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李 健
古代文学博士黄晓丹师从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在教授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的同时,还承接了小学教育系儿童文学课的工作。《陶渊明也烦恼》是黄晓丹传统文化课程的讲稿,作者对当下家长、孩子学习古典诗文中的疑问进行答疑解惑,是一本有意思的古典诗文学习导读,更是一堂通俗易懂的传统文化普及课。
书中分专题列举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却又时常一知半解的诗文名著,告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习焉不察的细节,帮助我们打开认知这些经典的思路和视野,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主动探寻经典作品所蕴含的丰富的意义和内涵。
我们可以从三个关键词来概括《陶渊明也烦恼》的内容。第一个词是“解惑”。说到古文,人们首先想到的大多是“难背”,甚至很多人觉得“背”受煎熬。《陶渊明也烦恼》就帮助我们更换了一种思路,围绕如何选择儿童读本、怎样学习传统文化、如何提高孩子学习古文的兴趣、培养古文的理解力等问题,进行别开生面的解答。
比如,“《唐诗三百首》,小朋友要不要、能不能从头背到尾?”“让小朋友当众背唐诗好不好?”“《弟子规》要不要背?”对于这些问题,作者从个人体验、儿童视角以及古典文学研究者的角度予以分析和解答。就像谚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然而我们往往并不知道,历代唐诗选本经历了种种变迁,基于不同的选材立场,在题材、内容、版本方面千差万别,即便是流传最广的衡塘退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也有不少是为了科举考试需要而作,并不是每一首都让人耳闻则诵。作者告诉我们与其强制性地让孩子背诵,不如更多地从孩子的体验出发,由浅入深,由短到长,让他们寻找自己喜欢的诗词,从中体验诗歌的丰富情感。如果孩子能够从中找到学诗的乐趣,形成自己的理解,那自然比生吞活剥地背诵唐诗三百首效果好得多。
第二个关键词是“联结”。我们学习古典诗文往往陷入一个误区,仿佛古典与现代互不关联,古典诗文归古典诗文,现代生活归现代生活。我们常常将古代文化与现代生活割裂开来,孤立地进行学习,在古典和现代之间缺少一个沟通的渠道。《陶渊明也烦恼》则试图用古典诗词,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联结起来,打通现代人与古人的情感通道,在这种情感涵容与转换中,营造一个可亲可感的共情空间。
人们现在都非常重视儿童早教。那么,古代文学中有没有符合当代价值观,又比较通俗易懂的儿歌、幻想文学作品呢?书中从《庄子》《太平广记》《镜花缘》中选取代表性的寓言、神异、幻想故事,让我们从这些相对“冷门”的著作中,找到类似《哈利·波特》的神奇法术、《魔戒》那样的奇异幻想,感受古人大开脑洞的奇幻一面。
作者还结合当下热门的传统文化研学,将张岱《陶庵梦忆》《夜航船》、袁枚《随园食单》与当下的生活连接,让古代文人笔下的江南与今天的文化印象相结合,把美景、美文、美食联通起来,使读者了解更为生动形象的地道风物。同时,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角度,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跟着书本去旅行,自己动手设计传统文化旅行路线,将书上看到的内容与现实中的场景进行对照,更好地把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在这些基础上,自然就引出第三个关键词:“传承”。《陶渊明也烦恼》以陶渊明《责子》诗引题,借用陶渊明吐槽儿子们“学渣”“吃货”的烦恼,探讨当下家长应该如何理解与支持孩子学习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书中对于陶渊明诗歌的解读,也是本书的精髓。在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诗人作诗大多追求华丽的辞藻和深奥的典故,而陶渊明却把自己和世间万物打通,写出最普通而日常的生活。无论是他的《责子》《饮酒》,还是《停云》都写出了一个真实、平和、亲切的人格。当然,只有理解了陶渊明这种怡然平实的生活态度和质朴自然的创作风格,才能更加贴近他体察万物的感受,也才更能深入体会古人的生活世界、生命情感。
作为一本通俗的传统文化导论,《陶渊明也烦恼》列举了许多基础的经典文学普及读本,希望帮助读者从传统文化中更有效地提取、获得现代精神的能力。就像作者所说,学习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不是让人能引经据典,看起来有文化,而是要将其作为媒介,学会更好地感受和表达自己的体验,理解他人的体验”,让古人的智慧激起我们的智慧,为现代人的心灵提供精神支持和慰藉。《陶渊明也烦恼》是一个引子,营造一个亲近传统文化的氛围,引导人们更充分地接触、感知、感悟传统文化,从而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中来充实自我,充盈精神世界。(李健)
此文系频道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