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产足球题材电影:描绘足球梦想,讴歌体育精神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国产足球题材电影:描绘足球梦想,讴歌体育精神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2-12-02 08:50

  作者:张经武 周卓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激战正酣,作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伴随着世界杯的狂欢,足球快速升温为热门话题。现实中的足球比赛让人着迷,影像中的足球故事也让人难忘。放眼世界影坛,涌现了一批将“世界第一运动”与“第七艺术”结合起来的足球题材电影,这类电影,或直接与足球活动有关,或以足球为叙事线索来反映社会生活,其中不乏《胜利大逃亡》《伯尔尼的奇迹》《一球成名》等经典之作。在中国,自1956年新中国首部体育故事片《两个小足球队》诞生以来,也涌现了《京都球侠》《女足九号》《少林足球》《买买提的2008》《流浪汉世界杯》等优秀作品。纵观我国足球题材电影,不难发现它们具备一些共性特征,一是注重以多重模式进行足球叙事;二是善于以多种元素构筑别样影像风格;三是长于通过拼搏故事的讲述,完成对足球梦想的描绘和体育精神的讴歌。

  以多重模式进行足球叙事

  在叙事上,国产足球题材电影绝不只是对足球场上发生的比赛进行简单复刻,而是注重结合赛场内外、圈内圈外进行多重模式的足球叙事。多重模式以足球赛事中最为重要的三个主体——球员、球队、球迷为基础,主要体现为球员模式、球队模式和球迷模式。

  球员模式足球叙事主要展现球员个体成长的历程,既涉及球技球艺的成长,也涉及精神品质的成长。例如在刘琼导演的《两个小足球队》一片中,高中生王力在当选足球队队长后,因为爱在比赛中出风头,导致球队输球和朋友受伤。面对同学们的严厉指责,他一时不知所措,最终在父亲的帮助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新收获友谊,并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足球队员。《球国风云》则通过两种球员的不同选择与两代球员的不同结局,从另一角度展现球员的觉醒与成长。影片中,效力于同一支球队的小秦和小吴是好朋友,但小吴被一个有钱的老板蛊惑,与小秦渐渐疏远,并沉迷于赌博,最终受到老板掣肘被迫踢假球。小秦在好友张健的帮助下发觉小吴堕落的原因在于黑心老板,并从母亲口中得知自己的球员父亲当年也是死于黑心老板之手。于是小秦团结其他球员,揭穿黑心老板的阴谋,唤起了球员们的觉醒。

  球队模式一般围绕组建足球队开展叙事,侧重于讲述群体故事,展现队伍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松散到稳定、从败到胜的过程。例如影片《买买提的2008》中,买买提被局长派遣到沙尾村当足球教练,为能顺利组建足球队参加比赛,他竭力说服村长和村民,甚至不惜编织一个“能去北京看奥运”的“美丽谎言”,最终促成了球队,梦想得以实现。经典影片《少林足球》中,瘸腿教练明峰与功夫高手星联手组建少林足球队。球队过关斩将,屡战屡胜,最后还终结了明峰宿敌强雄所带领的魔鬼队,一雪前耻。电影《流浪汉世界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为激发露宿街头的流浪汉们重新开始新生活的勇气,社工吴卫东召集组建曙光足球队。球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努力冲出了香港,参加了第一届“流浪汉世界杯”。

  球迷模式主要通过球迷视角展现体育带给普通人的酸甜苦辣,阐释体育精神。例如影片《球迷》讲述了球迷司机和球迷医生一家围绕一张比赛球票发生的曲折故事。《平凡的足球》中的球迷爸爸因负伤而把踢球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英超身上,并成为儿子学校足球队教练,最终带领孩子们赢得足球比赛。

  以多种元素构筑别样风格

  人们喜欢足球比赛,是因为赛场上有紧张的对抗、过人的球技和精妙的配合,还有耀眼的球星、难料的比分和热烈的气氛。国产足球题材电影除了突出足球比赛吸引人的方面,还融入了诸如功夫、喜剧、历史、青春、爱情等元素,让影片不止于简单的赛场叙事和运动景观,而是呈现超越生活的别样风格。

