

  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是人类文学中很重要的一种体裁。它们往往短小精悍,但是能引发读者对现实和人性的思考。在动画中,也有这样一类具有寓言性质的作品,虽然其中的人物、场景、世界可能无一为真,但它却鞭辟入里地指向现实、透视人性。这类作品并不多见,却往往是精品佳作,遇到了就要倍加珍惜。

  这类作品中的一部分以构建世界观见长。它们往往构造出一些现实中难以出现的离奇世界,在极端的情况下体现人性。比如日本动画《奇诺之旅》中就有一集,说一个国家的人每天都在建一座高塔,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建,最终塔塌了,人们自由了,却也失去了生活的目标。这样的世界是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但是每天从事无意义的工作,不知道如何生活的人恐怕不在少数。

  这类作品中的另一部分以刻画人物见长。它们往往发挥动画极具假定性和想象性的艺术特点,借助神、鬼、妖、魔这些超现实角色的故事来隐喻现实社会。《百妖谱》就是这类作品中的代表。它通过一个专门给妖看病的“妖医”桃夭的经历,串联起一个个在人类世界中染病的妖,进而折射出人心之善变、社会之残酷。

《百妖谱》:寓言动画中的精品佳作

  凝聚传统文化之意蕴 浪漫主义之期许

  我们先来谈谈《百妖谱》中的妖。迄今为止,《百妖谱》中所有妖的名字都是“双字”,念起来很有中国古文的意蕴。究其来源,虽然出处多样,但总归和传统文化相关。

  名字有源于古代经典名著的。比如“化蛇”就出自《山海经》。《山海经·中山经卷》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其中多化蛇,其状如人面而豺身,帛翠币蛇行,其音如叱呼,见其邑大水。”“庆忌”则来自《管子·水地》篇:“水之不绝者生庆忌。庆忌者,其状若人,其长四寸,衣黄衣,冠黄冠,戴黄盖,乘小马,好疾驰。”“蜉蝣”在《诗经》中专门有一首名叫《曹风·蜉蝣》的诗来描写,借这种朝生暮死的小虫比喻生命短暂、光阴易逝。

  也有一些妖名是作者借用其他现成词汇转义而成的。比如“照海”,它是人体的一个穴位名。“拈花”,是一个佛学中的用词。而“应声”则是一个从古沿用至今的汉语词汇,意思是随着声音。当然,还有一些作者自造的妖名。比如“媪姬”,媪就是老妇人的意思,一般作媪妇等词汇使用,但是媪姬一词却是几乎看不到的,是作者把“媪”字跟中国古代对妇女美称的“姬”字拼在一起形成的新表达。

  因为名字出处的不同,《百妖谱》中这些妖本身所承载的意义也不同。大体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再现典籍中的本义。比如“漱金”,有记载称它是昆明国进献给魏明帝的礼物,喂其珍珠或者龟脑就可以吐金屑,因为鸟性畏寒,所以被称为“辟寒金”。这和影片中所描写的几无差别,历史时代也对得上。甚至在《百妖谱·漱金篇》的末尾出现的龟脑可延漱金鸟寿命的说法,也不是随意而说的,可见作品文本之考究。

  第二类是创新典籍中的原义。“媪姬”中的“媪”本来是老妇的意思,现在被赋予了“食亡者,能断人死时,得成人形者皆女体,貌秀美,不祥物也”的新概念。“照海”也被赋予了“生于深海,能照生路,成人形后迅捷如鬼魅,善寻逃路,追之不得,若自碎成粉,不论生死,但凡肉身仍在,食之,可归初”的新定义。基于词汇原意牵引出创新含义,足见作者之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三类是人的某种特殊情绪的转义。所谓“心生妖念”,很多妖的来源实际上是人的某种心理或情绪。比如“应声”这种妖,就来源于人们过于看重别人的态度而最终无法自拔、只能受其左右的情绪。“拈花”则来源于人们的悔恨之心,因走不出某件后悔事而孕育出了这个伴随左右的妖怪。事实上,这种情绪生妖的意象在很多日本动画片中也有表现,比如《妖怪手表》中很多妖怪就因人类的负面情绪而生。

