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2网络丰晚》:荧屏溢满稻花香,创新讲述丰收年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2022网络丰晚》:荧屏溢满稻花香,创新讲述丰收年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2-09-29 18:45

  作者:阎晶明

  新农人唱响山野里的奋斗之歌,创新视听技术的运用展现出数字乡村的科技感……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打造的《2022网络丰晚》在CCTV-17农业农村频道和央视频播出。晚会通过“科技与艺术”“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创新手段,用极富“网感”的方式,讲述出新时代的“丰收年”。

《2022网络丰晚》:荧屏溢满稻花香,创新讲述丰收年

  《2022网络丰晚》是总台继网络春晚后的又一台网络晚会,在节目编排、内容创作和视听呈现等方面都颇具新意。晚会开场,一曲融合流行与说唱等音乐风格的《稳稳的饭碗》,将丰收的喜悦、奋进的活力铺满荧屏。而后,节目《世间一粒》创新运用微观投影和CG动画等技术,打通时空脉络,由一粒米的前世今生照见农耕文明的醇厚悠远,讲述了米粒中奇幻瑰丽的大千世界。从春发到秋成,从历史到当下,节目一粒米的岁月当歌,既展示着良渚时代延续至今的农耕文明,也映射出整个粮食大国的丰收烙印。

  区别于传统晚会的演播室场景,《2022网络丰晚》将表演场域拓宽到农民群体的现实生活,呈现出了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的乡村主题风光秀。此外,10位总台主持人奔赴全国各地的田间地头,与当地的农民一起寻找家乡的美食和丰收的农副产品,分享美食背后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他们不仅用家乡方言展示出了纯正的丰收味儿,也让乡村振兴的故事更加可感可知。随着祖国各地的秀丽风光、天南地北的美味佳肴徐徐铺展,一幅幸福图景跃然而出,缩影着切切实实的获得感。

  晚会还通过聚焦“三农”领域的典型人物,展现不同时代中农民对于粮食的敬畏和情怀,进而引发全龄段观众的广泛共鸣。例如,《爷爷的农业记事本》融合多远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现出老中青三代接力追逐“田园梦”的故事。节目以产粮大户徐淙祥一家三代人投身农业、振兴农村的真实故事为原型,通过小家的奋斗历程投射出时代的发展变迁。中国农业科学院老科学家合唱团与大学生共同演绎的大合唱《在希望的田野上》,呈现出农业科研工作者的时代风貌,更呈现了新一代青年的有力传承。从人背牛耕到全程机械化种植,再到全数控智慧农业,变化的是日新月异的农业技术,不变是用辛勤耕耘收获的幸福生活,以及代代相传、发奋图强的精神延续。

  作为一台网络晚会,《2022网络丰晚》顺应媒体格局的深刻变化,不断谋求着网络文化与农村文化的情感共鸣点、话语共同点,形成多屏共振,让乡村振兴的故事充满潮流感和时代感。晚会聚焦田间地头的新农人群体,邀请各地“农民网红”进行串联,诠释出互联网背景下新农人收获幸福的多样可能。来自贵州洋洞村的“有牛哥”杨正熙带领村民保育传统老稻种,来自四川阿坝州的“嘉绒姐姐阿娟”何瑜娟巧用直播助农、带动乡村致富,来自河北宝山营村的“守山大叔”于新伟将天地化作舞台、诠释别样人生……他们都用自己的淳朴、勤劳、才华,展现出新农人群体带动农民创业就业、传播优秀传统村落文化等方面的巨大潜力。

  农村舞台无比广阔,每一位奋斗者都可以大有作为。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创新推出《2022网络丰晚》等创新内容,巧用网络文化元素“破壁”和“出圈”,有利于助推“新三农”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孙亚儒:夸父逐日式的悲剧美——海子史诗意象解读

  • 《保你平安》:超越个人梦想的平民英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