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3中国诗词大会》:守文化之根脉 聚筑梦之伟力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2023中国诗词大会》:守文化之根脉 聚筑梦之伟力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3-02-24 10:45

  作者:刘 燕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共同推出的《2023中国诗词大会》十期节目,从2023年1月25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晚间黄金时段20点档连续播出,为全国观众带来一场有技术水平、有艺术高度、有文化温度的诗词盛宴。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自主原创的大型文化季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历经八年而魅力不减。“破圈”不易,常青更难。《中国诗词大会》八季荧屏常青的秘诀是什么?

  十大主题词礼赞时代精神,凝聚亿万民众的精神伟力

  《2023中国诗词大会》延续第七季主题策划的方式,将时代精神融入节目创制,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淬炼出“欢喜、寻味、燃、寒暑、先生、本来、心动、天下、十年、远方”十大关键词。通过每场的主题化聚焦,打通古诗词的经典意象和时代关键词的“任督二脉”。围绕十大关键词,节目串联起家国天下、体育竞技、乡村振兴、科技发展等多个时代切面,以有温度、有情怀的方式振奋亿万人心,凝聚精神伟力,厚植文化自信,释放中国力量。

  节目中航天员刘洋从太空发来邀请,请大家给她出舱时拍摄的照片配两句诗词。节目巧妙把重大科技成果,与民族文化自信相结合,实现民族集体记忆与时代意义的完美融合。2022年北京冬奥会冠军苏翊鸣全新研发的滑雪动作,被冠以“踏雪飞鸿”的名字,诗词与体育的诗意交融,赋予体育运动以东方式浪漫……《2023中国诗词大会》用十大主题讲述中国故事、解锁中国形象,为时代和人民献上盛大的诗词礼赞。

  思想+艺术+技术的多维融合,打造沉浸式诗词新体验

  《2023中国诗词大会》立足传统文化,深化融合思维,通过“思想+艺术+技术”的立体升级,赋予传统诗词文化更具时尚感的表达方式和更加酣畅的沉浸体验感,以高质量的内容供给,进一步提升广大人民的文化幸福感和获得感。

  作为今年最具特色最具视听冲击力的创新题型,“情景共答题”通过沉浸式演绎的方式邀观众与千年诗词相遇,与千年历史对话,为观众打造优秀传统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场,实现了视听语言技术和舞台空间表演艺术的完美结合。这种动态的、具象的、视觉的、立体的、现代的剧式表达方式,既激活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也夯实了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和讲好中国故事的现实可能。

  从真人复原《福贵岁朝图》里赏花灯、放鞭炮、折梅枝、拉冰床的孩童玩闹过年场景,到实景搭建《清明上河图》让嘉宾以“入画”的方式漫步汴京两岸,寻味东都记忆……更有基于古籍文献和数字技术联合打造的全息虚拟人苏轼首次亮相本季大会,并在MR混合现实技术的加持下和现场主持人、选手进行了实时互动。古今交叠、亦真亦幻,历史感、科技感、时尚感、未来感兼具。这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全新感官体验,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新表达,使《中国诗词大会》实现了从第一阶段聚焦知识竞技表达层,到第二阶段强调故事化、场景化的互动体验层,再到第三阶段注重虚拟现实的视觉沉浸层的飞跃,搭建了古与今、传统与现代、经典与流行、科技与艺术、抽象与具象沟通的桥梁。

  致敬平凡生活中的伟大,内容更加贴近人民,贴近生活

  《2023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为“核”,以人民为“纲”,以现实生活为“目”,让中华古典诗词之美走进时代、走进百姓、走向生活,让古老的诗词在当下真正火起来,新起来。

  秉持“开门办大会”的理念,节目组始终将镜头对准亿万大众热腾腾的诗心,真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同时把时代精神、文化价值、个人奋斗等元素融入选手的故事讲述中,为观众呈现一个个鲜活立体、积极向上的中国人形象。如参与重庆一线山火救援的森林消防员,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诠释忠诚与使命;立志航空报国的谷建霖,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时时鞭策自己……极大丰富的人物群像,立体展现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承,让观众在“小人物”中看到“大时代”。

  除了让“诗入寻常百姓家”,节目还要让经典诗词参与到塑造百姓日常美好生活中来,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擦亮文化底色,使经典诗词成为百姓身边的经典文化、审美文化与流行文化。《中国诗词大会》将诗词的触角伸向浩瀚苍穹和神州大地,伸向生产现场和田间地头,每期选题上都有扑面而来的现实感和烟火气,让诗词在冒着热气儿的生活中碰撞出绚烂火花。

  以多元生活承载的“画中有诗”,通过在T恤、帆布包、餐垫、灯罩等各类日常生活用品上描绘诗词意境,让万千生活成为展示诗词的灵巧画布,生动诠释了生活自有诗意,人生自有诗意。更有来自民间的非遗传承人与手艺人用手中技艺致敬经典诗词。其中既有蜡染、皮雕、鱼灯、打铁花等非遗技艺,亦有煎饼花、地面彩绘、羊毛毡等民间手艺,让观众在烟火气升腾的生活场景中,沉浸式感知非遗技艺的不朽魅力和焕新风采。

  历经八载的岁月沉淀,《中国诗词大会》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以创新之姿守护中华文化根脉,真正做到了“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成功践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最终成为了热播八年而魅力不减的荧屏“常青树”。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话剧《西迁》:以人物弧光映照恢宏历史

  • 陈林侠:古装剧如何走出“爽文”怪圈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