  就像《聊斋志异》中的“鬼怪”一样,《百妖谱》中的“妖怪”也有着人一样的情感。这里的“妖”,绝不是恶的代表,而更像是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神奇”。有的能日行千里,有的能救死扶伤,有的能翻云覆雨。而当它们与人类产生关系,为人类使用这些神奇功能的时候,它们甚至比人还要有人性,因为这些神奇功能的使用往往伴随着献祭自身。

  《百妖谱》中的大部分妖,都有一种“傻傻的”执着。它们会一直坚守,一直等待,一旦认准了某个人、某件事就不离不弃,永不变心。“庆忌”的坚守承诺,“漱金”的践行孝义,“灰狐”的知恩图报,“乖龙”的舍生取义,看《百妖谱》可以说首先就是看妖,妖身上的忠贞和单纯反倒是大部分人所不具备的,也是特别让观众感怀的。

  以妖镌刻人性之美点亮人性之光

  再来看看《百妖谱》中人和社会的隐喻。如果说,《百妖谱》中的妖承载了作者浪漫主义的美好期许的话,那么《百妖谱》中的人体现的就是现实主义的冷眼旁观。而这里的人必须和社会一起看待。《百妖谱》中有不少好人,好得让人感动的人;也有不少坏人,坏得让人憎恶的人;还有不少一开始是好人,但后来变了的人。你不能说他们变坏了,只能说他们被社会的欲望侵染了。《百妖谱》中的社会是一个十分残酷的社会,它的残酷首先在于好人的结局往往并不好,他们没能获得匹配其德行的幸福。在《漱金》一篇中的朱小宝是个大孝子,与母亲相依为命,勇挑生活重担。他虽学习了木匠手艺,但是受生活所迫,他还是想通过参军上战场去博取功名,从而让母亲过上更好、更体面的生活。结果他战死沙场,只是万千尸体中微不足道的一具。虽然影片让漱金鸟化身成了朱小宝,继续对母亲尽孝,但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谁害死了这样一个为了家庭献出所有的好人呢?是这个社会,这个社会缺乏对穷苦百姓的关照,迫使朱小宝只能通过上战场的方式来寻求阶层的变迁。

  《百妖谱》中社会的残酷还在于很容易让人发生改变,让人性中原本闪光的东西逐渐磨灭和消失。在《化蛇》一篇中备受欺凌的张二狗,后来因为结识了一只蛇妖,摇身一变成为了空明真人,可实际上他并不会作法。但为了保住自己那虚假的尊严,他最终还是选择杀死多年相伴的蛇妖。是什么让他做出这个冷漠无情的抉择呢?是他对无尊严生活的惧怕,他不想回到从前,也不敢回到从前。这个欺凌弱小的社会最终使他改变。如果社会再博爱一些,再温暖一些,他又怎么会离弃那个与他相濡以沫数十年的小蛇呢?

  所谓人性,就是人在面对事情时做出的抉择,和由此体现出的想法和性格。“庆忌”的人类朋友宁可自己默默死去,也不愿意让“庆忌”因为他传递消息而献身,这种利他的抉择体现了人性的善良。而刚才所说的张二狗则恰恰相反,面对守护珍贵的情谊还是保留表面的尊严,他选择了后者,这个利己的抉择体现了人性的自私。

  如果去细细体会《百妖谱》中人、社会与妖的关系的话,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两种基本的设定。一种设定是,人类保有着美德,但这个人却在残酷的社会中谢幕了,这时他的美德被妖继承了下来,并一直践行着。就像“照海”把主人对家人的守护之心继承了下来,最终宁愿为之献身一样。另一种设定是,人在残酷的社会中逐渐变成另一个样子,但他曾经的美德被保留了下来,恰如一架留声机,镌刻下了世间最美的音符。就像“灰狐”永远记得少年从铁笼中救出自己,即使对方后来变成双手沾满鲜血的将军,也要在最后为其断尾报恩。

