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评黄昱宁小说《蒙面纪》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评黄昱宁小说《蒙面纪》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2-12-29 09:28

  作者:李 健

  这几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佩戴口罩、加强个人防护、保持社交距离已成为人们的日常习惯和生活方式。假如病毒持续变异,人类与病毒战斗下的生活是怎样的呢?黄昱宁的小说《蒙面纪》(《钟山》2022年第2期)从科幻文学的角度,以未来视角回望疫情之下的生活。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评黄昱宁小说《蒙面纪》

  《蒙面纪》有着很强的未来感,将故事设定为200年后通过VR场景模拟的2030年代的疫情记忆。小说将2030年之后被疫情深度影响的近80年,称之为“蒙面纪”时期。那时的人类被一波又一波的微生物围攻,从呼吸道开始,逐渐向消化道、皮肤和血液蔓延。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对策总是高开低走,虎头蛇尾,人类不得不退回到古老的物理隔离方式。然而,由于人类高度完善的数字化记忆存储系统,曾遭遇过一次毁灭性的数字劫难,所有关于“蒙面纪”的记忆、档案都被永久性删除,“蒙面纪”的历史成为一团令人费解的迷雾。女作家齐南雁和历史研究修复师乔易思,作为修复历史项目的志愿者,通过逼真的虚拟现实技术穿越回“蒙面纪”,体验还原那段空缺生活的细节。

  小说呈现的生活,是疫情笼罩下的生活。在病毒侵蚀之下,城市进入休眠状态。随着技术的发展,防护材质不断升级,从口罩、面罩到防护过滤膜,款式和材质不断更新,并从口鼻延伸到整个面部。因而,这一时期被历史学家称为“蒙面纪”。甚至,人们需要面临种种无人机遥感体征检测系统、机器人自动检测、无人机配给生活用品等数字化的隔离管控措施……这个时期最显著的标志是形形色色的防护装备。这些移植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想象,其实便是脱胎于今天的现实。尤其是小说所描述的疫情带来的隔离、封闭等脱离正常轨道的生活,以及由此产生的诸如情绪焦虑、社交恐惧、交往障碍、恐慌压抑等社会心理问题,无不触动着读者的敏感神经。

  小说让200年后的齐南雁和乔易思以沉浸式考古的方式来到“蒙面纪”,体验了一番蒙面纪时代的防疫生活。有意思的是,小说选取的实验搭档齐南雁和乔易思是一对濒临离婚的夫妻,他们在生活记忆和历史记忆的交错中,进行记忆移植的实验。而当实验者带着自我的身份意识和时间记忆进入实验,无疑是一次真实和梦幻的冒险,仿佛在盗梦空间里穿梭浮沉,模糊着认知的界限。

  当生活中的情感矛盾嫁接上虚拟的实验场景,齐南雁和乔易思为了家庭琐事而争吵,为了争论病毒、疫情、隔离而陷入无休止的喧喧囔囔之中,然而也正是在这种似真似幻、亦真亦假之间,引发了他们彼此对自我和夫妻情感的重新认知和思考。一只名叫寇娜的猫给他们的关系带来转机,在严格的隔离措施之下,寇娜因为本能而外出觅食、求偶、交配、怀孕,诠释了生命的柔弱和坚强,促使齐、乔二人达成心灵的和解。原本对生活失去信心、万念俱灰的齐南雁,在实验中恢复的记忆链条,催生和积蓄起蓬勃的情感力量,最终冲破了实验的阈值设定。虽然“记忆移植”的实验失败,而被唤醒的情感,却无疑给困境中的人们带来生机与希望。

  小说以未来视角来审视当下,通过“记忆移植”的过程,来表达疫情之下人们的情感和情绪。作品在叙述中穿插了大量薄伽丘《十日谈》、笛福《瘟疫年纪事》、加缪《鼠疫》、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等文学著作的片段,试图借助历史、文学的角度来思索人类与病毒的斗争史,思考人类与动物、人与人的共存共荣,和谐相处之道。由此,从《蒙面纪》的记忆穿行中,让人看到一种穿透时空的力量。(李健)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