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网络中国节•中秋】中秋节的文化魅力及时代价值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网络中国节•中秋】中秋节的文化魅力及时代价值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3-09-28 09:29

  作者:刘金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中,癸卯年中秋节如期而至。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节日、传统、文化传承。在古代文人那里,中秋节是一个况味自然与敦化人伦完美融合的节日,杜甫笔下的中秋节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居易诗中的中秋节是“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苏东坡眼中的中秋节是“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辛弃疾词中的中秋节是“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这些千古传颂的丽词妙句,摹绘的是世间态,氤氲的是人间情,传递的是团圆意,表达的是回归心,寄托的是真挚期许,蕴含的是良好祝愿,诉说的是对故乡和亲人的留恋与思念。

  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和清明节一道,并称为中国的四大节日。中秋节历史悠久、赓续绵长。儒家经典《周礼》中即有“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记载,但彼时的“中秋”仅仅是单纯的月令刻度,并无节日之意,中秋成为节日,则是隋唐以后的事。嫦娥奔月、金蟾玉兔、吴刚折桂的动人神话和美妙传说,以及月饼起源与赏月吟月等等,大都是五代十国之际人们对中秋节的文化附会。在传统文化厚重博深的中华大地上,几乎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一个文化符码、一种精神隐喻。如果说元宵节喻示着人们对一年美满生活的憧憬,端午节诠释着人们对一介千古忠灵的敬缅,那么中秋节则表明人们对家国情怀的浸润和传布。也正缘于此,人们对遥远故乡的思恋,对亲人团聚的渴望,对祖国统一的期盼,在中秋节这天更显真挚和恳切,无论是形式还是内涵,中秋节承载着国人的心绪和情感,寄寓着国人的神往和心愿。

  中秋节在唐代被确定为一个正式节日,而唐代又是诗的国度,所以用诗歌描摹和吟咏中秋节成为一种时尚。张祜作《中秋月》“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以象征笔法极力赞美美好的中秋之月;而白居易《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云:“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以盎然趣味和平白语言鉴赏中秋之美妙月色,表达和寄寓友朋团圆聚首之意。中唐以后鉴于时局动荡,一些诗人所写的中秋赏月诗常常蕴藉着亲友难以团聚的思念之情,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初唐以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咏月怀人传统,如王建在《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写道:“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此诗以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绵绵愁绪的无所依归,呈具一种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悲怆意境。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时任监察御史韩愈劝谏唐德宗而触怒权贵,被贬江陵府担任法曹参军,压抑郁闷的心境驱使他写下著名的《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一诗,发出“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的哀叹,将中秋节的圆满与自身官场的坎坷多舛形成鲜明对比。唐朝关于中秋节的诗歌众多纷繁,表明文人士子和上层社会中秋赏月的习俗已十分普遍,他们一方面通过书写山河壮美以欣赏自然美景,另一方面借以展现诗酒风流以抒发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由唐代肇始和发端,以诗词状绘和疏解中秋节遂成为宋元明清等后世朝代的传统,以至于中秋节的底色不仅存在于各种仪式中,更被镌刻在古老的文化基因里。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五千载中华文化孕育的传统节日,延续着传统文化的血脉,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中秋佳节,不仅牵系着中华儿女爱国爱民的情感,更撩拨起万千游子思恋家园的乡愁,正是中秋节的家国之思,催生出一种理想、一种责任、一种担当。那些远离家园桑梓的人,都有浓郁得化不开的乡愁。在他们的思绪里,乡愁是房前院后的一棵果树,是母亲手中缝衣的针线,是中秋夜故乡的一轮明月;在他们的记忆里,乡愁是余光中的“窄窄的船票、浅浅的海峡”,是席慕蓉的“清远的笛、没有年轮的树”。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时光如何流逝,中国人都有着恒久不变的中秋情结,有着扣动心弦的家国情怀。每到中秋,世界各地的华人也都会发出同一个声音,同声祝愿祖国昌盛美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小家”与“大国”紧密相连,个体价值、家庭梦想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也总是紧密相连。今天,尽管我们身处和平与幸福之中,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醒我们依然要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守望互助,以中秋情结涵养家国情怀,将14亿人民的力量拧成一股绳,特别是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启航的实践中,更需要培植家国情怀,更需要聚合筑梦力量。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的长征路,注定将是又一次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我们要立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弘扬以中秋文化为重点的节日文化,吟诵古典诗词,讲述爱国故事,守护节庆习俗,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成员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将个人理想与民族追求高度融合,将个人梦与中国梦有机统一,以踔厉奋发点亮人生舞台,以勇毅前行谱写时代芳华。

  (作者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