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刘 燕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共同推出的《2023中国诗词大会》十期节目,从2023年1月25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晚间黄金时段20点档连续播出,为全国观众带来一场有技术水平、有艺术高度、有文化温度的诗词盛宴。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自主原创的大型文化季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历经八年而魅力不减。“破圈”不易,常青更难。《中国诗词大会》八季荧屏常青的秘诀是什么?
十大主题词礼赞时代精神,凝聚亿万民众的精神伟力
《2023中国诗词大会》延续第七季主题策划的方式,将时代精神融入节目创制,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淬炼出“欢喜、寻味、燃、寒暑、先生、本来、心动、天下、十年、远方”十大关键词。通过每场的主题化聚焦,打通古诗词的经典意象和时代关键词的“任督二脉”。围绕十大关键词,节目串联起家国天下、体育竞技、乡村振兴、科技发展等多个时代切面,以有温度、有情怀的方式振奋亿万人心,凝聚精神伟力,厚植文化自信,释放中国力量。
节目中航天员刘洋从太空发来邀请,请大家给她出舱时拍摄的照片配两句诗词。节目巧妙把重大科技成果,与民族文化自信相结合,实现民族集体记忆与时代意义的完美融合。2022年北京冬奥会冠军苏翊鸣全新研发的滑雪动作,被冠以“踏雪飞鸿”的名字,诗词与体育的诗意交融,赋予体育运动以东方式浪漫……《2023中国诗词大会》用十大主题讲述中国故事、解锁中国形象,为时代和人民献上盛大的诗词礼赞。
思想+艺术+技术的多维融合,打造沉浸式诗词新体验
《2023中国诗词大会》立足传统文化,深化融合思维,通过“思想+艺术+技术”的立体升级,赋予传统诗词文化更具时尚感的表达方式和更加酣畅的沉浸体验感,以高质量的内容供给,进一步提升广大人民的文化幸福感和获得感。
作为今年最具特色最具视听冲击力的创新题型,“情景共答题”通过沉浸式演绎的方式邀观众与千年诗词相遇,与千年历史对话,为观众打造优秀传统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场,实现了视听语言技术和舞台空间表演艺术的完美结合。这种动态的、具象的、视觉的、立体的、现代的剧式表达方式,既激活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也夯实了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和讲好中国故事的现实可能。
从真人复原《福贵岁朝图》里赏花灯、放鞭炮、折梅枝、拉冰床的孩童玩闹过年场景,到实景搭建《清明上河图》让嘉宾以“入画”的方式漫步汴京两岸,寻味东都记忆……更有基于古籍文献和数字技术联合打造的全息虚拟人苏轼首次亮相本季大会,并在MR混合现实技术的加持下和现场主持人、选手进行了实时互动。古今交叠、亦真亦幻,历史感、科技感、时尚感、未来感兼具。这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全新感官体验,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新表达,使《中国诗词大会》实现了从第一阶段聚焦知识竞技表达层,到第二阶段强调故事化、场景化的互动体验层,再到第三阶段注重虚拟现实的视觉沉浸层的飞跃,搭建了古与今、传统与现代、经典与流行、科技与艺术、抽象与具象沟通的桥梁。
致敬平凡生活中的伟大,内容更加贴近人民,贴近生活
《2023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为“核”,以人民为“纲”,以现实生活为“目”,让中华古典诗词之美走进时代、走进百姓、走向生活,让古老的诗词在当下真正火起来,新起来。
秉持“开门办大会”的理念,节目组始终将镜头对准亿万大众热腾腾的诗心,真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同时把时代精神、文化价值、个人奋斗等元素融入选手的故事讲述中,为观众呈现一个个鲜活立体、积极向上的中国人形象。如参与重庆一线山火救援的森林消防员,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诠释忠诚与使命;立志航空报国的谷建霖,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时时鞭策自己……极大丰富的人物群像,立体展现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承,让观众在“小人物”中看到“大时代”。
除了让“诗入寻常百姓家”,节目还要让经典诗词参与到塑造百姓日常美好生活中来,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擦亮文化底色,使经典诗词成为百姓身边的经典文化、审美文化与流行文化。《中国诗词大会》将诗词的触角伸向浩瀚苍穹和神州大地,伸向生产现场和田间地头,每期选题上都有扑面而来的现实感和烟火气,让诗词在冒着热气儿的生活中碰撞出绚烂火花。
以多元生活承载的“画中有诗”,通过在T恤、帆布包、餐垫、灯罩等各类日常生活用品上描绘诗词意境,让万千生活成为展示诗词的灵巧画布,生动诠释了生活自有诗意,人生自有诗意。更有来自民间的非遗传承人与手艺人用手中技艺致敬经典诗词。其中既有蜡染、皮雕、鱼灯、打铁花等非遗技艺,亦有煎饼花、地面彩绘、羊毛毡等民间手艺,让观众在烟火气升腾的生活场景中,沉浸式感知非遗技艺的不朽魅力和焕新风采。
历经八载的岁月沉淀,《中国诗词大会》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以创新之姿守护中华文化根脉,真正做到了“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成功践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最终成为了热播八年而魅力不减的荧屏“常青树”。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