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夏花》:熟悉而陌生的爱情童话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夏花》:熟悉而陌生的爱情童话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3-03-24 16:14

  作者:张隽隽

  近日,小体量网剧《夏花》毫无预兆地火了一把,唤醒了许多80、90后观众的青春记忆。过去因《流星花园》一举成名的言承旭,顶着几乎完全不曾改变过的面庞和发型重新出现在观众眼前,得到了新旧粉丝的一片赞美。随着这位“古早偶像”一同出现的,还有剧中似曾相识的情节、人设和场景。

《夏花》:熟悉而陌生的爱情童话

  《夏花》讲述了女主角何冉和男主角萧寒相识、相恋和离别的故事。何冉是颇有艺术天分的富家千金,萧寒是手艺精湛的园艺师,两人在机缘巧合之下一见钟情,历经考验而至死不渝。在这个故事中,爱情是两人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的唯一目的;年龄、阶层、财富、阅历方面的差距,都不能阻碍两人追求爱情的决心。爱情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神圣意义,正如“情教”鼻祖汤显祖在《牡丹亭》中称颂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夏花》同样以不可遏制的澎湃激情,张扬了爱情的极致和美好。

  何冉身患白血病,病情随时有可能恶化,两人的感情因此波澜起伏。“限定爱情”为两人的情感打上了一层凄美的色彩。当身体在热情中消耗殆尽,生命被缩短了,也被照亮了。何冉因病居家,苦闷而压抑,爱情降临的时候便比常人更多了几分冲动。她知道自己随时可能离开这个世界,哪怕对方还有种种顾虑,也要不顾一切坚守在他身边,直到对方放下心防,许下无声的诺言。

  为了呈现爱情的美好,剧中不仅有温馨浪漫的奇妙际遇,同样还营造了似“夏花”般如梦似幻的视觉效果。故事主要发生在虚构的城市琼州,无处不在的碧海、蓝天和椰林,和少女的忘我投入相得益彰,青春荷尔蒙气息从屏幕中喷薄而出。剧中并没有太多街头巷尾的市井景象,何冉的家中富丽典雅,萧寒的花房郁郁葱葱,两人互诉衷肠的沙滩、花田、画室同样美不胜收,使得整部剧都沉浸在一片绚烂的色彩之中。

  假如完全是偶像言情剧的老调重弹,《夏花》或许并不能够打动观众。这部剧在很多方面有区别于同类型作品的闪光之处。此前绝大部分的爱情故事,遵循的都是“男主遇到女主、男主爱上女主”的套路。哪怕受众多是女性,故事的女主人公只能在男主人公表达爱意之后作出有限选择。前几年盛行的“霸道总裁爱上我”,更是将这样的套路用到极致。而《夏花》当中希望酣畅淋漓地爱一场再离开的何冉,却对一见倾心的萧寒展开了猛烈的追求。何冉抓住一切能够出现在萧寒身边的机会,将心意大胆又直白地表露出来,这样的追爱模式不仅展现了当代女性的独立勇敢,又传递出乐观积极的信号,让观众审视内心的情感需求,带来一种全新的观剧体验。

  或许是因为创作者有意迎合了当下女性对自身的定位和期许——即更加独立、有主见,主动实现自己的欲望,无需等待他人的垂爱甚或奇迹的发生。《夏花》是一个别样的爱情童话,在久违的熟悉风味之外,也让观众感受到了意外的惊喜。在爱情很容易被现实打败的今天,它或许能够成为琐碎日常生活的一道甜品,让人忘却鸡毛蒜皮的烦恼,而体会一种饱含着激情、亲密和承诺的理想关系。

  但不得不承认,这部剧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何冉的病情缺乏明确的交代,每次出现都有点牵强,导致不少观众发弹幕吐槽,认为如此剧情是“为虐而虐”。这或许是导致评分下滑的根本原因。如果创作者能够意识到,哪怕是“童话”,也需要让人信服的连贯逻辑,才能够让观众真正沉浸其中,于细节处推敲打磨。或许言情这样一种原本仅仅针对特定受众人群的类型,才能拥有更多表达的空间。

  (作者张隽隽系上海师范大学副研究员)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稍微想起一些》:在恋爱终结点回眸爱情

  • 非遗的保护传承需要更年轻的文艺语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