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王婧
历史类纪录片如何变得有趣,更能吸引年轻群体,是纪录片界持续关注和讨论的议题。《如果国宝会说话》目前已播出三季,在豆瓣上均获得9分以上的高分,创造了文化类纪录片收视和口碑新高,被誉为“彰显央视品质的现象级纪录片佳作”。
在2023年新年之际,由中宣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共同实施的国家涵养工程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推出跨年特别呈现。这次的文化之旅横跨宋元明清,苏轼《黄州寒食帖》、陈国公主黄金覆面、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金丝翼善冠、明式画案、朝元图、泉州湾后渚港福船、宋徽宗《瑞鹤图》一一亮相,继续让文物活起来、动起来,为观众讲述一个个精彩动人的国宝故事,构建着中华文明的视频索引。
用“温度”打破“严肃”,打造历史叙事的年轻表达
现在众多历史类纪录片都在强调“年轻化表达”,其中的“年轻化”究竟是什么?面对这一议题,《如果国宝会说话》给出的答案是“让文物自我讲述”。《如果国宝会说话》中,文物或历史人物使用第一人称进行历史讲述,沉浸式打造“有温度”的对话感。
在《瑞鹤图》一集中,开篇一句“政和壬辰年,我已在位壹拾贰年”立刻有种在现场聆听画者宋徽宗赵佶本人的讲述的画面感。同时,《瑞鹤图》一集运用动画技术让图上的仙鹤飞起来,观众仿佛置身于政和二年的汴京,亲眼看到了群鹤飞舞的场面,深刻地感受到这幅画作的亮点和所深藏的历史文化底蕴。不同于传统历史纪录片的宏大叙事,这样生动的讲述和呈现方式使得纪录片不仅好看,而且好玩。
令人惊喜的是,《如果国宝会说话》不仅描述文物的故事,更记录古人的心路历程。在深阔的时间与空间坐标系里,观众得以窥见古人未竟的故事旅程,极大地消弭了文物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如《黄州寒食帖》这一文物背后,是苏轼因贬谪黄州后政治理想的幻灭。“皇帝远在九重,祖坟遥隔万里,想效仿阮籍作穷途之哭,但心已如死灰,再吹不起。”寥寥几句,不仅介绍了文物来历和文化脉络,更让观众与千年前的苏轼达成了心灵的共振。
用“轻松”对抗“沉重”,《如果国宝会说话》构建出了一套年轻的话语体系,以微观叙事承载宏大主题,连接历史与现在。文物成为历史的承载者、见证者进行“自我讲述”,以“朋友的身份”与观众平等交流分享,这种别有风味的自我讲述,真正让文物“活”了起来,消除了国宝陌生感的同时,让观众有强烈的参与感和情感共鸣。
立体化叙事和技术共同发力,实现中华文明“微解读”
《如果国宝会说话》不用全知视角去讲历史,而是让文物置身于历史和文明的场景中,立体地向观众展现文物背后深邃的历史命题。同时,通过结合现代叙述方式和技术来有力度地展现文物本身的张力。历史“冷知识”以故事化的形式,自然而巧妙地融入解说表述与影像叙事中,既将文物的历史文化脉络精准梳理到位,又将文化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方面,纪实与写意并存,以“故事化”开辟叙事新风格。《如果国宝会说话》跳出了以往千篇一律的文物模式,把文物放置在极具故事性的场景中描摹,力图还原文物的本初模样。在讲述“泉州湾后渚港宋代海船”时,以晋江布袋木偶戏的方式讲述了一场“福船回家”的故事,生动还原宋元时期从外洋返航的种种困难,展现了我国如水密隔舱等先进的造船技术,同时也让古老的器物在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中焕发全新的光辉,给整个叙事增添了一份情感的厚度。
另一方面,《如果国宝会说话》借助多媒体融合与现代技术的加持,全方位展现了文物的细节特征,将国宝的“静”转化为鲜活的“动”,赋予其重返光彩的生命力。比如,在《朝元图》的展示中,采用高清电子扫描技术还原文物色彩,以“满墙风动”为切入点,体现了中国绘画以线造型、衣袂飘飘的独特艺术魅力。从收藏到展示,从展示到让文物说话,国宝之重与技巧之轻在作品中完美邂逅,让沉重的文物拥有了飞翔的翅膀,国宝也“近”了起来。观众不禁感慨:“这才是揭秘国宝的正确姿势。”
打造共享意义的空间,激活文化记忆共鸣
中华传统文化从历史中走来,作为其载体的文物投射出古人的精湛智慧与人生哲学。跟随《如果国宝会说话》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众多关于理想、信念、情怀的价值叙事。无论古人用天球仪向星空“问好”的科学探索精神,还是苏轼在困顿人生中无限飞扬的乐观主义,都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从国宝看文脉、思英魂,这些蕴藏在文物身上的文化内核,以“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影响着观众的文化记忆建构。
《如果国宝会说话》通过文物的自述来唤醒根植于观众内心的文化记忆,让观众通过纪录片所讲述的一个个鲜活文物,感受其承载的文明与历史,在激活文化记忆时也在无形中建构观众的身份认同。《如果国宝会说话》不仅赋予了我们在历史长河中建立起来的文化认同,还增强了我们根植于优秀历史传统中的文化自信。
聆听国宝的话语,听见的是故事,坚定的是文化自信。从这一角度看,《如果国宝会说话》既是在记录和传承,也是在观照当下时代、讲述文化自信、传播中国声音。在纪录片里,观众发现中华文化包容博大、超越创新的精神特质,建立自身的文化自信。或许,这样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作品正是通往观众内心的“一把钥匙”。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