  黄蜀芹导演的《我也有爸爸》中,身患白血病的大志,不希望让其他小病友知道自己流浪儿的身份,便谎称球星林天海是他的爸爸。护士带着大志去找林,林在完全了解事情的经过与大志的病情后,心甘情愿地成为了大志爸爸,并决定通过赢得比赛赚取奖金给大志治病。显然,该片将足球故事与医疗剧情元素相结合,指涉当时存在的“流浪儿”社会议题,在足球题材的外壳下包裹社会温情,让该片充满人文色彩。影片《西小河的夏天》则透过小学生晓阳的视角,结合少年成长元素讲述了那年夏天发生的与足球有关的故事。为了准备校足球队选拔赛,晓阳向隔壁郑爷爷拜师学踢球,并互相分享彼此的秘密。影片在讲述晓阳热爱足球故事的同时,也安排了晓阳撞见父亲与老师的暧昧、目睹母亲与父亲的争吵、经历与爷爷的离别等情节。由此,该片充满了少年成长之烦恼,萦绕着一缕淡淡的愁绪。

  国产足球题材电影,不仅注重结合类型元素进行叙事,还经常结合信天游、评弹、相声、红歌、功夫等中国元素,将世界性的足球运动与中国式的文化传统进行了巧妙连接,让足球叙事平添本土文化风味。例如《脚尖上的信天游》结合了信天游这一中国艺术元素,讲述了一名知青在山村教孩子们踢球,并组建足球队代表县里参加比赛的故事。片中经常出现孩子们一边唱着信天游,一边刻苦训练的画面。信天游成为他们克服困难的精神武器。《防守反击》则结合了众多中国文化元素来突出球队与球迷之间的互动场景,在“包子队”与“国际联队”进行足球比赛的过程中,频频出现球迷观众说相声、敲锣打鼓、合唱红歌、演出红色舞剧、说中文顺口溜等场面,喜剧感十足。《京都球侠》《波牛》《少林足球》等影片更是直接将中国功夫元素与足球相结合,以其所营造的喜剧、无厘头等别样风格吸引观众。

  以拼搏故事讴歌体育精神

  足球属于竞技体育,体现了顽强拼搏、奋力争先、团结向上、热爱集体等竞技体育精神。国产足球题材电影,通过讲述一个个拼搏故事,将足球与社会、集体、历史、国族相连,既礼赞竞技体育精神,也讴歌尊严与荣誉、励志与梦想、团结与希望等广义上的体育精神。

  《京都球侠》以虚构的手法将足球比赛放置于清朝,讲述了中国人民为了赢回民族尊严,自发组织青龙足球队与西洋海盗队决战的故事。影片中清政府官员为了不得罪洋人,四处追杀青龙队队员,以保证球赛只能输不能赢。在由清军组成的球队滑天下之大稽以零比六落后于西洋队时,青龙队队员为了民族尊严,置生死于度外,毅然决定上场,最终以十比九战胜对手,赢回民族尊严。《破门》中,一名老师来到山区小学,教留守儿童踢球,带领孩子们参加全市小学生足球比赛。孩子们因第一次参加比赛经验不足,以失败告终。但就在他们重新振作积极备战的时候,发生了大地震。影片中,足球不只是老师上体育课的教具和孩子们丰富课余生活的玩具,更是他们在地震中驱散恐惧的武器和灾后走出阴霾的希望。孩子们在地震后的废墟上踢球的画面,象征了对命运的不屈,对苦难的反叛,是攻坚克难、顽强拼搏等体育精神的注解和升华。

  国产足球题材电影,还经常通过讲述一个个找回自我、重归集体的故事,对团结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进行赞颂。影片《流浪汉世界杯》发挥创新想象,让“圈外的羊”流浪汉回归社会集体,组建曙光足球队,参与“流浪汉世界杯”,激发开启新生活的勇气。《买买提的2008》通过孩子们代表沙尾村去参加足球比赛一事,将全村人离散的心重新又聚拢到一起。他们团结起来一起向足球比赛中的对手进攻,向在沙漠里打井的困难进攻,向种植防沙林的艰辛进攻,并最终取得胜利。

  总体而言,国产足球题材电影因注重多重模式叙事、强调多种元素融合而未陷入单一化和单调化,构筑了一定的本土化风格,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也应看到,国产足球题材电影的经典之作并不多,尤其需要产生更多像《少林足球》一样具备世界级影响的影片。国产足球题材电影往往在重大足球赛事的时间节点上出现,例如致敬铿锵玫瑰勇夺1999年女足世界杯亚军的《女足九号》,为男足冲击2002年世界杯欢呼呐喊的《大梦足球》,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的《买买提的2008》,在2018年世界杯开幕前夕上映的《西小河的夏天》。这一现象其实象征了中国影人的双重梦想,既希望现实中的中国足球能够进步和崛起,也希望书写足球故事的中国影像能够跟上世界节奏。

  (作者张经武系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周卓系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研究生)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本日公休》:理去“烦恼丝”,留得真情在

  • 韩松落:道不尽的敦煌故事值得代代讲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