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网络中国节·春节】万象更新皆期待,新岁启封向未来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网络中国节·春节】万象更新皆期待,新岁启封向未来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3-01-21 09:00

  作者:谢伟锋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农历癸卯年的脚步越发临近,从天南地北筹备年货的仪式感里,足以管窥我们对新春佳节的念兹在兹:制作团子是浙江湖州的传统习俗,白团子晶莹剔透寓意新的一年合家团圆;江西鄱阳湖区的渔上人家开始忙着晒腊肉、腌咸鱼,浓浓的年味弥漫开来;在海南文昌凤会村,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糖贡,熬糖的香味弥漫整个村庄……近日,2023年“网络中国节·春节”主题活动正式上线,从里面弥漫出来的“家乡味”,让网友们找到了节日的记忆。“原来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舌尖上的中国,早已品尝出这个新春的火热滋味。

  《礼记•乐记》曰:“礼者,天地之序也。”迎接春节的方式千千万,但总能在2023年“网络中国节·春节”主题活动里找到它的生动落脚点。广西东兰县巴畴乡巴畴村举行铜鼓迎春会,传统文化与新春佳节撞了个满怀;河北省沧州市的村民在扭秧歌,喜气洋洋的场景恰是一个“闹”字的精髓;新疆呼图壁县的牧民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场上选手激情澎湃、场下观众喝彩不断……在“网络中国节·春节”里,风俗迥然的迎新春场景映入眼帘,它们是各地对于春节的热望与期盼。虽有山川河流的阻隔,依然有星辰大海的奔赴,“网络中国节·春节”让网友们品读到“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

  “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这样一句简单朴实的描述,蕴藏着太多的热烈与奔放。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各地经济迅速恢复,从元旦跨年到新春佳节的时间段里,各地消费市场人气渐旺、暖意渐浓:兔年新春灯饰·亮相重庆的街头,大街小巷里都能邂逅到节日的气息;郑州市中牟县的电影小镇餐厅座无虚席,升腾的烟火气可谓最抚凡人心;游客在陕西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观看表演,此情此景宛如“梦回大唐”……与美好相遇、与希望重逢,走进扑面而来的春天里,人们早已种下了对于2023年的美好愿景。一年之计在于春,所有的山高水长都将从这里出发,“网络中国节·春节”为大家记录此时此刻的美好,也与大家一起畅想未来可期的模样。

  节日是热烈的,也是深厚的。“挂门笺,过门笺,落到地上都是钱”,小小挂门笺诠释着鲁南地区的民俗文化,更承载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祝福;在北京市杨梅竹斜街,许多店铺已经贴上了红底墨书的福字和春联;在四川阆中,专家学者们共聚一堂,商议将“中国传统春节文化及相关习俗”纳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中国节·春节”拿着广角镜头在各地“取景”,让春节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最典型的符号再次清晰起来,既传递出人们对于自然更替周期的认识,也是农耕儒家文化的浸染。春节作为一个岁时节令,其内涵却远不至于此。在“网络中国节·春节”里,我们读懂其中厚重的家国情怀。

  万象更新皆期待,新岁启封向未来。从“新春图景”到“微博话题”,从“新闻资讯”到“视频展示”——“网络中国节·春节”活动生动描绘着新春佳节里的神韵与气质,从而“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节日是一个契机,也是一个平台,它让“网络中国节·春节”能用多元视角展望高质量发展的图景,在共情的碰撞中达到价值的共鸣,就此激发出你我一往无前的蓬勃干劲。通过节日,让传统与现代达成“双向奔赴”,这样的“美美与共”,让人期待。(谢伟锋)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本日公休》:理去“烦恼丝”,留得真情在

  • 韩松落:道不尽的敦煌故事值得代代讲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