  《百妖谱》就是让妖来记录人性的美,再将这些美幻化成一点点烛火之光,投放在仿佛是黑洞洞的社会之中,看究竟是黑洞被照亮,还是烛火被湮灭。而桃夭作为妖的医生,虽时常置身事外,总是冷淡旁观,但最终往往还是要对濒死的妖施以援手,这何尝不是在借桃夭之手,挽救那一点点人性的烛光呢?所以,虽是在救妖,其实是在救人和救世。

  儒释道交织出令人流连的美好世界

  最后来看看《百妖谱》的特色。改编自裟椤双树同名小说的动画片《百妖谱》,用充满中国风格的人物、建筑、服装、道具,配以唯美画风的城镇、乡村、湖泊、山河,用动人而舒适的色彩,配以透彻如天籁的音乐,营造出一个让人信服和迷醉的人妖共处的世界。

  作品含蓄而有重量。含蓄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特征,《百妖谱》的文本充分继承了这一特色,借物喻情、借妖喻人的委婉表达比比皆是。同时,《百妖谱》中很多对白又颇具重量感,语气虽轻,却振聋发聩。比如《蜉蝣》一篇中“她用一天的时间救了一个绝望的人一辈子,他用一辈子的时间寻找了她一世”,让人感慨爱情的凄美与永恒。再比如《应声》一篇中的“何必低到尘埃里”,《乖龙》一篇中的“世上没有谁是多余的,都是有用的”,激励着每个平凡人更有意义地生活。

  作品的庄重和幽默形成对立统一。在《百妖谱》短短20多集剧情中出现了十多次佛像画面,肃穆的佛像彰显着浮世中的庄重。但同时,桃夭身边却有一个可爱的小和尚磨牙,同样是佛教元素,在磨牙身上又尽显轻快,与巨大佛像形成鲜明对比。庄重的佛像是佛,天真的磨牙亦是佛,庄重不失幽默成为了辩证统一。事实上,影片中这种辩证关系还有很多。比如桃夭每次在接案子之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漫不经心的随意,但她真正下决心救妖之时又总是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郑重,这种随意和郑重也是一种对立统一。

  作品善用对比与倒序之法。对比是《百妖谱》最多采用的表意手法,既有人妖行为之对比,也有时间前后之对比。在《漱金》一篇中,让漱金鸟甘愿献身的原因,就是过去富有却寡情的皇家与如今清贫却温情的朱小宝一家的对比。同时,朱小宝、漱金鸟在母亲活着的时候努力尽孝,与旁边一家老母亲死后,儿子摆样子般前来哭丧尽孝也形成鲜明对比。此外,倒序是《百妖谱》最常使用的叙事手法。每个妖的故事,都是从现在的结局,引出令人感怀的过去,最终再回到现在,让事情有个解决。这种叙事手法颇具悬疑性,引人入胜。

  作品兼有寓言的短小精悍与世界观的丰富庞大。每个妖的故事大概都是两集的篇幅,精巧地完成了起承转合。同时,整个《百妖谱》的系列动画又为观众呈现出一派巨大的现世图景。无论是《百妖谱》一书的去向,还是磨牙的身世,亦或是桃夭所来自的桃都的神秘,都成为在一个个短小故事之上更加吸引观众的悬疑设定。《百妖谱》的丰富远远不止画面所呈现出来的那样简单。影响尘世的儒学、遍布各地的寺院,以及桃夭身上体现的道家色彩,儒释道三家犹如三原色一样,混合出一个庞大、精彩、深刻又现实的世界。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动漫集团发展研究部主任)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这货哪来的》:国人与国货的情感连接

  • 《展开说说》:女性谈话类综艺的新形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