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妈妈!》:爱之光辉照耀下的生命赞歌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妈妈!》:爱之光辉照耀下的生命赞歌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2-10-25 16:28

  作者:兰州大学文艺评论中心执行主任、文学院副教授 周仲谋

  杨荔钠导演对老年人生活和女性题材情有独钟,她的纪录片《老头》和《老安》呈现了退休老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剧情片《春梦》《春潮》聚焦于女性情感与内心世界。日前上映的电影《妈妈!》中,杨荔钠则将上述两类题材组合到一起,通过讲述母女两位老年知识分子相互关爱、相濡以沫的故事,以“爱”的伟大力量,奏响了一曲生命坚强、优雅的赞歌。

《妈妈!》:爱之光辉照耀下的生命赞歌

《妈妈!》海报

  影片《妈妈!》采取“生活流”叙事手法,在琐细的、碎片化的日常点滴中,展示出一个个温暖的瞬间,塑造出性格迥异的母女形象。片中85岁的母亲蒋玉芝有着颇高的文学修养,出口成章,能大段背诵经典诗歌。她感性、倔强、执拗,又有几分调皮的可爱。65岁的女儿冯济真则有着理工科的知识背景,聪慧机敏,心思细密,逻辑性强,性格孤僻,不爱说话。不同的性格特征,使两人在生活中难免有些磕磕碰碰,但又在各自的强势和较真中,流露出家人间的关爱。女儿得知自己患上阿尔兹海默症后,想提前安顿好母亲的一切。母亲知道真相之后,母爱的天性被再次唤醒,毅然决然地承担起照顾女儿的重任。母女关系也从原来的紧张、隔阂,走向了和解、包容。

  《妈妈!》真切地再现了阿尔兹海默症的失忆症状,并从人物的主观视角,呈现了冯济真的种种幻觉。例如,她看到已故父亲给学生讲授考古知识,或是站在家中的院子里;她幻想自己躺在湖中的一条小船上里,湖面上飘散着被水浸湿的写满字迹的纸张。这些幻觉,是冯济真记忆碎片和内心深处潜意识的折射,与影片后面部分讲述父亲之死相关联,既反映出她对父亲的深深愧疚和强烈的负罪感,也解释了冯济真为何过着苦行般的单身生活,执着于整理出版父亲的考古日记,并经常做义工、帮助有偷窃行为的问题女孩。某种程度上,她是在给自己年少无知时犯下的错误赎罪,以做善事的方式来进行自我救赎。由此,影片在现实故事的讲述层面之外,隐约延伸出一条指向历史的线索。冯济真的失忆与幻觉,构成了关于过往伤痛的“疾病隐喻”。而治愈伤痛的,正是影片着力弘扬的“爱”的力量。

  《妈妈!》真诚地赞颂了母爱的伟大。“母性”和“女儿性”是女人的两种特质,这两种特质在母亲蒋玉芝身上均有体现。影片开始时,年逾八旬的蒋玉芝由女儿照料饮食起居,生活安逸且颇有情调。她像一个被宠着的小女孩,任着自己的性子,有时还撒撒娇,发点小脾气。对这样一位充满“女儿性”的老母亲,冯济真好气又好笑,也带着几分无奈。在日常琐事的摩擦碰撞中,母女关系一度紧张,发展到靠写纸条来交流。女儿患病后,蒋玉芝身上沉睡的“母性”被激发起来,她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坚强勇敢地面对坎坷,陪伴在女儿身边,共渡难关。蒋玉芝对女儿的爱,令她在人生的晚年阶段,重新焕发出生命的蓬勃活力,充分彰显出“为母则刚”的坚韧与顽强。

  片中有很多母亲关爱女儿的细节:她耐心细致地照顾着生病的女儿,以年迈之躯做饭打扫,操持家务;她深夜追在奔跑的女儿身后,牵挂着她的安慰;她和医生一起编织善意的谎言,缓解女儿的病情;为维护女儿的尊严,她与年轻力壮的男子打斗……蒋玉芝就像一只张开翅膀的老鹰,拼尽全力保护小鹰不被伤害。正是母亲对女儿的关爱,慢慢化解了“父亲之死”这一横亘在母女之间的巨大隐痛。爱融化了女儿心中的冰山,疗愈了她的心灵创伤。

  影片还委婉地表达了母爱的延续与传递。冯济真对女孩周夏的宽容和帮助,一方面固然是为了成全自己,另一方面也包含着对更年轻一代的慈爱与怜悯,闪耀着“母性之光”。数年后走上正道的周夏带着孩子回来,意味着母爱又延续到了下一代。冯济真对周夏的善举,某种意义上弥补了当年对父亲造成的伤害,使她深受梦魇折磨的内心获得了安慰与平静,她最终原宥了自己。

  《妈妈!》同样表现了女儿对母亲的爱和关心。患病前,女儿照料着母亲的生活,体现出为人子女的孝道。患病初,女儿把自己银行账户的钱转到母亲名下,并联系好养老院。病情加重后,女儿虽然记不得妈妈是谁,但仍对她的悉心照顾深表谢意,并表达了对记忆中妈妈的爱戴,说她是最美的。这种母慈女孝的关系,给影片营造出温馨感人的氛围。

  在“爱”的光辉照耀下,影片似乎有了一层滤镜,过滤和淡化了生活中艰辛、酸楚、沉重的部分,凸显生命美好的一面。例如母女俩手拉手在街头奔跑的身影,就是生命力张扬与欢愉的体现。影片结尾也非常含蓄,两人在涨潮的海滩上翩翩起舞的画面,把顽强生活的赞歌和体面谢幕的乐章交织在一起。

  影片关于养老院的场景,触及到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某些镜头也呈现出老年人身体机能和记忆力衰退后的窘境,让观众联想到人类无法逃脱的终极命运——衰老和死亡。但影片没有停留在老年困境和人生苦痛上,而是用爱来加以超越,在爱的感召和延续中,笑对人生、向死而生,体现出创作者对人生终极问题的理解和回答。(周仲谋)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烟火人间》:与媒介共生,与生活共舞

  • 张凯滨:演技类综艺怎能靠槽点、笑点制造爆点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