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王晓平
自2023年11月13日起,“陕北民歌音乐会”全国巡演在鄂尔多斯成功首演,随后分别在内蒙古、陕西、湖北、江西、山东等7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个城市举办,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此次音乐会不仅演员阵容强大,汇集了老中青三代的艺术力量,而且在策划、宣传、演出、舞台布景、音响制作、艺术构思等多方面,都展现出了强烈的可听性、可视性、思想性以及时代性特征,充分凸显了新时代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音乐会设计多样新颖,富有时代特色。整场演出分为三大板块:陕北传统民歌、经典红色音乐和陕北新民歌。这种设计,凸显了以地域民歌为主体,保护、传承与发展民族艺术的基本规律和发展理念。演出曲目丰富多彩,包括《脚夫调》《刮大风》《赶牲灵》《五哥放羊》《老祖宗留下个人爱人》《三十里铺》《黄河船夫曲》等,生动反映了当地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在演出过程中,LED舞台电子背景配合着音乐内容,呈现出相应的自然、风俗和历史场景,将劳动人民的生活故事如同画卷般向观众一一展开,感人肺腑,沁人心脾,生动展现出旧时代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文化诉求。这些歌曲借景抒情、直抒内心、旋律动听、格调唯美、亲切自然,就像陕北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一样,通透明亮,淳朴热烈。
音乐会采用多种表演方式,叠加出丰富的艺术效果。演出集中展示了信天游、道情、秧歌、陕北说书等不同类型的组合编配,并巧妙地运用了多样化的音响色彩。具有地域特色的板胡、唢呐和原声清唱,与秧歌舞蹈和管弦乐交织在一起,既不失民间味道,又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准和浓郁的情感格调,在突出陕北民歌的典型特征的同时,也展示出民间风情的独特魅力。器乐与秧歌舞蹈《拥军花鼓》的喜庆氛围,深情描绘了特殊年代边区人民的热情与真诚。二重唱《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则重现了峥嵘岁月里军民鱼水的深厚情谊。这些多样化的表现手段,为节目增添了更多的视听元素和音响效果。
此次音乐会不仅是一场舞台展示,更是一场集歌、舞、乐于一体的艺术盛宴。从独唱、竹笛与乐队、原声清唱,到男女声对唱、二重唱、板胡与乐队、呐与乐队,再到秧歌剧、器乐与舞蹈等,每一首耳熟能详的经典民歌都在舞台上得到了生动再现。除了视听上直观的刺激,这次音乐会对观众来说,更是一次深刻的审美体验和精神洗礼。民间风俗与历史记忆交织、传统艺术与当代意识相融,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对民族艺术精神的敬畏之情也油然而生。
陕北民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北民歌如何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是当代民族文化发展的重大命题和重要研究课题。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这些问题逐渐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点之一。但无论如何,在探寻艺术规律进行有效保护、传承的同时,我们必须深入挖掘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需要守正,艺术贵在创新。只有把民族艺术的珍贵基因与当代艺术实践和民众生活紧密结合,民族艺术才能健康发展。这次全国巡演是一次突破,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将陕北文化的时代积淀,通过新的形式,利用新的方式,运用新的创编技法,多重叠加,集中展示,使得民众有机会近距离感受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具有现场感和真实感,其艺术的直观魅力是其他现代传播媒介所无法替代的。
从文化层面来看,此次的音乐会不仅局限于对听觉艺术的简单运用和欣赏,而更像是一场新文化空间交融的盛会。舞台艺术在这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整体性,每个细节、每个元素都相互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宏大的艺术世界。这种整体性的舞台效果,通过熟悉的旋律、节奏和织体,再现了历史实事和文化记忆,具有文化标识的作用。在精心设计的视觉效果和数字媒介的辅助下,音乐与画面完美结合,展现出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文化的无限可能性。历史、现场和时代感在此交汇,激发了听众强烈的参与感。
中国传统音乐,尤其是民间音乐,深深扎根于农耕文化之中,活跃于民俗土壤之下。那些熟悉的旋律,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以及真挚的民间故事,总能给予艺术工作者无尽的创作灵感,唤起一代代人的共同记忆。作为黄土高原上的璀璨明珠,陕北民歌不仅仅因其丰富的内涵和优美的曲调而备受瞩目,更承载着中国社会千百年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积淀,真实地反映了当地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更重要的是,陕北民歌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彰显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其不仅享有盛名,传播广泛,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陕北民歌已超越了地域和时代的限制,成为中国地域音乐文化的杰出代表和文化标识,必将随着时代发展而进步,展现出新的魅力,为人们带来更多美的享受和艺术的启迪。
(作者系苏州大学音乐学院教授)